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4月18日开始,银川地震台小口子重力观测出现毛刺、抖动等变化,通过对观测环境、观测线路、观测仪器排查,最终排除了由于观测信号线故障所导致变化,有效地解决了观测中出现复杂问题,加深了观测人员、分析人员对前兆观测异常判断认识。

  • 标签: 重力观测 异常识别 仪器故障
  • 简介:根据格尔木台观测井水文地质条件、水氡观测存在主要干扰因素和年动态变化特征等方面因素,对格尔木地震台水井水氡观测出现趋势、突变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水氡趋势变化气温有关、水氡突降流量变化有关,更重要是存在与格尔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信息,反映了岩石应力—应变、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相关信息。

  • 标签: 水氡 影响因素 滑动变化率 地震活动性 格尔木地震台
  • 简介:介绍了青海地区表层水温井孔观测概况,对各井孔产出数据可靠性和年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汶川、大柴旦、玉树地震前后水温(地温)前兆异常变化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结果。

  • 标签: 表层水温 典型地震 前兆异常 青海地区
  • 简介:通过对格尔木井模拟水氡和数字化气氡年动态和月动态曲线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变化趋势及均值变化有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数字化气氡观测受气温、气压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多,而模拟水氡观测精度较低,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多。

  • 标签: 模拟地震仪 数字地震仪 溶解氡 溶解气 格尔木地震台
  • 简介:统计分析九江1井2008--2011年水位、水温在多次大震中同震响应特征,结果显示:水位通常表现为在正常背景下振荡,水温则通常表现为突降后恢复正常,水位和水温对远场大震同震响应存在着一致性。同时,九江1井水位对地震同震响应灵敏性优于同井水温观测,但水位观测受降雨影响.且气压效应明显。

  • 标签: 水位 水温 同震响应
  • 简介:以宁夏流体台网井水位、水温为例,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引起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了同震响应波形特征。

  • 标签: 汶川8.0级地震 同震效应 水位 水温
  • 简介:在掌握西藏南部(26°~32°N,78°~98°E)19次历史地震数据后,从时间对称性方面研究该区域历史地震发生规律,分析未来地震发生可能时间,从而为西藏地震灾害监测提供一定依据。从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信息提取法和蝴蝶结构法进行分析,得出未来10年内,西藏南部Ms≥6.6级地震信号在2012年、2013年和2015年较强,有发生6.6级以上地震可能。

  • 标签: 趋势判断 对称性 蝴蝶结构 可公度 西藏
  • 简介:循化县南山一带共发育了17条泥石流沟,严重影响了县城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南山泥石流群物源丰富,沟道纵坡降大,因此只要有足够降雨就可以形成泥石流。在对循化泥石流群灾害特征分析基础上,针对各泥石流沟不同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

  • 标签: 泥石流 灾害特征 对策
  • 简介:利用山丹地震台2年多多极距观测资料,并结合该台单一极距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种观测方法结果。结果显示,多极距观测在干扰排除和异常落实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同一场地不同极距电阻率测值相互佐证,可以为识别干扰和判定地震前兆异常真实性提供帮助。

  • 标签: 电阻率 多极距 干扰 异常落实
  • 简介:从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等方面介绍了测震台网资料快速产出系统开发,并对数据库中相关数据表和字段进行了简单描述,对系统功能与开发意义也进行了说明。

  • 标签: 测震台网 地震计参数 数据库
  • 简介:使用德国脉冲电离室测氡仪,在海口已知全新世活断层上进行了一条剖面土壤氡试验测量,测量点距为10m,异常点附近加密为5m,测量结果显示高值异常点位断层位置相吻合,说明仪器测量质量和效果较高,测量装置合理,为今后工作积累了经验。

  • 标签: 土壤氡测量 活断层试验 海口市
  • 简介:本文选取华北地震区作为研究区域,尝试利用空间光滑活动模型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网格,依据地震构造和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建立地震构造模型,确定构造区特征参数(b值、M0、Mu、断层方位角及M—L关系等)。采用考虑了地震构造背景椭圆光滑过程地震活动参数模型,计算各网格点地震发生率。并利用网格源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价方法,由不同输入地震目录通过综合加权得到该区域50年超越概率10%加速度峰值区划结果。该方法充分体现了地震活动空间非均一性,尤其适用于发震构造不甚清晰中强地震可能造成地震危险性,避免了常规潜在震源区划分。且评价方法简单快捷,为地震区划以及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提供了新技术方法。

  • 标签: 华北地震区 地震构造背景区 空间光滑 地震危险性分析
  • 简介:本文对1700年以来历史地震烈度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地震地质资料来确定设定地震(ScenarioEarthquake),然后利用模拟强地面运动确定了廊坊地区强地面运动灾害。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目前地震活动趋势,廊坊地区出现大于或等于地震烈度8度周期大约是600年。也就是说,在未来50年廊坊地区出现地震烈度8度超越概率为8%。为此,本文建议廊坊地区应该考虑0.3g峰值加速度(Ⅷ度)作为基本地震工程设计参数。

  • 标签: 地震烈度 地震灾害 设定地震
  • 简介: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和探测资料对万全断裂几何结构和构造活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是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组成断裂之一,由南、北两段斜列组成,呈北东-北北东走向展布,为正断层,长约15km;断裂在第四纪期间持续活动,控制着附近地区构造演化和地貌发育:西北侧中生代地层抬升,形成低山丘陵;东南侧地块下降,接受第四纪堆积,构成山间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单条断层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大于0.03—0.3mm/a。

  • 标签: 万全断裂 几何结构 构造活动
  • 简介:从数据准备、软件配置和数据产出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地震新参数计算软件在安徽测震台网初步应用,并论述了地震新参数计算作为台网日常工作可能。

  • 标签: 新参数 测震台网 非弹性衰减 场地响应
  • 简介:介绍了玉树7.1级地震震情跟踪过程中,数字地震观测资料应用情况,发现数字地震资料运用可以为震后趋势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玉树地震序列 震情 地震预报
  • 简介:依据分形理论分析了清徐境内交城断裂带、地裂缝以及地貌分形结构特征。同时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地裂缝、断裂以及地貌之间内在联系,并对清徐地裂缝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分形特征 地裂缝 分维 活动断裂 地貌
  • 简介:基于多种地震学参数地震对应相关谱(ECRS)方法,以祁连山地震带5.5级以上地震为目标地震,分析研究了目标地震前古浪窗口小震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特征,提取了古浪窗口小震活动多种地震学参数综合异常指标。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祁连山地震带5.5级地震前,利用地震活动性多种参数综合对应谱可以较好地识别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其对应率较高。

  • 标签: ECRS方法 综合异常指标 窗口地震 古浪
  • 简介:溧阳作为苏南老震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也初见成效。对溧阳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导向标识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溧阳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导向标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