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消毒隔离是医院日常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消毒隔离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虽然各种规范标准不断出台、医院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规范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隔离效果,然而由于我国医院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在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工作,推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完善提高。

  • 标签: 消毒隔离 规范标准 新形势 隔离效果 医疗服务水平
  • 简介:摘要院内感染是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成为评价医护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消毒隔离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诸多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感染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通过规范消毒操作程序,采取严格隔离原则,实施科学的防范措施,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使院内感染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证实了消毒隔离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消毒隔离 预防 院内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介绍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消毒管理的管理体会,分别从缓冲间的管理、保证空气质量洁净、包装台、地面清洁管理、日常监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检查包装 灭菌区 管理
  • 简介:目的:为简单快速了解医用内窥镜系统的性能状态,研究设计一套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的定性检测装置。方法:根据医用内窥镜结构特点,如硬性内窥镜管身硬度大、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前端可弯曲等,并结合现有内窥镜检测装置的技术优势,设计一套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定性检测装置。结果:设计完成一套医用内窥镜系统定性检测装置,其中光学项目检测标靶5个,所对应的光学项目检测对比卡6个。结论:整套检测装置做到系统化和一体化,适用于定性条件下的检测,同时装置操作简单,满足医用内窥镜相关标准的测试要求,适合专业和非专业人员的使用。

  • 标签: 医用内窥镜 标靶 检测项目对比卡 定性检测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各大医院运行过程中,供应室的做药功能是为患者服务,其承担着医院各种医务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但是也是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场所,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处理好,灭菌失败,那么医院各种医务用品必然会较差干扰,导致整个医院的患者等都会受到感染,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供应室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院内受到感染,从而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消毒隔离 感染供应室 消毒隔离 防止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基层卫生院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卫生安全。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主要对社区卫生院消毒隔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区群众。

  • 标签: 社区 消毒隔离技术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传染消毒隔离和护理管理的措施及价值。方法从我院重症肝炎患者中选择106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消毒隔离与护理措施,观察组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并从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和心理干预三个方面强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重症肝炎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致使相关医务人员感染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的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肝肾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肝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建立严格的传染消毒隔离和护理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抑制多项并发症,减少感染几率,减轻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痛苦。

  • 标签: 重症肝炎 传染消毒隔离 护理管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多排螺旋CT在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肺段隔离症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配合使用血管成像技术对其病变供血动脉进行筛查,将其与病理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例肺段隔离症均位于肺下叶后内基底段,5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其中2例为实质性肿块,3例为囊实性肿块,1例为囊性肿块;其中5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6例均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血管。结论在肺段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有其无创性特征,且能够清晰显示其病灶特点,分辨其异常供血动脉血管的走向、分支及起源,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肺段隔离症 多排螺旋CT 血管 诊断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状体植入术的10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一个月对以上全部术眼进行视力和黄斑区OCT检查,对术眼黄斑中心的视网膜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以上100例患者中,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在0.07—0.40,OCT检查表明黄斑中心视网膜在形态结构上没有显著异常,黄斑中心厚度(CFT)大约为239.72±12.31μm;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获得一定程度提高,眼部没有严重炎症发生,没有在眼底镜下发现黄斑区异常;术后1周和1个月的OCT检查没有观察到黄斑囊样水肿,CFT分别是248.33±10.81μm和241.29±9.66μm,比术前稍微有所增加,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顺利完成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短期内,CFT平均值比术前增加了一定程度,术后OCT检查没有见到黄斑囊样水肿。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术后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隔离肺畸形(PS)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畸形筛选的200例胎儿,对筛选出的PS胎儿进行腹腔、腹腔扫查,仔细观察超声像图特征,并采用CDFI(彩色多普勒表现)对病灶血供来源、内部血流情况进行探查,特别注意是否合并其他胎儿结构异常,对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组200例接受超声检查胎儿中,共检出10例隔离肺畸形胎儿,1例病灶位于右侧胸腔,9例病灶位于左侧胸腔,PS发生率为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00%,其中3例引产,7例活产;隔离肺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为胸腔和腹腔出现偏强回声或强回声团块,呈叶状或三角形状,内部回声均匀,病灶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其中8例肿块供血来源于胸主动脉,2例肿块供血来源于腹主动脉。结论在胎儿隔离肺畸形临床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有利于清楚地显示出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循环供血特点等,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诊断和鉴别肺部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胎儿隔离肺畸形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在ICU感染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于2014年1月起在ICU感染防治中采取了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将其设置为实验组,以之前未采取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的ICU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与患者满意度,实验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由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感染的防治中采取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不仅能过减少术后感染率,还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源 消毒隔离管理 ICU感染防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是当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其在心脑血管临床上的应用更加的明显和广阔。这种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非常好的分辨率,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所以其发展前景也十分的广阔。本文主要分析了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技术在心血管临床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技术 心血管 应用
  • 简介:这个世界上有数以亿计戴眼镜的人,且眼镜历来被誉为人类灵魂的窗户,可见其对人类的重要性,可是为什么眼镜从来都是默认的25度一档?为什么始终是这般强硬的“四舍五入”?这看似微不足道(或许更多人瓜根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背后却隐藏一个历史性难题。

