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以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托斯凹陷的构造演化、岩性岩相、氧化带及地球化学、水文地质、铀源条件分析,认为托斯凹陷铀主要成矿阶段为渐新世末-上新世.找矿目的层古近系乌伦古河组具较好岩性岩相条件,尤其是发育稳定疏松砂体的Ⅲ旋回为砂岩型铀矿化赋存的主砂体.托斯凹陷西部发育层间氧化带,东部发育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主要受层间氧化带控制,该凹陷具较好找矿前景,有利地段位于托斯凹陷西部.

  • 标签: 托斯特凹陷 乌伦古河组 层间氧化带 砂岩型铀矿
  • 简介:本报讯北京市地下空间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地质大厦召开。论坛旨在强调"城镇化建设,地质工作要先行",让地质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地对接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美丽北京世界城市建设。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向地下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必然之路。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是在地质体中进行的,因此地质体的性质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制约作用。

  • 标签: 地下空间资源 北京市 平方 地质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 空间资源开发
  • 简介:采用专项地质测量、高精度磁测、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结合以往资料,在四川省若尔盖开展铀矿勘查工作。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控矿主要素的研究,进行物化遥深部信息集成,再结合放射性信息,深化成矿规律的认识,建立具有若尔盖特色的深部勘查模型,更好的体现地质科技的引领作用和对找矿实践的推动作用。

  • 标签: 铀矿 信息集成 勘查模型 若尔盖
  • 简介:将一个矿床的产出抽象化为一个随机信号的发生,由此导出一递推微分方程组,解之得普阿松分布。证明矿床的产出过程是一个普阿松过程,进而用Γ—分布表述了其参数λ,引出了负二项分布,给出了一个完整的推导过程。

  • 标签: 矿床产出模型 随机信号过程 普阿松过程 负二项分布
  • 简介:断层传播褶皱是断层相关褶皱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它一般形成于逆冲断层中。当断面的扩张速度小于滑移速度时,逆冲岩块运动较快,内部聚集应变能,而在断层面扩张的前方就会形成褶皱加以调节,这类褶皱称为断层传播褶皱。经过许多的地质学家研究认为这是沿断层面向上变宽的三角形分布式剪切的调节过程,而三角剪切区主要由断层的上顶点所决定。这种褶皱最早是Hardy和Ford发现并且成功的建立了此种褶皱的几何数字模拟模型。由于断层传播褶皱的形成主要受三角剪切区的控制,因此主要研究三角剪切区。

  • 标签: 断层传播褶皱 三角剪切区 运动学
  • 简介:木札尔河剖面横贯西南天山,北起昭苏县夏塔乡,南至温宿县破城子煤矿.剖面全长约100km,西邻托木尔峰和汉腾格里峰,其地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70年代后期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沿该河曾进行过1:1万比例尺剖面测量,中国科学院托木尔峰科学考察队在该区也曾进行过路线地质调查,他们在该区均划出了前寒武系、志留-泥盆系及石炭系.由于剖面上缺乏古生物化石依据,致使对该区地层层序和构造性质认识不一.1990年6月至9月新疆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天山剖面研究队重新沿南北木札尔河进行了综合地质剖面研究,首次在木札尔河上游冰河两侧的碳酸盐岩地层中采到十分丰富的动物化石,其中

  • 标签: 托木尔峰 动物化石 破城子 碳酸盐岩地层 地层层序 前寒武系
  • 简介:色尔能地区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及其凝灰岩共生,组成蛇绿岩建造,其超镁铁岩成分接近中国二辉橄榄岩平均值,F/M8.03~9.74,ΣREE1.26×10-6~4.69×10-6,辉长岩低Si,高Mg,低K,低Rb,Sr,K2O0.17%~0.29%,Rb2.41×10-6~3.41×10-6,Sr82×10-6~163×10-6.玄武岩在主成分F1-F2-F3图、Ti-Y图上均落在洋中脊玄武岩区.辉长岩和玄武岩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曲线图均为接近MORB的近水平曲线,表明色尔能蛇绿岩与新疆黄山型含铜镍镁铁-超镁铁杂岩有本质区别.色尔能蛇绿岩与东恰尕力蛇绿岩、康南蛇绿岩一起组成卡塔尤鲁蛇绿岩带,为石炭纪北天山洋的残迹,是觉罗塔格构造带与其北哈尔里克-依连哈比尔尕构造带的缝合线.

  • 标签: 康古尔塔格 蛇绿岩 镁铁-超镁铁岩 洋中脊 缝合线
  • 简介:本刊讯北京从本世纪初开始成规模地应用浅层地温能为冷,热源的热泵集中采暖、制冷工程,到2007年9月底,全市已有1050万平方的建筑用上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这些工程既有国内目前运行最大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中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天湖国际会议酒店岩土源热泵空调系统、国家北方苗木基地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用友软件园地源热泵及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等,又有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 标签: 浅层地温 建筑用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平方 北京 中央空调系统
  • 简介:本刊讯(段金平)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北京市建筑节能大会上提出,2011年北京将完成400万平方的浅层地温能应用面积。出席会议的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隋振江介绍,“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共实施了38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65万平方。目前,北京市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物已有2500万平方

