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经过对四川敦地区中下三叠统党思组、列衣纽涉及到的9幅1:5万区调图幅和18条剖面、沉积等厚线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主体部分在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经历了深海盆地海底扇中-外扇相→深海盆地浊流相→下斜坡相→上斜坡相→外陆棚相→外陆棚-上斜坡相的演化。岩相古地理图上的沉积等厚线显示,该区有上麻绒盆地和敦盆地等2个沉积中心,在拉纳山一带还出出现有拗陷盆地。

  • 标签: 早中三叠世 沉积环境 岩相古地理 四川义敦
  • 简介:结合北京市采矿废弃地土壤地质环境情况,选取密云区西坨古金矿尾矿土、密云区冯家峪铁矿尾矿土和门头沟区桑峪煤矸石堆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修复研究。共开展4种类型的修复试验,即选用高羊茅、紫花苜蓿和三叶草3种修复植物分别进行修复,同时与板蓝根、桔梗、波斯菊和薄荷等中草药进行混合种植修复,在植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集样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4种修复类型中,高羊茅对金矿尾矿土中Pb、Zn、Cr、Cd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达到18.10%、14.57%、13.81%、18.12%;混合种植对铁矿尾矿土中Cr、Ni、As、Hg去除率达到4种修复类型的最大值,分别为14.81%、9.80%、37.25%、50%。三叶草对煤矸石修复效果最好,对Cr、Pb、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5.65%、37.15%、15.15%、20%,是4种修复模式去除率的最大值。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比4种修复模式对采矿废弃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均发现有去除率先升后降的现象,因此可对修复植物的进行定期收割,为提高植物吸附土壤重金属的效率,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 标签: 采矿废弃地 植物修复 去除率 修复模式 生命周期
  • 简介:从开合构造看,塔里木是经一期裂解两期克拉通化而形成的地。古元古代末,第一期克拉通化,形成塔里木原地。中─新元古代,在塔南和塔北地区发育稳定型盖层沉积。中元古代,在塔西和塔北地区,原地裂解形成裂陷槽,发育活动型沉积。蓟县纪末─青白口纪初,第二期克拉通化,裂陷槽沉积产生褶皱和变质,形成塔里木地。塔里木地形成后并未完全稳定下来,震旦纪─泥盆纪时在塔北又裂解形成裂陷槽。石炭纪初,第三期克拉通化,裂陷槽封闭形成塔里木新地

  • 标签: 塔里木地台 开合构造 中国原地台
  • 简介:阿沙哇金矿已圈定矿体12条.矿体譬存于晚石炭世浅变质碎屑岩内的断层破碎蚀变带中,按矿床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分别划分为断层破碎蚀变岩、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地下热(卤)水溶滤型之碎屑岩系金矿床亚类.简要总结了矿区地质、矿床、矿石特征和找矿标志、找矿方向.

  • 标签: 阿沙哇义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类型 找矿标志 找矿方向
  • 简介:根据敦岛弧造山带区域地层特征,将该区划分为六个构造地层带。根据区域地层的沉积演化序列和受构造改造作用程序,将该区域区地层划分为史密斯地层、有限史密斯地层和非史密斯地层三种类型。据此提出了在川西造山带地区进行1:5万、1:25万区调填图的工作方法。

  • 标签: 岛弧造山带 区域地层特征 区调填图方面
  • 简介:敦银锡多金属矿资源集中区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成矿与昌多阔-哈嘎拉构造岩浆岩带形成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不同矿床组合显示了一个较完整岩浆热液成矿亚系列;该区找矿主攻矿床类型是矽卡岩型和构造破碎热液型两大类,主攻矿种为银、锡、铅、锌、铜。根据夏塞、措莫隆等典型矿床的矿化特征、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提出了找矿靶区优选建议,以期实现该区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 标签: 银锡多金属 靶区优选 技术思路 义敦
  • 简介:由水分子和甲烷等天然气体组成的笼形包合气体水合,是一种冰雪状的白色结晶物质,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能源矿产,产出于大洋底的水下沉积和陆上极地冻土带中。气体水合是一种高密度的能源矿产,储量巨大,各大洋中都有,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倍受各国政府和学者们的重视。