  • 标签: 眼波前像差 测量 光学 视觉 眼镜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自动分析化与光学显微镜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尿液自动分析化与光学显微镜对尿液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本院存在的的尿液自动分析数据和光学显微镜对尿常规检查的数据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比较二者在尿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在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尿液自动分析仪对尿液成分的分析与处理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光学显微镜在尿常规检查的结果对尿液的状态与颜色记录的较为细致。结论尿液自动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在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者都存在着缺点与优势,所以在日常的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将二者互相结合,使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并能全面的体现检查的结果。

  • 标签: 尿液自动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现场使用CO2诱蚊与紫外光诱蚊采集成蚊,对比2种捕蚊的捕蚊效果。方法依据病媒生物密度检测国家标准(GB/T23797-2009),于2014年8-9月以平均每周2次,连续2个月,在广州市蚊虫活动密集场所同时采取CO2诱蚊与紫外光诱蚊诱捕蚊虫。结果2种方法共捕获成蚊3282只,其中CO2捕蚊捕获成蚊1730只,紫外光诱蚊捕获成蚊1552只;CO2捕蚊捕获的成蚊平均密度13.11只/(灯·h),白纹伊蚊为10.64只/(灯·h),紫外光诱蚊成蚊平均密度11.76只/(灯·h),白纹伊蚊为6.74只/(灯·h)。结论CO2诱蚊对白纹伊蚊诱捕效果优于紫外光诱蚊,可用于日昼活动蚊种如白纹伊蚊的监测;紫外光诱蚊对库蚊属(如致倦库蚊)、按蚊属(如微小按蚊)效果较好,对白昼活动的白纹伊蚊效果一般,适用于库蚊属、按蚊属的监测或作定点长期捕蚊灭蚊使用。

  • 标签: CO2诱蚊器 紫外光诱蚊器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内刻度注射的设计研究是为解决现有注射注射量不精确、定位慢效率低的缺陷,特别是对皮试、体检等人多、时间紧的使用场合,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考虑了内刻度注射的技术方案,介绍了内刻度注射的设计机理,并对内刻度注射的制作提出了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内刻度注射器 精确注射量 专利设计
  • 简介:人们都知道结核菌进入肺部可引起肺结核,其实,结核菌不但能侵入肺部,还可侵人人体胸膜、腹膜、肠、骨、生殖器官及淋巴系统、泌尿系统等处,使这砦部位也得结核病。特别是女性生殖器官结核,其危害性较大,备受人们关注。

  • 标签: 女性生殖器结核 生殖器官结核 淋巴系统 泌尿系统 结核菌 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