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正>“阿伦斯”,又作“姥弄苏木”、“鄂伦苏木”、“敖伦索”,系蒙古语音译,意为“许多庙宇”。阿伦斯古城,俗称“赵王城”、“五英雄城”.其遗址位于北纬42°,东经110°.行政区划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古城座落在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东北约30公里、黑山西侧的南缓坡上。南临艾不盖河,

  • 标签: 古城遗址 内蒙古 百灵庙 乌兰察布盟 达茂旗 蒙古语
  • 简介:<正>江陵李家台四号楚墓的一件漆盾,形制规整,盾身绘以装饰图案和以鸟为主题的写实画,为历来楚墓出土的盾之冠。盾反面在饰有龙纹装饰的大部空白处,绘群鸟集游,孔雀是其中主要的鸟群。作者用青绿、黄、红等色和绘画技巧,表现了五种不同的鸟类形态,特别是以匀细线条和泼辣简炼的笔法,绘孔雀身着翠绿色,头饰长寸毛,细颈、隆背和闪尾开屏展现光耀的羽毛和钱形斑纹的特征,无不具有真实生动、活泼之感。群鸟分别以行走姿势身朝不同的方

  • 标签: 面分析 装饰图案 孔雀 绘画技巧 纹装饰 类形态
  • 简介:<正>新都战国椁墓(以下简称新墓)是目前四川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年代较早、规模较大、出土遗物较丰富的一座墓葬,它体现了多种文化因素,对于研究巴蜀文化与其相邻文化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一墓葬出土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重视,已发表不少文章,着重探讨了它与楚文化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对新墓是一座“比较典型的楚文化墓葬”这一观点,未敢苟同,并试作以下论述,以求教正。

  • 标签: 文化因素 楚文化 墓葬 木椁墓 中原地区 巴蜀文化
  • 简介:<正>1990年5月,内蒙古文化厅派我和李逸友先生陪同日本国泛亚细亚文化交流中心会长江上波夫、理事长森住和弘一行五人,到阿伦斯古城遗址考察.阿伦斯古城遗址,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东北约30多公里处。据有关文献及《王傅德风堂记》碑文记载,阿伦斯古城为元代的赵王城,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 标签: 古城遗址 内蒙古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址 乌兰察布盟 考察
  • 简介:论山西元代以前构建筑的保护杨子荣(山西省文物局)中国的古代建筑,以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由台基、梁架、屋顶三部分组成,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和平面的组群,形成了中国建筑独特的体系,在世界建筑...

  • 标签: 木构建筑 杨子荣 歇山顶 面阔 晋东南地区 广胜寺下寺
  • 简介:2001年7月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了边疆中心新疆调查队(分矿冶遗址调查小组和玉器调查小组)。其中矿冶遗址调查小组由社科院考古所李肖博士、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队库尔勒工作站郭物硕士与成都市文物工作队唐飞三人组成。小组于8月1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自治区达库尔勒工作站,翌日赴库车展开本次调查工作。

  • 标签: 遗址 考古研究 文物考古 玉器 库尔勒 边疆
  • 简介:1370年4月在中亚河中地区的撒马尔罕,自称成吉思汗继承人的帖儿建立帖儿王朝,自称汗王.王朝相继击败东西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金帐汗国、花拉子模、印度、奥斯曼帝国等,成为仅次于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强国.帖儿后裔为争地盘相互残杀,1506年遭乌兹别克人摩诃末·昔班尼侵略,王朝土崩瓦解,历136年.帖儿长期发动侵略战争,对中亚地区丝绸之路破坏极大,其后裔也曾重视科学文化,不断修复破坏,但终因多年战乱使王国实力较弱.

  • 标签: 后裔 成吉思汗 丝绸之路 金帐汗国 蒙古帝国 钱币
  • 简介:文章对现有的理论模式进行反思,对中国古建筑构架的几种类型的在历史演进中的关系提出了假说:从干栏式到地面的穿斗式是构架自然的发展序列,具有普遍性.官式建筑的产生和秦汉以来高等级建筑采用井干式与多层楼阁有关,并受到穿斗式的影响.抬梁式是官式建筑发展的结果并反过来影响了南北方的民间建筑.

  • 标签: 古建筑木构架 历史演进 官式建筑 多层木楼阁 穿斗式
  • 简介:1370年4月在中亚河中地区的撒马尔罕,自称是成吉思汗继承人的帖儿①战胜了曾共同起兵的同盟者艾米尔·忽辛以后,建立了帖儿王朝,自称为汗王。他所创立的帖儿王朝先后击败了东、西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金帐汗国、花拉子模、印度、奥斯曼帝国,成为仅次于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一大强国。由于他的后裔为争夺地盘而互相残杀,治国无方,1506年遭到乌兹别克人摩诃末·昔班尼②的侵略,帖儿王朝历经136年就此土崩瓦解。

  • 标签: 成吉思汗 金帐汗国 蒙古帝国 同盟 钱币 争夺
  • 简介:<正>在江油市文管所,保存着13本王右烈士在日本学习时使用的讲义。这13本讲义是现存的王右烈士遗物中的珍品。王右烈士是四川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巴山蜀水革命的播火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他早年投身革命,把整个生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自己却始终保持着清贫、节俭的作风,因此遗物极少。根据王右烈士的大女儿,江油市政协委员王松英的回忆,王右烈士1887年

  • 标签: 讲义 编述 历史的见证 日本学 法学博士 遗物
  • 简介:9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库吐喇千佛洞及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第二阶段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分别代表双方签字。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公使井出敬二出席了签字仪式。

  • 标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签字仪式 合作协议 第二阶段 修复工程 石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