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南京博物院所藏清代玉质“昆曲暗戏”涉及三十四折昆曲曲目,用料珍贵、工艺考究,为了解“昆曲暗戏”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标签: 昆曲暗戏 玉器
  • 简介:对于成语“抛砖引”,《成语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抛出砖去,引回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一则文坛轶事:唐代诗人赵嘏文采了得,名重一时。《唐音癸签》中说他"才笔欲横,七字能拓。蘸毫浓,揭响满。"《全唐诗话续编》中则载:“嘏颇有诗名,不拘小节。饮中赠歌者曰:倚风无处过梁尘、雅乐清歌日日新。

  • 标签: 抛砖引玉 “玉” 唐代诗人 成语 作品 比喻
  • 简介:众所周知,由于清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玉器,乾隆时期玉器工艺水平非常高超,宫廷玉器造型规矩,琢磨精细,被誉为“乾隆工”,受其影响。民间制业也相当发达,尤其是苏州的专诸巷,可谓民间业的中心。因此,在鉴定传世玉器时,除了镌刻“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等款识者,对一些玉器、做工俱佳的玉器,一般也多定为清乾隆或清中期。

  • 标签: 清朝 乾隆时期 “玉厄”现象 工艺水平 纠正措施
  • 简介:陕北有民谣道:“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冒铰”,即是指剪纸样子随心自制、脱剪而出。在中华民间文化积淀厚重的陕北,有一批“冒铰”的民间剪纸老艺人,其中,张姐的剪纸独树一帜。张姐是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南寨乡小寨村人,今年67岁,她的剪纸样子从不重复,剪纸时握一把大剪子,不用事先勾勒图案,全部随心而出。民间剪纸是一种极力在二维空间里表现立体的艺术形式,

  • 标签: 民间剪纸 文化积淀 艺术形式 二维空间 千阳县 宝鸡市
  • 简介:从矿物调查线索、地质考古研究成果以及有关古文献记载考证,丁沙地所出“角”可能是茅山石(白石、水石),相当于“琨”,而溧阳透闪石当为“瑶”。“扬州厥贡惟瑶琨”,其瑶琨即小梅岭所出之“瑶”和茅山所出之“琨”的合称。

  • 标签: “玉角”茅山石 小梅岭透闪石 瑶琨
  • 简介:同很多东北村落一样,笔者进行调查的村也是一个移民村.据村中人讲,'老吴家'原来是在旗人,祖籍山东,先祖曾做过将军(氏宗谱就是以这位将军为族群源头的),不过在告老还乡时命终于半路,致使家族无法兴盛,仍旧以种地为生,生活十分穷苦.后来这位先祖的后代有兄弟四人闯关东来到辽南复县,分三处拓荒务农,村便是其中之一.到了伪满时期,村已十分富有,并设有炮楼养枪护村.后村族长遭'胡子'绑票,并被勒索数万现大洋而导致家道衰落.1930年代以后,村同其他中国村庄一样经历了大体相同的发展过程.

  • 标签: 吴村 民间信仰活动 灶神 祭祀仪式 画像
  • 简介:<正>近年来解释“龙”之渊源的不乏其人。或说是蛇(蛇图腾);或说是大蜥蜴(蜥蜴图腾);或说它是鳄鱼,而且是我国独有的扬子鳄(鳄图腾)。更有的说它实在是蛇与鳄“混织”而成的一种两栖物,笔者认为上述诸说虽各有所近似,但都还不够精当,现谨刍议如次。先让我们来看看古籍上是怎样载明的──第一类:龙,作“宠”、“和”解,如《诗·酌》、《诗·长发》、《诗·蓼萧》中,此一类姑置勿论;

  • 标签: 起源 蛇图腾 扬子鳄 渊源 古籍 氏族
  • 简介:、越、楚贵族墓地在地相继发现,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关于发掘简报中墓葬时代及其国属问题仍值得商榷。经实物论证及对照文献资料分析,结论为:有争议的真山大墓国属应是吴国贵族墓;鸿山贵族墓地应是战国中期,而不是战国早期。

  • 标签: 吴地 吴真山大墓 越鸿山墓地 楚小真山墓地
  • 简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联系新公布的材料,可以认为:"举"是"举荐";"举"的目的是举"私学"某某成为吏;"私学"是秦汉"学吏制度"的延续,被记录在"黄簿"中,表示"学吏者"的身份,能够被举荐为吏。在未被举荐前,"私学"以"白衣"的身份居住于丘,在被推荐任吏后可能会迁移住处,但似乎仍然保有"私学"的身份,并可以被进一步举荐。

  • 标签: 走马楼简牍 学吏制度 举私学 黄簿
  • 简介:<正>1982年2月下旬,上虞县江山乡南穴村村民在建房时,发现一座古墓,本所闻讯后,立即派员对该墓进行发掘清理,墓葬编号为上M84,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型制墓为券顶式砖室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长3.72、宽1.26、残高0.92米,墓向202度(图一)。墓壁以四顺一丁的结

