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缺乏病防治核心信息及传播策略,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方法对当前碘缺乏病防治方面的信息与传播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碘缺乏病防治的知识要点,并根据不同群体的信息,制定出健康教育传播的相关策略与办法。结论在全社会宣传碘缺乏防治信息的基础上,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碘缺乏 防治 传播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给予核心力量训练进行训练。评估采用粗大功能运动量表(GMFM-88)对比两组前后治疗效果。结果给予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观察比较,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脑瘫患儿的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增强粗大运动功能,促进患儿的运动及平衡能力的发育,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脑瘫,核心力量训练,康复,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核心稳定性训练较多应用于下腰痛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常规的康复训练主要集中在肢体功能训练,而忽视了对腰--骨盆--髋关节结构活动的控制能力,故步行能力及平衡能力进展缓慢,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就核心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应用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核心稳定性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卒中 临床应用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对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76名低年资护士(参加工作3年以下),对其进行核心能力课程培训,然后依据核心能力量表评估护士的核心能力、理论水平以及操作能力。结果:相较于课程培训前,低年资护士整体的核心能力、理论水平以及操作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P<0.05)。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课程培训,能明显改善其核心能力,提高其护理操作水平。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核心能力 课程培训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践与探索健康产业服务模式在健康体检中应用的作用和效果。方法转变观念,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舒适的体检环境,优化体检服务流程,注重体检前、体检中及体检后的全过程人性化服务。结果健康体检的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体检中心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结论推行以健康产业服务为核心的体检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健康体检的发展和体检服务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健康产业体检服务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寓意深刻,切中时弊,所谓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它最能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诉求,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关注民生、注重公平、动态和谐、法制和谐。

  • 标签: 核心价值观 诚实守信 商业贿赂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人口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文明的人口舆论环境,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宣教工作的重点。

  • 标签: 文化建设 价值观 人口 宣教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电脑参数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分与治疗前、治疗后4周对2组患者进行起立和行走记时测试(TUGT)、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TUGT、FMA-L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UGT、FMA-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动想象疗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

  • 标签: 运动想象 核心肌群训练 脑卒中 偏瘫 步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情况,并探索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进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5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并发症的原因进行相应的研究,探讨发生该疾病的原因,并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出现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人数比对照组少,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升压以及及时补液等)之后,患者的病情稳定。结论对于进行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摘要中医药临床试验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关系着中医药试验的研究质量。随着我国中医药临床试验研究的发展,对研究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中医药临床试验研究人员的培养需要突出核心价值观对伦理审查的指导,达到培训的目标,为中医药研究培训更多的专业人才,规范中医药临床试验。

  • 标签: 中医药临床试验 核心价值观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乙型肝炎患者的HBcAb阳性标本,并选择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120例HbcAb阴性标本,分别采用6种加样量进行ELISA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阳性组患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的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率为100%,假阴性率为0%,不同加样量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性组中常规加样量的阴性率为100%,假阳性率为0%,第2~6组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83%、8.33%、15.83%、18.33%、27.50%,与第1组相比,第2组加样量的检测结果与第1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6组与第1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时,不同加样量对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实际操作中可直接采用10uL血清进行检查,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 标签: 加样量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乙型肝炎 病毒核心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