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澳门博物馆座落于澳门的心脏,葡萄牙人登澳最早的落脚点——大炮台上。1565年耶稣会士开始在澳门定居,他们选中了能俯看内港的大炮台山,在那里兴建了炮台、神学院和教堂,这就是俗称的大三巴。大炮台的兴建整整用了9年的时间,1617年动工,1626年竣工,占地2000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与城市的围墙连接。

  • 标签: 澳门博物馆 展览工作 陈列内容 建筑设计
  • 简介:“观澜于镜海,水波不兴欤?心澜涛天欤?”2009年2月27日至3月22日,在即将迎来建国甲子之庆之时,适逢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澳门艺术博物馆与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镜海观澜——澳门艺术博物馆藏澳门美术作品展”。该展选取自19世纪以来澳门多个时期,不同种族、流派、观念的美术作品,连同内地专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的创作,共300余件,呈现100多年来在中西文化冲击下澳门美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的风采。

  • 标签: 艺术博物馆 美术作品 澳门 馆藏 回归祖国 中国美术馆
  • 简介:澳门自1906年正式发行纸币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在此期间,正式发行的纸币版式繁多,而相应的样钞版式则更多。目前关于澳门样钞的系统性研究仍然非常少见,然而对于样钞的研究梳理无疑是对澳门纸币发行史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根据近年来所搜集的各种资料,尝试对澳门早中期样钞的版式作一初步归纳,期望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 标签: 澳门 版式 中期 纸币发行 抛砖引玉 系统性
  • 简介:朱大仙信仰及水面醮是澳门渔民的一种民间信俗。朱大仙信仰只在船上进行膜拜,打醮活动具浓厚宗教礼仪祭祀色彩,并包含了仪式和节庆的内涵,代表了民族文化多样性中,澳门和香港渔民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是澳门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年6月笔者在本刊发表的《澳门朱大仙水面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文的姊妹篇,本文为朱大仙水面醮活动各环节过程的详尽纪录及人物访谈,是民俗文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 标签: 朱大仙 水面醮 祭祀 澳门渔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二十年前在某外人处买得“澳门广东全省文会元进士何记荣利全”银票一张。票系直型,长220、宽118毫米。票的上端横书二行“澳门广东全省文会元进士”。其下为一长方形边框,框内上面横书二行“何记荣利全”。其下右边起第一行直书“率卷德厚×定到”字样,并盖有现银等字的朱章壹颗。第二行直书“索字号该银壹大员”,在“索”字上盖有一圆形朱章。

  • 标签: 澳门 荣利全壹大员票 形制 中国 流通范围
  • 简介:10月20日至30日,桂林博物馆精心推出的漓江绘画论坛系列活动,“当代百家画桂林”赴澳门展出。

  • 标签: 当代 桂林市 绘画展览 澳门
  • 简介:澳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上的一颗明珠,由三个小岛组成,由北至南依次为澳门岛(MACAU)、氹仔岛(TAIPA)、路环岛(COLOANE),它们各有标志性建筑,澳门岛上有历史留下的大三巴和年轻的观光塔,在塔下盛开着那朵金光闪闪的盛世莲花;氹仔岛上新建了澳门腾飞的起点国际机场;路环岛的路环高顶上矗立着妈祖立像。

  • 标签: 澳门博物馆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澳门艺术博物馆
  • 简介:沈庆林先生,国际博主席先生,各国委员会主席先生们,尊贵的来宾,新朋老友们。今天能够有机会在国际博亚太地区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与诸位见面感到非常荣幸。我环顾四周,看到许多同事花费甚多,长途跋踄,来此参加这一重要议题上的思想交流。这一事实胜过千言万语,完完全全地解释了国际博的实质,即关心博物馆的人们相互交流。当然,国际博远非如此简单,而且它自1949年成立之日起就在各国和国际保护我们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决策中起着

  • 标签: 太平洋地区 主席先生 新朋老友 沈庆林 远非如此 博物馆学
  • 简介:日前.国家博物馆联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协作成立了隶属于国家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的新疆遥感考古工作站。新疆遥感考古工作站以其所在区域的特殊性和文物考古工作的多样性而成为国内领先的文物考古数字化、信息化基地,2011年国家博物馆将在遥感考古工作站这一科技平台的基础上

  • 标签: 遥感考古 文化部 文物考古工作 国家博物馆 站点 联合实验室
  • 简介:广州市文化局受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的邀请,委托广州博物馆承办了一个名为《清水月韵——荷花题材文物展》的专题展览,于6月24日下午6时在澳门的一个赏荷圣地卢廉若公园春草堂开幕。出席剪彩的嘉宾有外交部副特派员吴红波先生、中共广州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李小勉女士、

  • 标签: 博物馆 文物展览 荷花题材 澳门
  • 简介:<正>任二北先生校集的《敦煌校录》(简称)《校录》),自一九五五年出版以来,历时已三十余年。此书之问世,正如校者言,并非定本,但却集录了敦煌词曲五百四十五首,为研究我国文学史,尤其是词学史,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校者曾据罗振玉《敦煌零拾》、朱祖谋《疆村遗书·云谣集》、许国霖《敦煌杂录》、刘复《敦煌掇琐》、冒广生《新(?)云谣集杂曲子》、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北京图书馆钞敦煌卷子、郑振铎《世界文库》或《中国俗文学史》、卢前《敦煌文钞》、周泳先《敦煌词掇》、唐圭璋《敦煌唐词校释》及《云谣集杂曲子校释》、傅芸子《敦煌俗曲之发现及

  • 标签: 敦煌文书 敦煌卷子 校释 校录 敦煌遗书 王化
  • 简介:<正>敦煌词发现以来,我国学者对它的蒐集、校录、注释和研究,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九五○年一月出版的王重民饺辑的《敦煌曲子词集》,是关于这方面敦煌资料的第一本集子。它的出版拓展了文学史研究的领域。随后任二北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出版的《敦煌初探》和一九五五年五月出版的《敦煌饺录》(简称《校录》),更全面的校录了这方面的资料,更深入地研究了这方面的作品,使敦煌词曲的整理研究工作前进了一大步。然而,关于敦煌词曲的考释和研究工作,在过去既得成果

  • 标签: 敦煌词 校录 我国古代 敦煌写本 曲子词 抄本
  • 简介:10月2日至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二十届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在韩国汉城召开。本届国际博历史上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105个国家的1500多名与会代表。

  • 标签: 大会 国际 亚洲国家 协会 世界 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