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我们深深感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二者的结合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作者根据学生及教学的实际,从1.营造健康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真诚沟通;2.找准切入点,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3.加强行为训练,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主要策略。

  • 标签: 思想品德课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崔希尧吕立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1-21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教训,就是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情感脆弱、承受力差等问题。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摆在当代教育者面前。本文试从心理教育课程化,社会实践和建立心理档案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有着长达 30 多年的融合与互动中且一直有着较为良好的成绩,然而二者之间在互相协作的教育过程中总是有动力不够、合力不足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两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当代教育工作要的协同发展理念和要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本文将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具体分析,并讨论这两种教育在知识、资源、工作绩效等方面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整合,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二者之间的协调配置教育资源,同步优化合作教育、共享知识系统、最高匹配系统等协同局面,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教育质量。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发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素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内容简介: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共同性的心理问题,比如交往障碍,盲目自大等.这些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来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思想观,正确的方法,使他们能正确地看待他们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支持护理联合健康促进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所在医院收治的 84例胃肠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支持护理与健康促进。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 SAS、 SDS评分分别为( 31.58±4.15)、( 33.04±5.2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 34.07±4.05)、( 36.98±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83、 3.407, P<0.05);研究组 HPLP-Ⅱ评分为( 178.62±15.02)分,高于对照组的( 170.05±1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38, P<0.05);研究组遵医依从率为 95.24%,高于对照组的 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 2=5.125, 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中加强心理支持护理与健康促进效果理想,可调节其心理状态,改善健康促进行为,提升遵医依从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心理支持护理 联合健康 肾胃肠肿瘤患者 应用
  • 作者: 但汉国江宏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摘要:教育是城市发展的火车头。重庆教育在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重庆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康重庆”是当今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五大重庆”建设目标之一,内涵极为丰富,用教育这个火车头牵引健康重庆建设,既能凸显重庆健康城市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又能有效打造健康的山城福地,让重庆人民生活更美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职业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下降,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将尊重和宽容包容于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赏识和激励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做好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 标签: 尊重宽容赏识自我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邹永宁黄亚丽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10-08-18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10年第8期
  • 机构:素质教育是为发展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21世纪,我国新一代中等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未来的建设大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社会发展方向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职业学校概莫能外,其素质教育具备了双重含义:一指硬素质教育,即通过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使受教育者达到不同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素质发展水平的教育;一指软素质教育,即在个人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形成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历史课程,既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因而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历史课程在职校素质教育中有着学科优势地位,在职校素质教育中应该给历史课程留下一席之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开始应用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未来互联网信息技术还将更加蓬勃发展,如何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趋势,让微课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是我们值得思深思的问题。基于微课程的碎片式教学模式迎合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需求,对微课程的“碎片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进一步分析能够有效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

  • 标签: 微课程 碎片式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 可行性
  • 简介:摘要《设计史》就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目前《设计史》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尝试着做出一些探索和改革,希望能够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设计实践活动有所助益。

  • 标签: 设计史 课程改革
  • 简介:从技术毁坏自然事物、降低人的地位、统治社会和技术扩张招致危险等方面概括了技术批评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对现代技术的心理反应是技术批评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了技术批评主义产生的因由,揭示了人类渴望自由和谐的淳朴愿望,技术现实世界与心理需求之间的差距体验,对技术应用负面效应的忧虑和恐惧,以及传统宗教心理的惯性作用是技术批评主义的心理根源。

  • 标签: 技术批评主义 反技术主义 技术毁环自然事物 人的价值 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