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在不同肝病中的变化

/ 1

转氨酶在不同肝病中的变化

赵利群

赵利群(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辽宁锦州121017)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3-0278-02

血清中r-GGT总活性一直是肝胆疾病诊断的一项敏感指标,r-GGT有多种同工酶有些能与脂蛋白结合,但对肝癌和其他肝病的鉴别尚缺乏特异性。利用apoB抗体分离沉淀LDL-VLDL-GGT复合物,建立测定LDL-VLDL-GGT复合物的活性对肝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但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肝等诊断和愈后无明显的界限。而mAST属于细胞内功能酶,细胞外液含量极低。存在于细胞浆中的称胞质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AST),存在线粒体内的称线粒体型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mAST)。这两种同工酶广泛分布在心、肝、肾、骨骼肌等组织中。因此,当这些脏器损伤时,可使血清中同工酶升高,但是表示的意义却不同。

我院自2004年以来168例各类肝损伤患者的血液,(肝硬化29,酒精肝31,药物性肝炎9,急性肝炎39,重型肝炎26慢性肝炎34)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标准。

1.材料

2.试剂与仪器

mAST活性采用中生生物试剂公司提供的免疫试剂,仪器是日立7180,离心机是BASO2500-1。

3.方法

我们用免疫抑制法,利用cAST羊抗人抗体与代检血清中cAST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cAST的酶活性被抑制,即可测定血清中mAST的活力。根据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4周后测定的血清mAST、AST的活力,并计算mAST/AST的比值,见表1。

表1.入院时,治疗2周、4周SAST、AST的改值变化

组别例数入院时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

药物性肝炎90.32+0.050.26+0.050.2+0.03

酒精性肝炎310.31+0.030.24+0030.18+0.02

急性肝炎390.33+0.050.30+0.030.16+0.03

肝硬化290.9+0.040.27+0.040.25+0.02

慢性肝炎340.33±0.030.32+0.030.31+0.06

重型肝炎260.39±0.020.36+0.030.35+0.03

4.结果

AST的正常值是5~40u/l。mAST活力是(6.3~15u/l),呈近似正偏态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出患者在入院、治疗2周,4周的比值mAST/AST的比值。治疗2周后酒精性肝炎组和急性肝炎组比值显著下降,治疗4周后基本恢复正常,药物性肝炎下降速度慢。而慢性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虽有下降趋势,但是下降不明显。

5.讨论

测定血清mAST活力,并计算mAST/ASTD的比值,可协助判断肝细胞及其线粒体损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mAST/AST的比值不受肝脏病变范围的影响,只与线粒体损伤有关,比单纯mAST活力更能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性质,尤其在重型肝炎时,mAST/AST比值更好反映肝实质细胞受损的程度。

酒精的毒性作用使肝细胞线粒体受损,mAST释放入血,使血清mAST活力升高,与急性肝炎比较升高幅度较低,但mAST/AST比值却增高明显,一般在忌酒一段时间后,血清中mAST活力很快下降,mAST/AST比值也恢复正常。我们的结论证明了这一点,说明mAST/AST比值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药物性肝炎的致病机理也大致与酒精性肝炎相同,当致病因素去除后,血清中mAST活力很快下降,mAST/AST恢复正常。肝硬化是肝细胞间质增生明显,进行性肝细胞的损伤坏死程度不及肝炎,虽然肝硬化患者的血清mAST活力也高,但是mAST/AST的比值不如其它组,明显低于其它组。mAST/AST在急性肝炎时升高,显示与肝实质细胞坏死及疾病活动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反映肝实质细胞坏死的严重性。

mAST/AST在急性肝炎恢复期持续下降,是由于mAST的血清半寿期较cAST短,一旦肝细胞破坏趋于停止,血清mAST活力迅速下降,mAST/AST比值即明显下降;而慢性肝炎,由于肝细胞持续受损,故mAST/AST比值无明显下降;在重型肝炎经过良好的治疗其mAST/AST比值均有所下降,而愈后差的病历其mAST/AST比值则持续升高。因此,动态观察mAST/AST比值可用于肝炎的预后观察和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