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联合硬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65-92岁的老年患者110例,在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中,采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联合利多卡因硬,观察和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评分,记录和对比麻醉前基础值和麻醉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的NIBP、HR、SPO2的值,观察此种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结论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联合利多卡因硬,麻醉用药量少、作用发挥快、麻醉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中不失为一种好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老年患者 等比重布比卡因 腰麻联合硬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电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分娩出现尿潴留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电仪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注法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电仪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是产后尿储留诱导排尿失败后的首选。

  • 标签: 产后尿储留 针灸电麻仪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精神科患者康复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患者会存在动性缺乏,社会工作者从精神科社会工作入手,研究与探索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患者动性缺乏的现状。方法以精神科社会工作为着眼点,将社会工作方法中的行为修正模式运用于小组工作中,针对动性缺乏的患者进行行为指导及训练。结果患者在3个月后,动性缺乏现状有显著改善。结论行为修正模式是精神科患者动性缺乏的行为训练中一种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行为修正模式 精神科 始动性缺乏 行为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腰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外科住院治疗需手术老年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应用腰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记录麻醉后1h内平均动脉压(MPA)、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结果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EA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明显少于EA组(P<0.05),术后均无头痛。CSEA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1),CSEA组麻醉效果优良者100%,EA组麻醉效果优良者80%,CSEA组效果优良者明显高于CEA组(P<0.05),两组麻醉最高平面均在T8以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老年外科手术 腰麻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效果进行比较,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提供选择和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单独的硬膜外麻醉(EA组)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两组结果的比较显示,硬膜外麻醉(EA)组麻醉效果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麻醉效果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两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碧兰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牙体牙髓炎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行牙髓摘除术时麻醉应用碧兰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应用效果和麻醉满意度。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研究组的麻醉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两组数据的比较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情况,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炎患者行碧兰麻醉,麻醉效果较佳,并能够获取较好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碧兰麻 牙体牙髓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表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分析我院随机抽取的2011年05月至2012年07月的90例患有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45例患者,对实验组进行表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的全面护理,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中护理效果显效的有32例,占71.11%,有效的有10例,占22.22%,无效的有3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有33例视力提高,视野扩大的有8例,实验组的患者眼压均有显著的降低。对照组中护理效果显效的有21例,占46.67%,有效的有13例,占28.89%,无效的有11例,占24.44%,总有效率为75.56%,其中有15例视力提高,视野扩大的有6例,对照组的患者眼压变化不明显。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表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护理比较全面,不论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都注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考虑到各方面的护理内容,有利于提高近绝对期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表麻 复合式小梁切除 近绝对期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鞍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31例患者手术前均给予2%利多卡因麻醉,于腰3-4或腰4-5棘突间隙选穿刺点,将抽好的2%利多卡因30-40ml以每分钟1ml的速度缓慢注入,嘱患者维持坐位2分钟,确定手术体位。结果31例患者中,血压下降、心跳缓慢1例,其余患者手术期间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均无异常改变。麻醉维持时间90-150分钟,术后小便畅解者23例,行儿不畅者5例,阴道瘘修补术后留置导尿1例,尿潴留导尿2例,术后3天头晕3例。结论在痔疮手术中应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鞍,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助于手术治疗,提升手术效果。

  • 标签: 小剂量 利多卡因鞍麻 痔疮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本组患者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下降程度较轻的患者术后自行恢复,对于其中38例血压下降值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患者应用麻黄碱和扩容后得到纠正;有8名患者出现室性早搏,通过应用利多卡因后得到纠正;有6名患者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通过应用多巴胺和硝酸甘油后得到纠正;有4名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血糖升高,通过应用氯化钾+胰岛素和葡萄糖混合液静滴后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对麻醉效果表示满意,100名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没有出现麻醉并发症。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老年 髋关节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杏石甘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并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杏石甘汤配合西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各为29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较对照组患者的72.41%相比,P<0.05。结论杏石甘汤配合西药对小儿支气管炎疾病具有良好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西药 小儿支气管炎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医院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72例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86例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感觉阻滞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麻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用药量少、阻滞完善及肌松完全等特点,不良反应少,效果确切,可视为急诊剖宫产首选麻醉方法。

