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一、票号起源及发展票号亦称“票庄”。因其主要业务为汇兑,又称“汇兑庄”,因多为山西人经营,故又称“西帮”,而外国人则称之为“山西银行”。

  • 标签: 山西票号 山西人 外国人 汇兑 银行
  • 简介:2003年,在辽宁省朝阳市纤维厂原址基建工地发掘17座唐代墓葬,均为砖筑单室墓,墓向朝南,排列紧密有序。其中5号、8号、9号墓各出土墓志一合,墓主人分别为孙忠、孙则、孙道,证明此处为孙氏家族墓地,此墓地是辽宁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家族墓地。三方墓志记述了墓主人生经历和唐征高丽等历史事件,补正了史书阙漏讹误,是唐朝早期对少数民族逐渐加强管理的实物证据,为研究唐代营州的军事制度和民族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对以上三方墓志进行了释文和断句,并依据墓志理清了孙氏家族谱系。同时对墓志所涉及的人物孙则、孙道、孙忠、孙会等人的官职及相关问题,结合文献记载进行了研究。文中还对墓志中涉及的唐招慰延陁、唐太宗征高丽、程名振击高丽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营州军事制度进行了考证。

  • 标签: 辽宁 唐墓 营州 军事制度 孙氏墓志
  • 简介:笔者藏有一张湖北省银行的普通支票.但支票上的货币称谓却非常特殊。常见的有银两、银元、国币、法币等,此张支票上的货币称谓却是“申钞”。“申钞”倒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货币呢?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流通使用的呢?原来.它曾与遍及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国内汇兑业务-“申”有关。“申钞”它不是一种货币.却能象货币那样在市场上自由兑换、流通。

  • 标签: 历史 汇兑业务 自由兑换 货币 支票 湖北省
  • 简介:2009年10月,为配合多伦县宗寺保护规划与主大殿修缮工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寺主大殿基址上层堆积进行了考古清理,并对其西南角进行了解剖,发掘出土少量残铁器、小块残建筑构件、铜钱及陶器等,现将清理情况纪要如下.

  • 标签: 多伦县 汇宗寺 考古发掘 修缮工程 文物考古 考古清理
  • 简介:著名钱币收藏家渠川先生因病不幸于1992年4月8日逝世。1979年春,他首先响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加强历史货币工作的号召,捐献了全部钱币藏品,为开展我国钱币研究事业作出了贡献.

  • 标签: 钱币收藏 人民银行总行 研究事业
  • 简介:一、翁树培与《古泉考》自有清乾嘉以后,钱币的收藏和研究在士人之中蔚然成风,形成了泉学的一个高潮期,这一时期为中国钱币学的形成.为中国钱币历史发展面貌的揭示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高潮中,翁树培属领军人物之一,其所著《古泉考》一书当列于极有影响之钱币著作而无愧。

  • 标签: 《古泉汇考·六朝》 翁树培 古钱币 历史文化
  • 简介:2013年9月,恰逢华夏古泉网在九华山庄举办泉友聚会,并进行泉学研讨,泉届前辈、新秀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续斋古稀寿泉集拓》的首发(北京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印量800册),那一天正是癸巳年的重阳节,使得为年届古稀的钱币学大师戴志强祝寿这一出版主题更为贴切。翻开此书,均是当今泉界名家提供的珍稀、心爱的历代古泉拓本,洋洋大观七十品,均有出品人朱红钤印。

  • 标签: 北京出版社 九华山庄 重阳节 戴志强 钱币学 聚会
  • 简介:古往今来,桦树皮文化与我国东北地区鄂伦春等渔猎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并伴随着他们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他们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以桦树皮手工艺品为代表的当代桦树皮文化,必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新的光彩。

  • 标签: 桦树皮文化 鄂伦春族 森林 历史条件 中华民族文化 渔猎民族
  • 简介: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市丰都县南墓群会仙堡、祠堂堡、水井湾、吊脚崖4个发掘点共发掘墓葬33座,墓葬形制分为土坑墓、土坑一砖室复合结构墓和砖室墓三类。出土器物丰富,主要有陶器、釉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以及少量银器和玉石器,另外还出土了大量铜钱。墓葬时代大体可分为西汉、新莽、东汉和六朝4个时期。各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有所不同,其中土坑墓的年代为西汉至新莽时期,土坑一砖室复合结构墓的年代为东汉早期,砖室墓的年代从东汉至六朝。

  • 标签: 重庆市丰都县 汇南墓群 汉代 六朝
  • 简介:中国历史教科书将翻开新的一页,因为新的夏商周三代年表公布了,它将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229年.

