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医疗设备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数据丢失、病毒感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医疗设备中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医疗仪器中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故障诊断。

  • 标签: 医疗仪器 计算机 日常使用 维护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外伤后基底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诱因包括基底区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经由针对性治疗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量表进行评分,死亡4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10例,中残18例,良好31例。结论基底区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均为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的诱导因素,必须要强化发病机制研究,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确保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外伤 基底节区小血肿 成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基底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患者6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按照手术治疗时机分为A组(发病后7h内)和B组(发病后7h~3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组Spitzer指数评分明显优于B组,手术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患者发病后7h内给予其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提高治疗优良率。

  • 标签: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手术治疗 时机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星状神经阻滞结合头针治疗失眠的护理,进而得出结论采取星状神经阻滞结合头针治疗失眠,配合对失眠患者治疗前中后的精心护理,不但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复发率,还消除了药物治疗的残留效应及成瘾性,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 标签: 失眠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头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分娩配合GT-4A电脑疼痛治疗仪减轻产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实行导乐分娩配合GT-4A电脑疼痛治疗仪镇痛分娩。对照组50例实行传统方法待产。比较两者产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有效率100%,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明显缩短,两组难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导乐分娩配合GT-4A电脑镇痛仪镇痛分娩效果良好,能减轻产痛,加速产程进展,操作简单方便,产妇乐于接受,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 标签: 导乐分娩 GT-4A电脑疼痛治疗仪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肌力训练、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33例患者切口愈合,无感染发生,肩关节功能恢复。结论对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术后的康复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 标签: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指背神经营养血管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末节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6月收治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23例(27指),男15例(18指),女8例(9指);年龄21~47岁。切割伤8例,压砸伤15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0.8cm×1.0cm~1.8cm×2.5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5h~6h,平均2h。术中采用以各指优势动脉侧指横纹末端连线为轴线,皮瓣偏向指背侧,切取大小为1.0cm×1.2cm~2.0cm×3.0cm逆行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缺损,供区植皮打包固定。结果术后19例21指获1~8个月随访,皮瓣全部成活,指外形及功能佳。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移植是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良好方法,其解剖表浅,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成活,不损伤主要的血管和神经,供区植皮后不易留下凹陷性疤痕,指背侧皮下脂肪少皮瓣移植到受区后外形美观,带筋膜蒂皮瓣移植不需要吻合血管,适合手指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 标签: 手指软组织缺损 岛状筋膜蒂皮瓣 指背神经营养血管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基底区脑出血患者使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脑外科基底区脑出血10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A、B组。对A组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进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恢复能力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方式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人数比较显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患者其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患者(P<0.05)。生超早期微创引流术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保守治疗(P<0.05)结论临床对基底区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血肿融碎并使用穿刺针将其引流出脑外,有效清除血肿。直接减轻压迫损伤,短时间内使受损神经元得到修复。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能够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促进预后。

  • 标签: 基底区 脑出血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 临床疗效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都进行常规支持及对症治疗,实验组给予神经苷脂治疗,对照组则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根据病情应用1~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各种神经行为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苷脂能有效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A/B组),每组40例;A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显微镜 外侧裂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临床 护理 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苷脂钠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苷脂钠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照组接受吡拉西坦治疗。治疗前后均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法进行评价。结果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各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最高,MMSE评分的变化最明显,同时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苷脂钠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之一,吡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也有一定的效果,两者联合使用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MSE评分,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联合 吡拉西坦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