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江苏省镇江市马迹山遗址是宁镇地区典型台形遗址,遗址使用时间较长,时间范围从龙山时代末期至两周时期。遗址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共发现47个灰坑、13座房址、1座墓葬,出土了一批器物。马迹山遗址发掘,丰富了宁镇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内涵,并为探寻宁镇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起源提供了珍贵资料。

  • 标签: 镇江 马迹山遗址 台形遗址 龙山时代末期至两周时期
  • 简介:<正>在我国先秦时代,中国内陆南北文化曾出现过两次大合流,其显著标志就是《诗经》流传和《楚辞》诞生.说到《诗经》,我们不会忘记孔子所作贡献.这里有必要巡视一下孔子国文化观.孔子一生以恢复周礼为能事,提倡以“仁”为中心,由周天子来一统天下政治主张.他不仅有过“乘桴浮于海”畅想,也有过“四海之内皆兄弟”胸怀.一部《论语》不仅标明了孔子政治观,同时也包含着儒家文化创始人在“夷夏”文化问题上开明倾

  • 标签: 屈原作品 南北文化 楚国 楚人 《诗经》 《天问》
  • 简介:<正>以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师大教授张紫晨为团长中国学者考察团一行十人,于去年12月1日至15日在日本进行农耕文化调查和学术交流。这是中日两国民俗学界首次大型合作项目“中日农耕文化比较研究”,继三月份在我国江浙联合考察之后第二阶段活动内容。中国学者首先在关东地区千叶县佐仓市和茨城县牛久市考察,然后到冲绳岛中部西侧读谷村地区作乖点调查。根据课题分工、考察团分为若干小组,深入座

  • 标签: 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学者 中国民俗学 考察团 合作项目 农耕文化
  • 简介:太平天国援军北伐败亡是太平天国一重大损失,它直接影响了以后整个战局,文章对这重要事件史实作了全新考证。

  • 标签: 太平天国 北伐 援军
  • 简介:南海神庙是中国古代祭海场所,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1415年了。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庙中举行祭典,同时历代还封了许多称号给这座神祗。中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现在就只有这一座留存了,它当然地成了中国第一大海神庙。南海神诞现在已是广州市每年一届民俗文化节,从2005年恢复祭海活动以来,今年是第五届,也是五年一大祭大节,人山人海热闹场面在广州黄埔已连续了好几天,“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风俗在广州又兴起来了。

  • 标签: 南海神庙 广州市 中国 文化节 古代 历代
  • 简介:<正>参加工作以后,我多次到过洞庭东山。每次都为这里鳞次栉比明清建筑所吸引。这些第宅建筑,从规模到装銮,都远远超过明洪武二十六年礼部颁布庶民庐舍规制,而达到一品、品官府第建筑规模。

  • 标签: 东山 明清 繁荣原因 探析 物产 礼部
  • 简介:<正>经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旅游节于7月17—21日在青岛市举行。本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事业,提高人精神境界和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服务。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旅游节与96青岛(市南)海之情旅游节同时进行,开幕式于18日晚在青岛市体育馆举行。青岛市市南区区委副书记张清云主持,文化部原代部长、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组委会主任周巍峙宣布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青岛市市南区区长王宝琪在大会上致词。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第一场文艺演出,应邀来青8个少数民族文艺团队和彭丽媛、克里木夫妇、潘长江、赵保乐等表演艺术家以及青岛市市南区业余文艺工作者同台演出了精彩文艺节目。

  • 标签: 文化旅游节 中国民俗 青岛市市南区 民间艺术家 民俗文化 少数民族
  • 简介:群众文艺在群众文化工作中起到突出作用.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促使了群众文艺不断快速发展.在新常态下,群文工作是担负着繁荣群众文艺重要而光荣一项任务.本文分析繁荣发展群众文艺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希望本文为群众文艺发展及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提供研究参考及借鉴.

  • 标签: 繁荣 群众 文艺 文化生活
  • 简介:1928年发掘殷墟揭开了用考古资料探讨中国早期文明序幕。但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展开,可以划分三个阶段:早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研究热潮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新进展与新问题阶段,2000-2011年。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开展文明起源研究主力军只能是考古学,田野考古才是解决问题关键。对国外考古学研究文明起源成果缺乏深度了解也阻碍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深入进行。目前已有学者自觉地认识到要主动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探源工程,相对而言在专项研究上,容易得出新认识,可是在宏观上做总结性概括则有待不断地解读、探索。

  • 标签: 中国文明起源 研究 回顾 思考
  • 简介:可以说,近300年来,除了中国世代流传孔子理念,在大洋彼岸,始终存在着一个"美国孔子"。在当代,无论有无关联,都爱冠上一个"子日"。如果回溯历史,在很长时间里,西方世界对孔子了解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16世纪,传教士利玛窦第一把中国文化中孔子形象介绍到了欧洲,随后又传到了美洲大陆。1735年一份《纽约周报》上,刊登了一封两个版篇幅读者来信,介绍中国人对孔子尊敬和信仰,