  • 标签: 夏商周 框架 年代
  • 简介:讲文物的有用性,似乎起点太低。但只要看一下在定海古城保护和建设问题上,数十家媒体与地方政府的“对峙”;看一下陕西、浙江等地在发展旅游经济涉及文物保护时,数十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紧急呼吁,我们就有理由从起点开始清算文物的功能——文物到底有什么用,该怎么用。

  • 标签: 文物功能 旅游经济 文物保护 经济价值 经济效益 历史文化
  • 简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博物馆与市场化”、“以人为本”、“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与公众”等成为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博物馆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吸引公众,融人社区,树立形象,维持生存,更好发展,完成社会赋予它的使命。这归根到底取决于博物馆能否用自己的独特手段吸引公众。对此,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博物馆的定义,对博物馆的诸功能进行评价。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审美功能不仅是博物馆的功能之一,而且由于它在其他功能实现中所起的独特作用,使得审美功能成为博物馆的核心功能

  • 标签: 审美功能 博物馆 心功能 九十年代 以人为本 独特作用
  • 简介:十四所测年代与实际日历年常有误差,所测3000年以远的标本,常短10%左右的年代。树轮校正的实质是使偏近的十四年代复原。石家河文化早期的时间当为3000B,C~2300B.C.,石家河文化晚期(或称后石家河文化)约为2400B.C~1900B.C.。石家河文化早、晚期大约有100年的过渡期。当一些地方进入后石家河文化时,另一些地方仍处在石家河文化阶段。

  • 标签: 碳十四测年 石家河文化 后石家河文化
  • 简介:(BC)可以被用于研究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的定居点、农业和环境中研究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放射性测年考古的最重要研究对象。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黑颗粒难以获取。沉积物样品中BC的测定或简单获取通常通过化学氧化与氢氟酸浸出相结合进行。然而,这种方法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无法确定氧化引起的损失量,以及氢氟酸具有一定危险性。

  • 标签: 样品 考古 测量 地层 土壤
  • 简介:  作为人们终身教育课堂的博物馆,其美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国内外现有博物馆来看,大致可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型.在博物馆的展览中,如何把大自然神奇创造的自然之美和人类发展历程中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成就之美,科学、形象地挖掘并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是各种类型博物馆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是博物馆由早期的对"物"的重视,转向当前对"人"的关怀的时代要求.本文主要从博物馆本身应有的美育功能方面作一粗浅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以就正于广大有识之士.……

  • 标签: 博物馆美育 美育功能
  • 简介:通过对盘状器相关遗物命名的梳理,本文将论者对其功能分歧归为两大类:工具或毛坯。由于持“毛坯”功能论者找到了系列相关证据,因而更具有说服力,所以我们认为绝大部分“盘状器”应为环(玦)类毛坯。同时我们也探讨了考古研究中如何确定某件盘状器是否为环(玦)类毛坯,对一些可能存在的误解做了简单的说明,

  • 标签: 盘状器 环(玦)类毛坯
  • 简介:利用考古系列样品的十四测年方法,就是把田野考古的层位和文化分期的相对年代序列转换为精度较高的绝对年代序列,从而定出考古事件的日历年代,使误差缩小。此法虽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仍需做进一步的说明。

  • 标签: 田野考古 文化分期 夏商周断代工程 年代 重要作用 事件
  • 简介:帛画是楚汉时期楚文化流行地区及受楚文化影响较大地区丧葬礼仪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画幡,文献中未见有对其名称的明确记载,马王堆汉墓遣策中所称的“非衣”只是帛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称谓。楚地帛画与中原地区的铭旌从图像形式上来说是源于各自文化系统所固有的信仰意识,由于两地在不同时期死亡观念的不同,因此帛画在丧葬礼仪中所起的功能也不相同,帛画的主题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内容表达方式。

  • 标签: 帛画 功能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