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理衰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EF、CO、CI、S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优质护理服务 生活质量
  • 作者: 万荔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南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巴中6356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85-01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跳动提供了整个人体功能的动力,同时它也是极其脆弱的,多种心脏病随时可能威胁它的健康。慢性心衰亦是威胁心脏的杀手之一,主要诱发原因有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引起的心肌损伤。慢性心衰是一种长期的、持续性的心力衰竭现象,要想治疗慢性心衰,仅改善其症状还不够,我们需要针对受损的心肌进行针对性治疗,阻止其自身继续恶化,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究竟慢性心衰的诱发机制是怎么样的呢?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如何及时发现、时时监控?在慢性心衰发生后怎么办?同时怎样有效预防慢性心衰呢?本文将一一进行了解答。1慢性心衰的诱发机制是怎么样的呢?慢性心力衰竭伴随着大量的并发症,包括肺部、胃肠道淤血,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泌尿系统紊乱甚至肾衰竭。身体出现运动乏力,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症状,如果患过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基本可确诊为慢性心衰。慢性心衰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心肌收到损害,根据受损的程度,病变可分为轻、中、重、急四级。轻级为生活能正常进行,无心衰症状,中级为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出现运动耐力下降、水肿、呼吸困难等,重级为较轻的身体负荷时,身体即表示出不适。最严重则是在休息中,身体也会表现出心力衰竭,生活不能自理。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慢性心衰的老年患者多因为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等,年轻患者则多由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引起。心脏的负荷过重也导致慢性心衰的病因出现,血液容量过重影响了心脏负荷过重运动。慢性心力衰竭影响因素众多:呼吸道的感染,身体及心理上的劳损;情绪的紧张或过分激动等,血液循环的不稳定;心房颤动、心律失常;对药物的不恰当治疗等。在漫长的病期发展中,并发症往往让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例如,患病时常常伴随的血流动力的絮乱和神经内分泌物质的代谢异常。慢性心衰在早期的病变时会出现心率不稳定、心肌增厚、心脏扩大提高心肌收缩力,使心脏容量增加;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使其造成不利影响。2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如何监控和发现?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如果及时发现并到医院接受救治,生存几率和时间将会大大提高。一般来讲,因为心脏病(心肌梗塞、扩张等)引发的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心衰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受损而产生的疾病。现今,中老年人群慢性心衰的发病越来越多,已经成为老年常见的疾病。这可能是由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这些疾病正是慢性心衰的最常见病因。一、慢性心衰有哪些症状慢性心衰患者通常有心脏结构的改变,主要是心室腔的扩张或心室壁的增厚。患者常常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

  • 标签: 慢性心衰患者 中老年人群 多发病 心脏结构 功能受损 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目前非常常见的反复住院治疗和死亡的原因之一。慢性心衰的病人需要遵守各类饮食和锻炼建议,最新相关数据表明这些自我管理能减少患者一年内40%的再次入院率1,所以如何培训教育病患学会自我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必然选择。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增加,慢性心衰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心衰是指患者在原有的慢性心脏疾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心搏出量仍不满足身体的代谢需要,引发该疾病的因素有很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慢性心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意义极为重大。

  • 标签: 慢性心衰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循证医学证实ACEI和B阻滞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显著降低猝死率。但由于其明显的副作用,使得一些重症病人难以得到及时应用而受益于远期疗效。在慢性心衰常规药物治疗时,中医辨证施治可改善患者基础状况,尽早加用ACEI和B阻滞剂;缩短起始至目标维持量时间,防止药物副作用和病情反复;延缓和阻止心肌重构,为ACEI和B阻滞剂做基础支持。

  • 标签: 慢性心衰辨证施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阻滞剂
  • 简介: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时使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进行了探讨。结论基础医疗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 标签: 基层医院 慢性肺心病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通过治疗好转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 治疗
  • 简介:(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心内科江西淮安223200)摘要目的观察心先安在慢性心衰上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112例慢性心衰患者分别给予心先安与洋地黄进行治疗,给予心先安的56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洋地黄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治疗效果及各方面指标进行观察,以确定心先安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前后心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心先安 慢性心衰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护理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急诊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与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慢性肺心病心衰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慢性心衰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中存在的薄弱点。方法对2016年1月-12月的105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心衰自我护理指数量表调查。结果心功能Ⅱ级27例,自我护理指数得分33.81±4.54分。心功能Ⅲ级40例,自我护理指数45.18±7.69分。心功能Ⅳ级38例,自我护理指数得分34.79±4.66分,患者的自我护理处于较低水平。心功能Ⅲ级患者得分,与心功能Ⅱ级、Ⅳ级患者得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Ⅱ级、Ⅳ级患者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处于较低水平,临床护理中我们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提高其自我护理技能水平。心功能Ⅲ级患者常多次住院,对自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好于其他患者。

  • 标签: 慢性心衰 心衰自我护理指数量表 自我护理技能
  • 简介:摘要:慢性心衰为临床多发病,在老年人当中尤为多发。慢性心衰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预后差、病死率高。明确心衰级别,采取针对性救治可优化预后。超声诊断为慢性心衰主要诊断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慢性心衰患者为例,探究超声诊断参数价值。

  • 标签: 慢性心衰 超声诊断 参数
  • 简介:摘要通过对用炙甘草汤治疗35例慢性房颤合并慢性心衰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炙甘草汤的适应证不仅是节律不规则心律失常病证,还可用于慢性房颤合并慢性心衰病人的治疗,对心衰症状的缓解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扩大了炙甘草汤的适应症。

  • 标签: 炙甘草汤 慢性房颤 慢性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衰联用西医和心衰一号方加减疗法的价值。方法:2020年8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慢性心衰病人7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联用西医和心衰一号方加减法,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3%,和对照组78.38%相比更高(P<0.05)。关于sf-36评分,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7.13±3.04)分,和对照组(79.26±4.27)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慢性心衰联用西医和心衰一号方加减疗法,效果显著,预后也更好。

  • 标签: 慢性心衰 西医 心衰一号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卧床病人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骨折后卧床病人慢性心衰并低钠血症92例,轻度低钠血症58例,中度低钠血症23例,重度低钠血症11例。结果本治疗组显效52例,好转29例,无效11例,其中放弃治疗,自动出院8例,死亡3例。2例死于急性肺水肿,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低钠血症是骨折卧床病人慢性心衰病情危重的重要指标,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标签: 慢性心衰 低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