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日本每年都受到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威胁,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水、滑坡、海啸和海岸侵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遭受了特大地震和台风的侵袭。1951年,日本成立了防灾研究所(DPRI),主要从事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灾害缓解的研究。从此,DPRI成为自然灾害学科研究的先导,还与日本的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多学科研究。DPRI依托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灾害机理,确定减灾的综合方法,培养自然科学、工程学和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生。DPRI有5个研究部、6个研究中心和1个技术事务部。此外,日本西部还有15个实验室和观测站,负责开展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试验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

  • 标签: 京都大学 研究所 防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自然灾害 科研院所
  • 简介:宝饶油田吉46断块属于复杂断块中-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平面非均质性极强.投入开发后出现水井蹩压,油井不见效,产量递减大的矛盾.利用地层测试资料结合构造、储层研究及沉积微相划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储层非均质特性、沉积特征、油层连通状况等有了清楚的认识后,确定了整体压裂改造方案.1997~1998年整体压裂引效实施后减缓了产量递减速度,提高了油井的注水见效程度,改善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 标签: 地层测试资料 综合分析 油田治理 应用 低渗透油气藏 复杂构造
  • 简介:在英国Columbia、加拿大的一个工业位置,过去储存的含有硫酸盐矿物的精矿已经造成了下伏土壤和地下水的广泛的污染。硫酸盐矿物的氧化释放了大量的重金属进入地下水,包括Cu、Cd、Co、Ni和Zn。

  • 标签: 可渗透反应障 重金属 金属治理 硫酸盐矿物 地下水污染
  • 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渗流实验室成立于1983年,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已形成“大型工程软件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及“计算与通讯软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研究机构和中科大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研究队伍中有中科院院士及多位教授,学科领域涉及力学、数学、计算机软件、石油地质及工程等。

  • 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重点实验室 渗流 工程研究中心 计算机软件 石油地质
  • 简介:针对川西侏罗系气藏低效老井,研发了以保护原产层选层压裂为特色的老井综合治理工艺技术;针对开发新井开展了以一次性不动管柱多层分层压裂为核心的储层改造工艺技术;为实现多层系气藏高效采气需要,开发应用了以井筒除障为特色的多层系气藏合层采气工艺技术,解决了川西交替叠置型多层系气藏开发效益低和提高采收率难度大等问题。

  • 标签: 川西多层系气藏 多层分压 选层压裂 井筒除障 合层采气
  • 简介:近日,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郑焰教授受邀来水环地凋中心访问,并就高砷地下水研究的最新进展做学术报告。该报告对比了国内外高砷地下水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西藏至孟加拉区域砷在地表水、河流沉积物和土壤等系统中的异常分布及地壳运动、矿床等对砷源的特殊意义,重点讲解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高砷水研究进展、孟加拉低砷含水层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等,并就饮水型地方病特别是高砷地下水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地下水 纽约市 美国 大学 可持续开发利用 河流沉积物
  • 简介:2012年4月18日,应李文鹏主任的邀请,国际知名的水文地质学者、瑞士联邦苏打黎世理工大学WolfgangKinzelbach教授到访水环地调中心,并作了题为“地下水的污染与保护”的学术报告。

  • 标签: 水文地质 瑞士联邦 大学 苏黎世 讲学 学术报告
  • 简介:美国环保署地下水论坛是由区域超基金和资源保护和回收条例(RCRA)办公室的专业人员组成,提交影响超基金和RCRA场地治理地下水问题的鉴定和决议。地下治理创新技术包括给地表下加热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回收能力的原位技术,该技术更多的用于使用惯例技术时有局限性的特殊位置。这篇论文以及三个同仁出版的论文的目的是为热处理技术提供一些相关的评价治理技术的基本信息。目的是了解增加多少热能够提高修复技术的效果,重要的是了解影响回收的有机污染物的性质。

  • 标签: 基金 技术 增加 区域 目的 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