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在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法,将患者按照中医证型进行分类,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描述了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与中医证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研究期间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证型分布如下:阳虚质占34%、阴虚质占27%、气虚质占18%、血瘀质占15%、痰湿质占6%。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高体重指数(BMI)、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和家族遗传因素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发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阳虚质和阴虚质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型。高龄、高BMI、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和家族遗传因素与不同的中医证型有关。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及输血安全情况分析。方法:以2019年1月-2023年6月期间血站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40000份为例,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阳性检出者,继续给予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鉴定,分析筛查及鉴定结果。结果:4000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40份,总阳性率为0.35%;其中女性献血者阳性率较男性更高(p<0.05);以ABO血型分类为依据,其中AB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最高,之后依次为B型、A型、O型;140份阳性血液标本经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鉴定显示,101份为特异性抗体,39份为非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特异性抗体。结论:通过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了解献血者血液标本不规则抗体情况,能够为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应加以重视。

  • 标签: 无偿献血 不规则抗体 输血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垂体瘤手术患者实施FMEA模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垂体瘤手术患者62例,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例3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FMEA模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垂体瘤手术患者实施FMEA模型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P

  • 标签: 垂体瘤 手术 FMEA模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考察了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评估其在未来人类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前景。首先,我们探讨了动物模型在疫苗研发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模拟人类免疫反应和疾病机理方面。其次,详细介绍了mRNA疫苗的工作原理及其相较于传统疫苗的优势,包括更快的开发周期和更高的灵活性。进一步,本文探讨了mRNA疫苗的制备和优化过程,重点关注其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如小鼠、大鼠和灵长类动物。通过分析SARS-CoV-2 mRNA疫苗和其他病原体的动物模型研究案例,我们评估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效力,以及免疫应答机制。最后,结合实验设计、结果和结论,我们对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 标签: mRNA疫苗,动物模型,SARS-CoV-2,免疫原性,疫苗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行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气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9月-2023年12月经机械通气治疗的77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仰卧位通气)、观察组(俯卧位通气),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革兰阳性菌(23.68%)、鲍曼不动杆菌(15.79%)、真菌(18.42%)均比观察组(5.13%)、(2.56%)、(2.56%)高;观察组SaO2(96.40±2.26)%、PaO2(91.50±2.05)mmHg均比对照组(90.34±2.52)%、(86.39±6.48)mmHg高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明显减少重症肺炎患者气道分泌物细菌感染率和改善血气指标。

  • 标签: 俯卧位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气道菌群分布 影响
  • 简介:【摘要】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损伤,已成为最常见的儿童获得性心脏病,IV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其发生率。部分患儿发生IVIG无应答,提高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风险。故提早预测IVIG无应答并给予加强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就IVIG无应答型川崎病预测模型进行综述。

  • 标签: 川崎病 IVIG无应答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泌尿外科危重症患者病原菌感染的种类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对比法,收集并分析100例泌尿外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菌感染情况。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例泌尿外科危重症患者中,病原菌感染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其中,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低免疫状态、长时间导尿、手术创面感染等因素与菌感染的发生相关较为密切。结论:在泌尿外科危重症患者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是常见的病原菌。低免疫状态、长时间导尿和手术创面感染是主要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标签: 泌尿外科 危重症患者 病原菌感染 种类分布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我国的带量采购政策致力于打破“以药养医”的机制,缓解我国人民的看病压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但是研究发现,我国实施药品集中采购多年来,对于医疗费用的控制的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是药品集中采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采购主体错位、招标采购分离等问题。本文利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针对我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政策机制不健全、政策行为不规范、执行机构的合作机制不足、药品普及率低等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并对带量采购的未来实施给出了建议。

  • 标签: []药品带量采购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 政策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型学习资源库教学模型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实习的48例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分别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和基于微型学习资源库教学模型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微课程教学效果调查及胸外科测试成绩情况。结果:观察组微课程教学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型学习 资源库教学模型 胸外科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仿真新生儿模型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于2022年1月在本院儿科实施仿真新生儿模型护理教学法,考核并评价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 结果:教学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仿真新生儿模型 新生儿 窒息复苏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结果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住院患者送检的1676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资料,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结果 1676例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045株(62.35%),革兰阳性菌592株(35.32%),真菌39株(2.33%)。其中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我院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和耐药情况复杂,应重视血培养早期检查,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病情进展、预后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基于双源CT血管成像(CTA)技术获取l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D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在软件分析下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结果:构建的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对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及其多级分支进行清晰显示,和重建骨盆配准融合后,各支动脉血管的解剖走行及供血范围更明确。结论: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进行构建有明确的意义,有助于术前的模拟真人化,对疾病诊疗都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 构建方法 构建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理干预+综合护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以2019.12~2020.3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49例)、研究组(心理干预+综合护理,49例),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SDS与SAS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心理干预+综合护理用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中,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心理干预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风险预测模型在急性胆囊炎术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遴选80例接受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收治时间范围: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风险预测,落实术中护理,每组40例。对比护理后,手术相关指标、术中转开腹手术率。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5.72±3.49)min、住院时间(6.02±1.34)d,与参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均比较短,数据对比结果: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而且研究组患者术中转开腹手术率为0.00%,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期间,注意加以高危因素监测,提升术中护理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手术 手术风险预测模型 急性胆囊炎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防性护理联合目标循环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儿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2年10月份至2023年10月份,依据患儿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儿,参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提供基于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防性护理联合目标循环管理,分析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提供基于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防性护理联合目标循环管理,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提倡。

  • 标签: 基于血栓风险预测模型 预防性护理 目标循环管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