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从术语管理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国内外术语管理的现状,介绍了适用于个人、团队以及企业的术语管理工具,旨在提高翻译实践的术语管理的效率。

  • 标签: 语言服务 术语管理 语言资产
  • 简介:近年,影响空气质量的PM2.5备受社会关注。PM2.5一直没有统一的中文名称,不利于社会应用和学术交流,鉴于此,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展了PM2.5文命名审定工作。经过科学严谨的调查分析、民主热烈的讨论商榷,并综合各相关部门的意见,PM2.5的中文名最终确定为“细颗粒物”。本刊辟专栏介绍PM2.5文名审定工作的始末和部分专家的见解,以飨读者。

  • 标签: PM2 5 中文名称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定名 社会应用
  • 简介:概括介绍奥地利术语学派普通术语学理论中有关对象客体的一些学术思想,以期用较为简洁的方式了解这门学科的一角,期望为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提供借鉴。

  • 标签: 对象客体学 对象客体 系统 对应关系
  • 简介:自2008年起,美国的驻华使馆就在其院内安设仪器,开始测量北京使馆区的空气质量。测量数据每小时一次公布在使馆的推特(Twitter)上。在2011年11月间,美国使馆公布的数据多次“爆表”(超出仪器量程),暗示北京已成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 标签: PM2 5 驻华使馆 定名 中文 测量数据
  • 简介:术语符号的正确规范的使用,既有益于今后科技学术水平交流和沟通,也能促进文化和科技的相互融合及传播作用。就科技术语符号使用过程中表示的方式及在传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术语符号 关联性 通用性 知识传播
  • 简介:纵观晕瀹法名词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未命名阶段,被称为“某某国之法”“测高之法”等;多个名词共用阶段,被称为“疏密界限法”“影线”“倾斜粗细法”;定名阶段,被称为“晕渝法”,然后沿用下来。而晕渝法最恰当的英文翻译可以用hachuring来表示。

  • 标签: 地图学 晕滃法 疏密界线法 倾斜粗细法 影线
  • 简介:结合PM2.5的定义和国际上的习惯名称,建议将PM2.5的中文名称定为“颗粒物2.5”,并将其定义为“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又称细颗粒物”。

  • 标签: 颗粒物 PM2 5 中文名称 环境科学
  • 简介:文章分析《论语》里“君子”“小人”的含义,探讨其英译策略的选择,提出采用音译加注解的方法,不仅利于规范和统一,也易于被目的语读者接受,能最大限度传达源语的文化信息。

  • 标签: 君子 小人 翻译策略 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