  • 标签: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急诊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麻疹,继续实现2012年麻疹控制在1/100万的目标,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华县2013年腮风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群体性预防接种1.5~14岁摸底登记儿童40019人,累计接种儿童38039人,接种率为95.05%,1980其中接种禁忌症924人,拒绝接种714人,缓种人数为342人。结论群体性预防接种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了95%的目标,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增强了儿童的免疫力,为我县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防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麻腮风疫苗 群体性预防接种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用杏石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呼吸内科选择87例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服用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4.4%,总有效率为90.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8%,72.7%。结论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并且无不良反应,患者愿意接受。

  • 标签: 咳嗽 变异性哮喘 麻杏石甘汤 临床效果
  • 简介:1.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2.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3.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 标签: 医学论文 写作 结构完整 缩略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我们随机选择了2013年2-8月间的62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组病人选用0.375%等比重布比卡因,注射1.5-2ml,布比卡因用量约为5.5-7.5mgB组病人选用0.5%等比重布比卡因,注射1.5-2ml,用量为7.5-10mg。分别观察了A,B两组的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A,B两组在麻醉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比例。结果AB两组病人麻醉均成功,手术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为100%。A,B两组麻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B组血压波动幅度较A组大。A组有4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占比11%;B组11例使用,比例为35%,提示A组循环更平稳。结论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低浓度(0.375%)小剂量(5.5-7.5mg)布比卡因能够达到较确切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小,并发症较少,对循环系统干扰也比较小。

  • 标签: 布比卡因 腰麻 老年人 下肢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应用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药剂使用量少于对照组,相较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相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迅速止痛,药剂量使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麻醉 下肢骨折 小剂量 轻比重
  • 简介:摘要目前,在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中,超声心动对肺心病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对肺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探讨超声心动在肺源性心病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在区分心肌病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A组)及56缺血性心肌病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检查,对比超声数值差异、形态变化差异及瓣膜返流情况。结果1A组各腔室扩大较B组明显,且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E点至室间隔间距及每搏量等指标下降程度均高于B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2A组RV6/RMAX为(3.25±0.72),明显高于B组的(1.10±0.53),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3A组形态变化重点表现于弥漫性运动障碍、左室球形,其百分比分别为100.0%和95.0%;B组形态变化重点表现为室壁节段性运动障碍、室壁矛盾运动及左室圆拱门形,其百分比分别为89.3%、94.6%和87.5%,对比差异明显(P〈0.05);4A组存在多重瓣膜返流情况,B组返流则集中于二尖瓣膜,主动脉瓣膜、肺动脉瓣膜及三尖瓣等返流率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对提高心肌病诊断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电图 超生心动图 心肌病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心肌同步性。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门诊或住院患者。对照组选择经问诊、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及心脏超声等检查,确定心肺无异常、无内分泌疾病、肝肾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健康成人30人,其中男14人,女16人,年龄37-79(56.61±10.56)岁。肥厚型心肌病组选择室间隔中上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1人,其中男17人,女14人,年龄37-87(60.93±14.48)岁。无左室流出道梗阻,无明显临床症状,尚未接受临床干预性治疗,并排除其它心脏疾患(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影响心功能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亢等)以及肝、肾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采用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连接心电图,X3-1探头于心尖四腔切面采集实时三维超声图像,测量各组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各节段达容积最小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及该标准差与心电图R-R间期的比值(Tmsv16SD*)。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1.左室整体射血分数HC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M组的Tmsv16SD、Tmsv16SD*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尚无明显临床症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左室整体同步性已减低。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肌病 肥厚型 左室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