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甘井子区销售食品的实际卫生状况,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为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销售食品5类75份,按照《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计划工作手册》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工作手册》要求进行采集。结果在辖区内5类食品经营场所共采75份样品,检出带有致病菌样品4份,总检出率为5.33%。结论4份不合格样品均为微生物检测指标,提示应家乡加强食品风险监测工作,以减少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风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新形势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的重要性,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形势,探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的具体方法、模式,概述餐饮消费环节中的安全监管对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要求。结果对于餐饮服务食品检测检验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结论食品药品检测检验机构应当重视风险分析与信息交流、风险监测以及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以此满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要求。

  • 标签: 新形势 餐饮服务食品 安全 监测 检验
  • 简介:摘要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是控制当前保健品市场不断膨胀,保障更多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威胁广大人们的生命安全,对食品安全问题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迫在眉睫。本研究就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 标签: 食品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泰州市海陵区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为提出食品摊贩监督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分析450名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结果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百分制标化分分别为63.3和54.6,食品安全知识得分与态度行为得分之间存在相关性(r=0.209,P<0.001)。结论泰州市海陵区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知信行”水平不高,食品摊贩急需加强监管。

  • 标签: 食品摊贩 食品安全 知信行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的逐渐提升,国内各类具有特定规模以及影响力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重大活动也不断增多。这样的情况下,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于维护国内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及地区的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及相关监督及管理体会。

  • 标签: 重大餐饮活动 餐饮服务 食品安全监管 体会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有关要求,为指导卫生计生系统科学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 标签: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风险评估 技术指南 卫生厅 计生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简介:目的:评估中国最弱势妇女和儿童群体的营养、食品安全食品保障项目的产出及效果,总结实践经验,为政府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案头审查和知情人访谈,从相关性、效率、效果、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项目活动与试点地区需求、国家政策和千年发展目标高度相关;管理模式和干预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试点地区6~23月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富含微量营养素食物消费比例、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食品安全报道、当地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等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的可持续性好,需进一步加强政策资金支持。结论:项目促进了联合国机构间、中国政府部门间以及技术机构间的合作,是解决目标问题的最佳策略。基本实现了主题窗口下的干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部分成果已纳入了国家政策或被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国家或省级的政策支持是保证贫困地区项目可持续性的关键。

  • 标签: 营养 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 项目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甘南州市售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2010-2011年15类食品中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644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113株(17.5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1株,沙门氏菌6株,腊样芽胞杆菌4株,创伤弧菌1株,阪崎肠杆菌1株。熟肉制品、豆制品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检出率分别为63.75%、41.94%,金葡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甘南州市售食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6种致病菌的污染,熟肉、豆制品污染尤为严重,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 标签: 食品 致病菌 监测
  • 简介:目的根据不确定度的传递规律,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Urel=√u2rel(1)+u2rel(2)+u2rel(3)+u2rel(4)+u2rel(5),建立测量污染物铝的不确定度分析模式。方法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根据方法(GB/T5009.182—2003)建立不确定度模型,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价理论,分析该方法中不确定度因素。结果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为51.10m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3.46mg(K=2)。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使测量结果受控,并可以通过分析各分量的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该方法可用于污染物铝的监测,使测量结果可靠。

  • 标签: 食品 铝污染物 监测 不确定度
  • 简介:近年来,上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监管工作实际,在高风险食品业态中试点应用实时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将其作为实时监控预警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解决了餐饮服务单位中加工过程复杂程度高、从业人员管理难度大、高风险环节控制手段单一、管理措施效能低下的问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提升了监管部门监管和企业自身管理效能,实现了食品安全社会效益,体现了新时期下食品安全技术监管的特点。

  • 标签: 监控技术 食品业 高风险 应用 视频 远程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0157:H7、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我市食源性疾病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4789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检测2011_2012年禽畜肉类、非生食性水产品、生食水产品和熟食类制品共2568件,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401株,总检出率为15.6%。其中禽畜类的沙门菌检出率为9.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8%,大肠埃希菌0157:H7未检出;非生食水产品的沙门菌检出率为1.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1.4%;生食水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2%;熟食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1.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8.3%,沙门菌未检出。[结论]2011—2012年上海市居民四大类主要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情况,其中非生食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株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熟食类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而禽畜肉类为沙门菌污染较重。

  • 标签: 食品 污染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目的:分析急救医疗设备的风险类型,为医院急救医疗设备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保障,为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方法:从风险管理模式、风险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风险控制的重点内容并给出具体方法。结果:急救医疗设备具有高风险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对医护人员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论:医院应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风险管控,为正常和应急情况下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 标签: 急救 医疗设备 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眼科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其良好恢复的保障,眼科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性需要对护理工作进行安全防护和管理,临床中药有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安全教育,提升护理安全思想,对眼科护理细节进行把握和处理,以此来让患者接受比较好的眼科安全护理。

  • 标签: 眼科护理 安全风险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用药的安全风险防范。方法查找收集我院2012-2013年临床用药的案例78例为对照组,选择2013-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需临床用药的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查询、记录对照组患者用药时出现的意外风险,观察组则对临床用药给与高度规范,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时出现的意外风险和以及引起风险的因素。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临床用药出现意外风险的比率50%,低于对照组的67.95%。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比传统的围术期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的影响较大,也更能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临床用药 安全 风险防范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和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的100例手术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将两组的护理工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的护理风险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护理安全管理也更加规范、标准。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没有护理纠纷现象出现,护理差错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护理纠纷率为10%,护理差错率为18%。护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护理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有利于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等情况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存在的高风险因素,以及可采取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危重患者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做好对危重患者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对策。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力,减少了护理并发症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加强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积极查找安全隐患,进行事前预防,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为危重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危重患者 风险管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引入护理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护士加强法律知识、专科知识、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等手段,保障护理安全。结果与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 急诊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护理风险管理,即对护理过程中可能伤害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及预防处理,贯穿于临床治疗、抢救及护理等各个环节中,在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透室具有其特殊性,将安全文化纳入其护理封面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先简要分析血透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然后重点探讨安全文化在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标签: 安全文化 血透室 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提升护理质量。方法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病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针对2013年1月至12月2445例住院病人采取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结论重视消化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安全风险防范,能有效回避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安全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发生原因进行细致剖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产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实施安全、高效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产科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