  • 标签: 吴墓 发掘简报 江山 腹径 色釉 底径
  • 简介:执莲童子是宋代的玉雕中流行的一种造型,为一类风俗题材玉雕,可称"莲孩"。本文探讨了宋代这类玉雕的起源和定名。

  • 标签: 宋代 莲孩玉 起源 定名
  • 简介:1980年秋天出土的江西高安窖藏二百多件元代古瓷珍品中,有六件元青花梅瓶婷婷玉立,风采迷人,令无数慕名前来观赏者为之倾倒,著名中国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称其为元瓷极品,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弥足珍贵,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和收藏价值。

  • 标签: 出土 古瓷 古陶瓷 元代 收藏价值 专家
  • 简介:<正>丹徒下湖遗址,位于沪宁铁路三山车站南约2.5公里处,西北距镇江市约13公里(图一).下湖,平面略呈葫芦形,南接丹阳县中心河,北连上湖.下湖原与上湖同为一体,后由大坝将两者隔开,有利于保持等差水位.环湖一周,有下东沟、西因、前韦、前后庄泉、池家坝、两湖、倪家等村庄围绕分布.该湖南北长约2000、东西最宽处约400米,若连同上湖的面积共有百万平方米以上(图版叁.1).湖底近平,中部稍高,海拔高度约7米左右,内长有芦苇和水草.湖岸的东、北、西三面是缓坡高地,西北面并与宁镇丘陵的余脉相连,整个地貌呈北高南低之势,其南为地势稍低的丹阳练湖平原.考之,所谓上、下湖以及丹阳练湖,它们最早的成湖时间大约是六朝初期.史载“晋时陈敏为乱,据有江东,务修耕织,令弟谐遏马林溪以溉云阳(今丹阳),亦谓之练塘(湖)”.可证以上三湖在形成之前,原都是丘陵高地之间的大小平地.该遗址发现于1980年春.当时,丹徒

  • 标签: 吴文化 遗址 丹徒 鼓座 楚文化 湖熟文化
  • 简介:<正>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日本京都大学的考古学教授林巳奈夫先生,其成就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突出的。他在中国青铜器研究上的显著成绩足以使专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中国学者汗颜。八十年代以来,他除了仍致力于中国青铜器的探索外,其精力逐渐转向了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所谓中国古是指汉代以前的玉器,内容丰富而庞杂。经过十余年的钻研,他在此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这一成绩又是如此突出,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十余年来,林巳奈夫先生勤于探索,于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多有创获。他的这些成果都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相继刊载于日本京都大学的《东方学报》等杂志。由于跨越时间较长,查找起来颇为不便。1991年,作者将已发表的重要论文辑成《中国古的研究》一书出版(《中国古研究》<日>,本吉川弘文馆,1991年,600页),大大方便

  • 标签: 玉器研究 古玉 中国古代 东方学 中国青铜器 山东龙山文化
  • 简介: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姓的渊源由四大支组成:姜姓、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

  • 标签: 十大 华人 百家姓 《东方杂志》 吴姓 史学家
  • 简介:<正>最近,我读了李良同志所著《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下面简称“李书”)一书之后,不禁有鲜葩濯春耳目一新之感.李书的主要特色,我觉得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在世界文化演进的宏观背景中考察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从民族性与时代性两个方面检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准确地把握了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脉搏.落后是中国近代招致屈辱的根源,也许可以说,在世界进入近代之前的很长时期内,中国曾经是最强大最文明的国度.但自从17世纪中叶之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大致相仿而又缺乏联系的世界,迅速分裂为西方工业文明和非西方农业文明二大体系.比东方落后的非洲、美洲等首先被征服,

  • 标签: 李良玉 近代知识分子群体 新书 民族性与时代性 中国近代 近代社会
  • 简介:<正>明末清初,蓝瑛开创的“武林画派”和以龚贤为首的“金陵画派”,崛起东南艺坛,声望称誉一时.这两派不仅在画风上存在着密切联系,而且两派中某些画家还有过直接的艺术交往,宏、冯仙湜等八家合作的《冈陵祝寿图》轴,便是极为难得的实物例证.一1978年3月,这件作品曾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古代绘画联展》中展出,绢本,设色,纵226.9厘米,横98.5厘米.全图布局缜密,冈峰层叠,以略带斧劈皴为主,近似蓝瑛自称的所谓“仿李希古”的笔法.瀑布流泉,生动有致.溪桥上山腰中有几位点景人物,神态悠闲.矫松苍健,笔力雄伟,尤近“武林画派”特

  • 标签: 金陵画派 冈陵 武林 画家 图绘 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