  • 标签: 孔子形象 美国 人眼 中国文化 西方世界 16世纪
  • 简介: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因此,就连一些节气,也是与龙相关。如这一天,从农历节气上说,本来是春分,即使这一天不是春分,前后也不差一两天。但是,在中国人看来,除了是春分节气之外,还有一个说法,这就是“,龙抬头”。

  • 标签: 风俗 龙的传人 中国人 节气
  • 简介:又称“龙抬头”、”青龙节“、”春龙节”、”龙头节”、“兴龙节”等,节期在惊蛰前后。“惊蛰地气通”,随着土地解冻,冬眠昆虫,动物日渐活跃,

  • 标签: 抬头 惊蛰 土地
  • 简介:刘勰论民间文学,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热点问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民间文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兴起,便开始有人探讨《文心雕龙》中民间文学思想问题。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民间文学复兴和繁荣,刘勰民间文学论也得到了新一轮热烈探讨。有的学者认为刘勰不仅肯定了神话、歌谣、谐辞、隐语、谚语等民间文体,而且进一步揭示了民间文学的人民性、斗争性.

  • 标签: 民间文学 刘勰 民俗 《文心雕龙》 六十年代 思想问题
  • 简介:美国博物馆中拥有丰富教育资源,任何年龄各种职业观众都可以享用。按照教育资源使用群体不同,分为中小学、大学和成人三大组别,每一组有各自特殊项目或课程。博物馆作为非正规教育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的藏品、科研和人员优势,从基础设施、人员配置、陈列展览、项目开发等多方面为观众提供接受教育机会和条件,超越了学校教育资源局限,成为校园之外最重要教育场所。博物馆教育职能受到普通民众认可和接纳,达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目的,扩大了博物馆在社会上影响力。

  • 标签: 美国博物馆 教育资源 社会价值
  • 简介:2012年5月20日至23日,"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召开,与会数十家学术机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近年来有关文明起源阶段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以考古发现进行文明进程新研究"、"多学科结合在文明探源研究中运用"、"考古学、科技研究与文献历史学间关系探讨"以及"对文明起源研究理论问题探讨"等五个主题进行了充分研讨,交流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来科研成果,汇报了考古工作新进展及多学科交流所开创文明起源研究新局面,有效推进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深入开展,推动文明研究迈向新高度。

  • 标签: 中国文明起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考古学 多学科
  • 简介:<正>只要翻一下近几年报纸出刊,就会发现一组贯穿于史学、哲学、文学、政治经济学各界思考题:为什么中国会发生那场史无前例十年动乱?为什么封建社会得以在这块土地上延续二千年之久?为什么一个曾在历史上遥遥领先于世界民族近代变得这样落后?为什么中国现在正在进行改革这样举步维艰?妨碍中华民族前进阻力在哪里?反思结果,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射向了一个焦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学在我国,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科学。说它太老,是因它研究对象是人

  • 标签: 民间文学研究 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 思想观念 现代化
  • 简介:本刊广东文化网讯2012年6月,广东省“中国文化遗产日”——东莞石龙镇第二届“中华龙民俗文化节”闪亮登场。今年石龙镇龙文化节好戏连场,创意龙灯、收藏珍品展、龙舟竞赛等给广大民众带来文化盛宴,历时近两月“龙舞盛世”龙舞,

  • 标签: 文化遗产日 广东省 东莞 中国 广东文化 文化节
  • 简介: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存在形式。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并不以为口头文学为“文学”,致力于将当时民间口头文学书写为书面文学。至今,仍有许多民间文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一转化工作。在过去,广大民众不识字,不能运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他们从事文学活动只能停留在口头语言层面,民间文学只能在口头创作、口头交流。书面语言普及以后,民间口头文学能否持续下去呢?民间文学口头语言范式有什么特点呢?谈论民间文学范式,应该在口头语言层面上进行。这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民间文学 口头语言 民间口头文学 口头交流 文学工作者 书面文学
  • 简介:"山姥"是日本流传较广一个民间传说,但在日本现代女性作家作品中,"山姥"已不再是传说中"栖息在山中老女"形象,而是对具有某些山姥特质女性解构之后而形成崭新富于理性思考女性人物形象。现代社会中"山姥",大都是遭遇人间不公,饱受生活磨难女性。她们是现代社会既有制度和世俗凡尘受害者,其最终命运往往是被世人当作禳灾辟邪牺牲者而被供奉于人间道德"审判台"上,从而成为夫权专制社会罪孽救赎者。

  • 标签: 日本 山姥传说 女性文学 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