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场搜索、营救、医疗卫生”是震后抗震救灾过程中最为关键3个方面,医疗卫生工作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疫情发生与否以及严重程度如何,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抗震救灾中医疗卫生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本文基于1013份玉树地震救灾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吸取了汶川地震等以往地震经验和教训,对震后医疗卫生工作中医疗救援、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环境卫生、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卫生防疫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为提升我国应对灾害医疗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提出了建议。调查结果显示:与汶川地震相比,玉树地震医疗救援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应急响应速度、伤员医治和心理疏导效果显著;玉树地震医疗服务工作得到59%群众认可,但是灾民安置点医疗点配备稍显滞后,震后3天才有56%安置点具备医疗条件: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基本令人满意,但环境卫生问题突出,近21%灾民感到不太满意。

  • 标签: 地震 应急救援 医疗卫生 卫生防疫 健康教育
  • 简介:本文应用陆远忠等人提出震空区和逼近地震方法,分析了台湾及其东部海域所有资料较完整60级以上地震。结果表明该区普遍存在震空区和逼近地震。判定是否震空区时,采用同样三个标志。用所得到数据计算经验公式。最后得出5点初步结论

  • 标签: 孕震空区 逼近地震 经验公式
  • 简介:2013年10月1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发生M3.2级地震,之后发生了一系列震群活动。截至2016年5月,山东台网已经记录到了1万多次余震,其中3级以上地震9次,4级以上地震3次。频繁地震构造活动引起了乳山市周边地区强烈震感。研究乳山震群发震机理,本文利用山东台网数字化地震波资料和新建乳山台阵资料,通过双差精定位方法重新确定了震中位置。研究结果表明:余震序列呈现NW向条带分布;采用CAP方法(CutandPaste)反演震群中9次3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几次较大地震震源深度平均约为5km,与台网编目定位结果基本相同。从得到精定位结果并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来看,震群走向是NW向,倾角是NE向,与最近乳山断裂有一定距离。由此推断该区域可能是乳山断裂分支,或者有一条或多条隐伏断裂。

  • 标签: 乳山震群 精定位 震源机制
  • 简介:本文探讨了海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涉及几个特殊问题,如考虑中深源地震影响地震危险分析、海底软弱土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借鉴春晓气田群开发建设项目地震安全评价和其它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对这些问题处理对策,给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海洋工程场地 地震安全性评价 中深源地震 软弱土层
  • 简介:本文讨论了目前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工作中大家关心两个问题:不同级别地震工作近场区(近区域)地震构造调查和评价不同要求以及Ⅰ级工作中确定论和概率论分析方法中发震构造与潜在震源区统一

  • 标签: 地震安全性评价 潜在震源区 发震构造 近场区
  • 简介:本文通过对水口库区地震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对水口库区地震成因今后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 标签: 水口水库 地震成因 发展趋势
  • 简介:0前言灵武市位于青藏块体和华北块体结合部位银川断陷盆地南端,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较多,造成地下岩体支离破碎。在这种地质构造背景下,形成了地震频度高,震级不大特点,5级以上中强地震发生随机很大。

  • 标签: 灵武市 防震减灾 地质构造背景 创新 断陷盆地 结合部位
  • 简介:随着我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和政府对加强公共安全进一步重视,给区(县)地震部门依法进行工程设防管理和地震安全评价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和机遇。重庆市巴南区地震局于2002年经区政府批准进入区行政审批中心,依法履行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职能,同时将地震行政审批纳入了全区建设领域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中。

  • 标签: 城市抗震设防 管理能力 防震减灾 减灾法规 地震安全性评价 行政审批
  • 简介:本文叙述了地震活动综合概率预报方法,并对宁夏青海地区(35°00’-41°00’N,100°00’-107°40’E)1970年以来地震活动资料进行了统计计算,对1992年-1993年该区地震活动进行了综合预报效能检验。并据此对该区1994年-1995年地震趋势做了估计。

  • 标签: 统计指标 综合概率 预报效能
  • 简介:在对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动参数复核中采用了多方案比较方法。由于新增地震地质资料不会改变原报告对地震地质研究结论,近十多年地震活动对工作区地震背景影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分析研究本地区具有代表不同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后,采用相对应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进行地震危险概率分析计算,与确定性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后确定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厂址极限安全地震动SL-2复核结果0.15g。本次复核工作技术路线可以为相似类型重大工程地震参数复核参考。

  • 标签: 核电厂 地震安全性评价
  • 简介:本文研究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中涉及若干问题,其中包括基岩水平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选择、震源深度对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基岩反应谱曲线影响、强度包络线函数输入随机相位选择、土体非线性特性参数和土层剪切波速值选择、设计地震动反应谱标定等问题。本文基于一个典型场地计算剖面,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模型并通过逐项变换某些研究参数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影响存在误差和相应规律。

  • 标签: 设计地震动参数 选择标准 影响因素 反应谱 加速度峰值 特征周期
  • 简介:本文主要对我市近年来依法实施地震安全评价管理工作中所采取措施、方法以及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等作一简单论述。

  • 标签: 地震安全性评价 实施 成效 问题
  • 简介:依托工程实例,对粉土场地强夯加固振动衰减规律及其对建筑物影响开展试验研究,探讨了振动加速度与强夯能量、传播距离之间关系,建立了2种能级夯击振动加速度衰减公式;提出了建筑物最小安全距离的确定方法减轻强夯振动影响工程措施。结果表明:强夯振动加速度峰值近似按指数函数衰减,且强夯能量越大,振动衰减速度越快;夯击振动卓越频率8-10Hz,振源距对振动卓越频率影响不大;振源距达到50m时,2种能级强夯振动对建筑物影响均可忽略不计。

  • 标签: 强夯振动 衰减规律 最小安全距离 振动测试 粉土场地
  • 简介:“设定地震”概念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鲜见我国地震安全评价中应用。同时,概率方法地震危险评价中,由于时程包线函数的确定源于震级一距离组合不确定性而带有较大任意.本文建议考虑潜源概率贡献基础上,引入设定地震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组合,用以控制包线函数。通过修改危险分析椭圆模型软件,可以进行计算并给出了算例。

  • 标签: 设定地震 时程包线 地震危险性分析
  • 简介: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评定委员会于2006年3月成立。为了总结经验,加强研讨交流,保证新一届委员会工作顺利开展,中国地震局于2006年3月27日北京召开国家地震安全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杜玮副司长主持,50多名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评定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

  • 标签: 中国地震局 安全性评定 委员会 会议 北京 总结经验
  • 简介:传统等效线性化波动法最主要缺陷之一是,当基岩输入地震动较强时,高频段算得放大倍率比实际场地实测结果明显偏低。地震安全评价中,该缺陷导致了低估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严重后果。弥补等效线性化方法上述缺陷,沈建文等(2010)提出了通过震级M和距离R参数修正等效线性化方法EQLM(M,R)。本文指出应变折减系数对计算结果重要影响,对土层反应等效线性化方法EQLM(M,R)做了进一步讨论。同时结合地震安全评价算例,用设定地震确定了震级-距离,用EQLM(M,R)完成了土层反应计算。

  • 标签: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土层地震反应 等效线性化方法 设定地震
  • 简介:本文对目前上海市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工作中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讨论。根据上海市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以及地震安全评价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对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地震安全性评价 设计地震动反应谱 地震影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