  • 标签: 气体水合物 21世纪能源 海底沉积物
  • 简介:本文分析了水系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合理选择排水体系,决定尽量利用天然河道作为排水主干渠,利用较大面积湖塘作为雨水调蓄水池,以减少排水泵站的新建费用及设备维护费用。

  • 标签: 雨污合流 天然河道 排水明渠 水系规划
  • 简介:据柏林报道,为了促进海峡两岸在环境地质及地质景观资源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应台湾财团法人空间及环境科技文教基金会的邀清,安徽省地质学会于2006年1月3~12日组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和地质考察。

  • 标签: 学术交流 地质考察 地质学会 安徽省 资源管理 地质景观
  • 简介:铜陵地区C2+3/D3w层间的块状硫化具有雏形堆积,断续分布,受基底断裂构造控制的特征,为多旋回的沉积-喷流(Sedex)成矿作用产物,发育有完整的喷出相、通道相、补给带等.它不仅是"矿胚层",更是独立的金、铅锌矿体,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 标签: 金矿床 沉积-喷流 铜陵
  • 简介:随着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的增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施测步骤,以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确保施工质量及建(构)筑的安全。

  • 标签: 沉降观测 高层 施工 工程实例
  • 简介:描述岩浆中铜、镍、钴、铁迁移富集新机制。铜、镍、钴、铁呈氢化迁移至地壳浅部,氢被氧化成水,铜、镍、钴、铁被硫化成硫化及硫砷化物富集成矿床。

  • 标签: 氢化物 成矿机制 化学模式 铜镍硫化物
  • 简介:通过对唐山滨海湿地表层沉积采样,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评价了不同采样点重金属元素Pb、Cr、Zn、Cu、Cd、As、Hg污染水平,并进行级别的划分;分析了不同重金属元素富集的影响因素,为判别其沉积来源提供依据;通过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方法评价重金属对该区域生物的影响,以期为渤海湾重金属防治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渤海湾唐山滨海湿地表层沉积中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b>Cr>Zn>Cu>Cd>As>Hg;主要污染指示为Zn、Cr和Pb等元素;其表层沉积As、Cd、Hg、Pb、Cu、Cr、Zn存在低等潜在危害程度;重金属元素对生态城生物为负面效应且偶尔发生,其中As元素的潜在危害最强。

  • 标签: 滨海湿地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生态危害
  • 简介:在平推式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中,暴雨是诱发滑坡失稳的重要因素。利用平滑式滑坡的力学模型,采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对三县中新中学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暴雨产生的后缘裂隙静水压力是中新中学滑坡可能失稳的最主要因素。

  • 标签: 暴雨 平推式滑坡 稳定性分析 四川三台县
  • 简介:塔中南部缘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主要发育缘滩和缘礁储层,储层空间主要为粒内溶孔、铸模孔、粒间溶孔及沿缝合线溶蚀作用形成的扩溶缝和溶洞。通过岩心、测井、薄片及阴极发光分析,认为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同生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构造裂缝叠加控制。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主要因素,主要受层序界面和高频层序控制。埋藏溶蚀作用主要由缝合线扩溶作用控制,构造裂缝改善了储层储集性能,为埋藏溶蚀作用及新孔隙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台缘礁 台缘滩 同生溶蚀 埋藏溶蚀
  • 简介:作者从矿化岩带、含矿岩体和矿床特点三个层次,概括地阐述了新疆铜镍硫化矿床成生的地质条件、基本特点,成因及矿模式;用归纳对比法,突出地探讨了新疆槽区铜镍硫化矿床的分布规律.

  • 标签: 新疆 铜镍硫化物矿床 成生地质条件 成矿模式 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