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细胞移植和再生是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也为根治糖尿病带来希望。本文介绍了胰岛移植、干细胞移植、成体细胞重编程、治疗性克隆等新兴生物医学技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进展,概述各治疗途径的可行性、优势、缺点、研究现状与展望。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细胞再生 糖尿病
  • 简介:数以千计的公办医疗机构因取消药品加成所产生的巨大的资金缺口,若都由政府来补,似乎不现实。这也成为药品加成至今难以根本取消的首要原因。政府若只是简单地采用“缺多少补多少”的做法,最终只会越补越多,窟窿越补越大,因为如果不对这个窟窿进行更深刻的分析,找到导致资金缺口的诸多合理或不合理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它只会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

  • 标签: 缺口 资金 填补 医疗机构 加成 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各管道的观察及维护、在出院前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更换造口袋结果全部病人均能痊愈出院,在出院前病人或家属均能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能面对排尿方式的改变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回肠代膀胱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的护理。方法对8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回顾总结。结果本组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手术成功,无发生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及正确冲洗至关重要,瘘口的护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膀胱全切 回肠代膀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甘草浸膏在大鼠体内药动力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法建立了甘草浸膏体内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含量。结果所用分析方法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可用于甘草次酸的体内药动力学研究;数据用DAS10药动学软件拟和,大鼠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结论甘草浸膏灌胃给药代谢、消除较慢(T1/2>3d),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较长。

  • 标签: 甘草浸膏 大鼠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叶酸与维生素B12谢检查。方法根据患者临床检验的结果进行诊断。结论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维生素B12缺乏尚可影响中性粒细胞功能。

  • 标签: 叶酸 维生素B12 代谢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原位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42例接受原位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资料,对并发症情况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类型主要包括尿漏、尿失禁、输尿管与新膀胱吻合口狭窄、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肾功能损伤。结论充分了解接受原位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具体类型及其特点,可以保证临床对该类手术患者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 标签: 原位可控回结肠代膀胱术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全切回肠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癌全切回肠膀胱腹壁造口术,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家庭护理。结果2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愈合良好,仅1例出现腹部感染,经急诊腹部引流术及对症处理后患者痊愈,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家庭护理的干预,可减少造口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膀胱癌全切回肠膀胱腹壁造口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全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蒙古族传统医学安疗法是民间信仰仪式与治疗仪式的统一,融音乐治疗、运动治疗于一体,将心理治疗、躯体治疗、社会功能恢复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患者恢复精神平衡与和谐。

  • 标签: 安代 安代疗法 起源与发展 特点 心理疗法
  • 简介:涛,研究员,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卫生政策、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主任委员。

  • 标签: 中国医学科学院 编辑委员会 卫生资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卫生事业管理 医学信息学
  • 简介:中国做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备受注目,特别是在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上,如何合理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越来越受重视。1.老年人基础性疾病较多,而在用药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1.1用药时间、剂量的不确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老年人行为和反应速度的改变,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行动不便,在用药的时问、剂量、方法、种类等问题上会出现模糊不清,导致多服、漏服、误服、断药等现象。

  • 标签: 老年 合理用药 药代动力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单纯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56例PHC患者分为2个组,A组28例(3DCRT+TACE,先TACE1~3次,3DCRT45~60Gy),B组28例(TACE2~3次)。介入化疗选用顺铂60~100mg、阿霉素40mg、丝裂霉素20mg或5-FU1000~1500mg,顺铂60~80mg,ADM40mg(或MMC10~20mg)。放射源为BJ-6B6MVX线直线加速器。结果有效率A组CR+PR27例,总有效率为96%;B组CR+PR17例,总有效率为60.7%(P<0.01)。并发症主要为发热,白细胞下降,肝功能不全,急性胃肠道反应。癌灶体积与疗效有关,PTV≤216cm3者完全缓解(CR)7/8,PTV>216cm3者CR为1/8(P<0.01)。结论PHC疗效3DCRT+TACE优于单纯TACE。并发症主要是发热、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不全,急性胃肠道反应。

  • 标签: 肝肿瘤 放射疗法 栓塞 三维适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他汀片和非诺贝特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混合性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混合性高血脂症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治疗组60例,对照组应用阿托他汀片(10mg/d),治疗组应用阿托他汀片(10mg/d)及非诺贝特胶囊(200mg/d),共治疗半年,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的血脂参数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半年后治疗组TC、TG、LDL-C分别下降29%、48%、32%。HDL-C升高2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性高血脂症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他汀。

  • 标签: 阿托代他汀 非诺贝特 混合性高血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