  • 标签: 浅层地温 北京市 平方 可再生能源 建筑面积 建设委员会
  • 简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天坑的景观特征,参考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建立了天坑景观评价的概念模型,并依据模型与天坑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因子与评价指标,运用AHP法得出了评价因子与指标的权重。这是首次从景观的角度研究天坑,对天坑的旅游开发和地质遗迹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为进一步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坑景观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 标签: 天坑 景观评价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AHP法
  • 简介:为揭示金川二矿区14行风井的破坏机理,本文首先根据井筒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集1#矿体和14行风井在内的三维数值模型;然后,采用遍布节理模型分析了采动对14行风井稳定性的影响,从井壁位移和应力方面探索了金川二矿区14行风井的破坏位置和破坏时间。结果表明,导致金川二矿区14行风井破坏的直接原因为采动引起竖井围岩沿弱面的滑移,除此之外,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低强度的支护形式也是造成14行风井破坏的原因,为14行风井返修加固提供依据。

  • 标签: 遍布节理模型 岩体移动 破坏机理 安全系数
  • 简介:新疆卡姆斯调查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在总结调查区1:5万煤田地质填图工作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及钻探资料,对该区含煤地层特征及成煤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区内含煤地层主要为早、中侏罗世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沉积环境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浅湖相为主。全区可采煤层为西山窑组B1煤层,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该组地层含煤性较好,煤层厚且稳定。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八道湾组 西山窑组
  • 简介:近日通过评审的《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报告》表明,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折合0.662亿吨标准煤,可供暖面积达9.59亿平方,可满足2020年北京市总体规划中总供暖面积的要求。该项目由北京市财政出资,北京市地勘局承担,历时3年,项目组调查了北京平原区6400平方千范围内3~150的浅层地温能资源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评价浅层地温能资源的资源量,并进行了地源热泵适宜区划,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评为优秀级。

  • 标签: 北京平原区 浅层地温能 地质勘查 总体规划
  • 简介:查汗通古凹陷为库什盆地北西端一个山间小凹陷,位于富铀古生代花岗岩基底之上。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赋存有厚度巨大的超低品位砂岩型铀矿化。从铀源、含矿建造、构造演化、氧化带、铀矿化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该区铀源丰富。西山窑组属一套冲积扇体系的含碳碎屑岩建造,砂体发育,含矿层为第二、第三、第四等3个岩性段。构造演化上存在中侏罗世、渐新世两次沉降接受沉积过程,及晚侏罗-始新世、中新-全新世两次抬升剥蚀过程。西山窑组第一、第五岩性段发育面状潜水氧化带,第二、第三、第四等3个岩性段局部发育氧化带’铀矿化产于氧化。还原过渡带附近,多为砂岩型,少量泥岩型。成矿后压实与构造挤压作用使砂体胶结致密,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地浸开采铀。

  • 标签: 库米什 查汗通古 凹陷 铀成矿特征 西山窑组
  • 简介:根据北方地区岩溶含水层的特征,基于改进欧洲方法,利用ArcGIS构建了包括指标体系、权重、评分体系的北方地区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北京房山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岩溶水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位于岩溶发育的地区尤其是溶洞周围,而在范围较小的研究区,降雨及植被覆盖因素的影响较小.模拟结果显示,北京房山岩溶区90%处于脆弱性较低的范围,只有研究区西北部岩溶发育强烈的小部分区域脆弱性较高,建议加强进一步调研或应加强保护.

  • 标签: 欧洲方法 ARCGIS 岩溶水 脆弱性 房山
  • 简介:地质生态环境调查是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提出的一项新任务。开展新疆瓜果种植区的地质生态环境调查,正确分析新疆“名优”瓜果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提出新疆瓜果地质生态环境调查内容方法和实施方案,确定其最佳的自然生长环境,并对瓜果种植区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估和潜力预测,充分发挥出现有土地资源效益。

  • 标签: 新疆 瓜果种植区 地质生态环境 调查
  • 简介:花脑银多金属矿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东乌旗-锡林浩特多金属成矿带西段。矿区铅锌矿化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和上泥盆统安格尔因乌拉组中。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矿相鉴定基础上,对矿区不同成矿阶段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和LRM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钾硅化阶段有关的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82T-43代)、高盐度(36.83%-51.32%NaCleq)、富含成矿金属流体。云英岩化阶段为中高温(281T:-374?)、低盐度(0.71%-4.65%NaCleq)流体,石英-绿泥石-硫化物阶段主要以中温(192T:-279尤)、低盐度(1.05%-5.56%NaCleq)、富含C02、CH4流体为主。早期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和矿石中硫化物的S同位素研究表明,花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与区内正长花岗岩有成因联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由高温、高盐度流体向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主成矿阶段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大气降水的加入和流体沸腾导致成矿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造成金属矿物沉淀。结合矿区矿化和蚀变空间分布特征、成矿物质组成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认为,花脑银多金属矿床为与正长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

  • 标签: 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 简介:根据矿床的化学成分特征,成矿构造环境的研究,认为热香铜矿为地壳源区的缺水环境中在板内岩浆作用下花岗岩系列最晚期演化阶段形成的铜矿,它们的形成没有来自俯冲板片的流体参与。

  • 标签: 铜矿床 西南三江成矿带 找矿模型 川西
  • 简介:在地热能源不断得到关注和利用的当今社会,对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决策的线性加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地热水开发利用前景评价模型,避免了以往单纯从定性角度分析地热水开发利用前景的人为主观性及片面性,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经实例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作者选取地热地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利用现状作为层次分析法的中间层要素,进而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结合多目标决策的线性加权方法建立综合评价评分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地热田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价,确定评价结果.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多目标 线性加权 地热水 开发利用前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