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再孕疤痕子宫晚期破裂临床特点,降低疤痕子宫破裂漏诊率。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人数4489人,顺产3351人,剖宫产1138人,剖宫产率26.35%,疤痕子宫剖宫产149人,占剖宫产比例13.9%,发生不典型宫再孕晚期疤痕子宫破裂7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例均为术中诊断不全子宫破裂,术前均无下腹压痛及病理性缩复环体征,患者文化水平低,职业均为农民,孕期保健意识差,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时间不满2年5例,满5年1例,满8年1例,术中出血为200-400ml,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7例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宫再孕疤痕子宫破裂与前次剖宫产时间有相关性,该类人群对剖宫产再孕危险性认识不足,漏诊率高,产科医生要提高对不典型疤痕子宫破裂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 标签: 剖宫再孕 疤痕子宫 不完全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肺不张是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原因和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便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并提高其治愈率,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我科行胸手术的355例患者中发生肺不张的资料和处理措施。结果355例行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有51例,经积极治疗后,有3例死亡其余肺不张的肺叶均复张。结论肺癌胸术后发生肺不张,有效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剖胸术 术后肺不张
  • 简介:一、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筛查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在我院进行妇筛查的已婚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100例,采用常规性筛查项目进行妇科检查;乙组患者100例,采用区别针对性的筛查项目进行妇科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乙组患者筛查结果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的筛查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检查患有严重性妇科疾病的患者中80%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75%为居住在偏远农、牧区妇女。结论采用针对性的妇科筛查可有效检查出妇科疾病,对其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同时应加大对妇筛查重要性的宣传及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及文化程度较低妇女的健康教育,能显著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防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妇科筛查 常规性筛查 妇科疾病
  • 简介: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华优秀文化长期与中医药学文脉相承,水乳交融的丰硕成果。《永炎医说》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观念与方法、思维与创新相联系的学术著作。本刊特开辟视点“永炎医说”栏目,系列推出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 标签: 医易 中医药学 师承教育 学术著作
  • 简介:摘要护理服务部是新护理管理模式下诞生的一支为临床一线护理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支持组织,通过综合分析,以期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引进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服务部陪检服务支持推广
  • 简介:目的探讨育龄妇女宫颈不良病变的特征,评价女性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院妇科门诊2009-2011年TCT筛人群资料,共5860例女性合格宫颈细胞标本进行TCT检查,对TCT阳性对象再进行活检病理诊断。结果5860例标本中共筛检出138例宫颈细胞异常标本,其中ASC/AGC120例,检出率2.05%;LSIL8例,检出率0.14%;HSIL6例,检出率0.10%;SCC/AC4例,检出率0.07%;20岁以下年龄组2例,20岁至30岁组37例。病理活检有131例确诊,占TCT阳性者的94.93%,其中CINⅠ47例,检出率为0.8%;CINⅡ49例,检出率0.84%;CINⅢ38例,检出率0.65%;鳞癌/腺癌4例,检出率为0.07%。结论宫颈病变在育龄妇女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出现年轻化趋势,TCT筛查是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及防治宫颈癌的关键。

  • 标签: 宫颈癌 不良病变 TCT 筛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825例急腹症分诊情况的分析,提出高效的急性腹痛预分诊的方法。方法包括询问病史并注意掌握问诊技巧,测生命体征,腹部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结果825例急性腹痛患者,其中外科523例,分诊率96.18%,内科257例分诊正确率95.33%,失误率4.7%;妇科45例分诊正确率96.67%。结论绝大部分病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能在短期内得到正确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

  • 标签: 急性腹痛 预检分诊 准确性 对策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送陪在特需病房中的实施方法。方法对本院特需病房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以来的患者进行全程陪送陪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护理满意率由95%升至99.8%,共收到书面表扬信6封,楼梯张贴表扬信6封,锦旗5面。结论全程陪送陪在特需病房中的实施,有利于为医生诊断治疗尽早提供辅结果和参考依据,明显提高了护士服务意识和护理服务水平,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值得特需病房推广。

  • 标签: 陪送陪检 特需病房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妇女产前定期检查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328例高危妊娠妇女,根据是否进行定期产将其分为观察组即定期产组184例及对照组即非定期产组144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子痫发生率,子宫、产道情况及死亡率,以及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低体重儿发生率、畸形、黄疸、死亡率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前子痫、产前出血、产道损伤、先兆子宫破裂方面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产后出血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窒息率、低体重儿出现率、畸形率、黄疸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1,P<0.05。死亡率观察组为0例,对照组1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产妇,定期进行产前体检,可有效减少孕产妇的临床并发症,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高危妊娠 定期体检 筛查
  • 简介: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人体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我国间日疟较常见,恶性疟次之,但对人体危害较间日疟严重,三日疟偶尔发现,卵形疟已无病例报告。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也不断增加,

  • 标签: 瑞氏染色法 姬氏染色法 疟原虫 镜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血脂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20例老年人按年龄分高龄组(>90岁)、老年组(75~89岁)、老年前期组(60~74岁)3组,抽空腹静脉血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C)、总胆醇(TCH)、甘油三酯(TG)四项,观察了各组血脂平均水平,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高龄组HDL2C、LDL2C、TCH水平明显低于前两组,老年组TCH、TG水平低于老年前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HDL2C、LDL2C较老年前期组也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其血脂水平异常有所不同,应根据血脂变化规律进行干预,而并非所有老年人都需要服用降脂药。

  • 标签: 血脂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镜结果。方法对到本院行妇科检查的280例女性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采用显微镜检测阴道分泌物中WBC数量,观察霉菌、滴虫以及线索细胞的情况。结果霉菌、滴虫、线索细胞在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中检出率较高;WBC2+、WBC3+中霉菌检出率较高,WBC3+、WBC4+中滴虫的检出率较高,WBC<10/HP时线索细胞的检出率较高。结论霉菌、滴虫以及线索细胞在女性阴道分泌中的检出率与女性年龄及阴道炎症反应相关,应引起临床妇科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视。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WBC 霉菌 滴虫 线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与弱视成人患者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比分析,探讨P-VEP、OCT在弱视患者中的临床变化。方法正常人15例30眼(年龄16~35岁),弱视30例30眼(16~35岁),选择德国ROLAND视觉电生理仪,蔡司StratusOCT(CarlZeissMeditc,Dublin,CA)进行检查,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并分析。结果(1)弱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VEPP100振幅降低、潜伏期延迟,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2)弱视组OCT视乳头周围平均RNFL厚度较正常组变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弱视组P-VEPP100振幅降低、潜伏期延迟,提示弱视患者视觉传导通路存在异常,弱视组视乳头RNFL厚度变薄,提示视网膜形态学也发生改变。

  • 标签: 成人弱视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