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关节手术治疗,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56.3±9.7)min,术中出血量为(55.6±8.5)ml。经过为期1至2年的随访,患者术后Kofoed评分(踝关节评分)相比于术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优良率为88.6%(31/35)。结论通过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展开关节手术治疗,可将其疼痛症状迅速缓解,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加快了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重视。

  • 标签: 关节镜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术后手术室内的实际护理配合过程。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人工术后膝关节的患者,分析手术室内的护理配合情况,对人工术后膝关节的手术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手术前期、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期的护理内容,低相关的护理位置和护理标准进行判断,确定实际术后随访的相关分析过程和内容。结果5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人工髋关节术后手术后,均恢复效果良好,未发生各类感染问题,未发生各类并发症问题。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整体手术成功效率水平,逐步降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这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过程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水平。

  • 标签: 膝关节 手术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关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护理工作在临床路径理念指导下开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膝关节积液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多,住院时间较短,膝关节积液发生率也更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理论建立临床路径护理系统,有助于提升关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积液出现的可能,后续工作中可加以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路径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关节术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段选取为2016年2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确定为此期间在我院接受关节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选择48例,对入选患者进行随机编号,使用计算机软件、遵照均等原则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膝关节屈曲度、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改变,且观察组屈曲度大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关节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并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推荐探索性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康复护理 屈曲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行关节下清理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从2013年9月-2017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中选取42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腰麻下通过关节对损伤关节行部分清理、刨削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术后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结果42例患者症状均在术后36-72h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切口均一期愈合,均没有出现关节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8?12个月;根据膝关节术后Lysholm评分术前(52士14)分;术后(79±7)分,P<0.01;患者主观感觉治疗有效达39例,有效率96%。结论关节下选择性清理、刨削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延缓病程发展;近期效果满意。

  • 标签: 关节镜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肿汤配合关节手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进行治疗,采用消肿汤配合关节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数据以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消肿汤配合关节手术治疗之后,在各项功能评分方面都要由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消肿汤配合关节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够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消肿汤 关节镜手术 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损伤关节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年2018月4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2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实验组患者熊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行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患者恢复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时间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关节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早期康复护理应在临床中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关节镜术后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下膝关节损伤关节手术患者护理效果与预后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102例膝关节损伤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评价优良率94.11%,康复时间(8.27±1.45)分,对照组康复评价优良率78.43%,康复时间(13.58±2.27)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更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 早期康复护理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后康复护理在膝关节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10-2018.6期间接收的膝关节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后康复护理。观察对比组间护理前后患者HSS评分差异。结果护理前组间HS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康复护理可促进膝关节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术后康复护理 膝关节镜术后 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4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依据分型及损伤情况,行半月板部分与完全切除术,术后开展系统化康复护理。结果依据Ikeuchi评价标准优、良、可、差分别为25例、23例、4例、2例,优良率为88.89%。完全型半月板损伤中,全切除术优良率86.67%,部分切除为41.6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完全型全切、部分切除术优良率分别为75.00%、80.00%,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膝关节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而实施系统护理及康复锻炼,对膝功能恢复有利。

  • 标签: 膝关节镜 半月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微创治疗技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本人经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针对单侧膝关节病变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例患者接受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膝关节微创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的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膝关节微创治疗技术可有效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膝关节的运动功能、改善疼痛症状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关节手术与保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骨科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将所有患者氛围保守组与手术组,每组患者43例,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治疗方式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高于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行关节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获得临床应用效果极佳,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关节镜手术 保守方法治疗 慢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主要的研究目的是对膝关节与中药疗法相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研究方法主要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主要的实验研究对象。将这64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使用关节下膝关节清理术进行一系列治疗,在此过程中,观察组在使用关节下膝关节清理术的前提下加入中药熏洗治疗方式,之后再运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法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同时对手术之后的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半年,一年,两年的治疗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ysholm评分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两组差异性较大、P<0.05,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的在这三次时间的综合状态进行评估,观察组在加入了中医治疗手法之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优良率明显上升,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膝关节结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帮助,临床效果显著,该方式加入到临床使用可让患者更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镜 中药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膝关节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1.2%,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3%,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而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时,观察组患者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膝关节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并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性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复位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和MRI诊断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92例膝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检查,而观察组患者采用MRI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并由此评估膝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和MRI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43例阳性,3例阴性;对照组患者中有42例阳性,4例阴性,经比较两组患者采用MRI和关节诊断的效果近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和MRI诊断的效果均较好,同时MRI与关节检查相比具有无创的优势,因此MRI更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膝关节下病理改变对比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辨证分为三个类型,Ⅰ型为肝肾不足,称为筋脉瘀滞型,Ⅱ型为脾肾两虚,称为湿注骨节型,Ⅲ型为肝肾亏虚,称为痰瘀交阻型。患者在中医辩证分型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膝关节下病理改变对比。结果三种类型患者在经过观察之后,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关节软骨面推行磨损甚至是剥脱的情况。Ⅱ型在炎性变以及滑膜增生方面与Ⅰ、Ⅲ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在骨赘增生方面与Ⅰ、Ⅱ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手段,能够对患者的滑膜增生以及炎性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患者的骨赘增生情况与肝肾亏虚以及痰瘀交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临床方面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关节炎 中医辨证 病理改变
  • 简介:摘要总结了6例肩关节术后发生气管移位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观察与护理。肩关节术后要重点观察患者患侧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水肿情况,尤其是压迫气管的程度,然后在保持麻醉的情况下通过利尿消肿,复温保暖等护理措施,促使患者气管恢复原位,在清醒拔管后患者呼吸不受影响。

  • 标签: 肩关节镜 气管移位 麻醉恢复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下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距骨软骨损伤患者100例,均实施踝关节下治疗,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1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患者),分别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将两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距骨软骨损伤踝关节下治疗期间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后,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踝关节镜下 距骨软骨损伤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下腘窝囊肿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膝关节腘窝囊肿患者共有86例,时间段为2008.1.12-2009.1.12,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膝关节下腘窝囊肿切除术治疗,其中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的手术配合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苏醒后,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9.07%,P<0.05。结论对膝关节腘窝囊肿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时,加强手术密切配合与护理工作,便于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优化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手术 护理 腘窝囊肿切除术 膝关节镜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辅助微创术对B型胫骨平台骨折(TPF-B)患者近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TPF-B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关节组和切开组,各50例。切开组给予切开复位术治疗,关节组给予关节辅助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膝关节功能(Lysholm量表)。结果:关节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切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切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2,P=0.045);术后6、12、24个月,关节组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切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辅助微创术治疗可有效减少TPF-B患者手术创伤、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骨折愈合和早期负重功能锻炼,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近远期功能恢复的效果,值得临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关节镜辅助微创术 B型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愈合 近远期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