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阳城犁镜是中国传统铁范铸造硕果仅存的活化石.本文依据作者的调查研究成果,对犁镜冶铸工艺及其历史沿革作了全面的剖析与总结.

  • 标签: 铁范 阳城犁镜
  • 简介:一、引言民间收藏又称私人收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收藏品类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收藏范围主要集中在与民众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历史类文物及一些极具标识性、纪念性的物品方面.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民间收藏之风日甚,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收藏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闲暇生活,这更令当代的私人收藏品迅速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诸如筷箸、钟表、磁卡、锁钥、烟标、纪念章等公共博物馆一般不予收藏、但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的物件,都成为民间收藏者们垂青的对象.人类社会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电脑网络的影响日渐深入,博物馆数字化、藏品信息上网已然成为全球博物馆界的共识.民间收藏品虽不尽然是文物,但却是社会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借助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使其信息资源得以全社会共享,则必然极具社会意义.

  • 标签: 民间收藏 闲暇生活 私人收藏 历史 收藏品 活动
  • 简介:沁水县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北,沁河中游。舜帝,又称虞帝,是德政文化的始祖,《尚书》称誉“德自舜明”,《史记》亦誉“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耕历山是沁水流传的一个古老传说,以历山舜王坪、舜帝庙为基点,在附近的几个乡镇形成了以舜帝庙为依托的舜帝文化崇拜现象。本文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及舜帝庙现存碑刻为依托,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整理,主要对沁水现存重要舜帝庙宇的建筑历史、布局形制等进行粗浅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沁水县 舜帝庙 研究
  • 简介:通过开展系统性区域考古调查,全面掌握了牛河粱遗址内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重点分析了红山文化的生活遗存与礼仪建筑的分布规律,通过与大凌河上游和赤峰地区的对比,揭示出牛河梁遗址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红山文化的祭祀中心.

  • 标签: 牛河梁 系统调查 祭祀中心
  • 简介:为了有效解决广东地区大部分基层文博单位藏品库房的环境达不到安全收藏文物的技术要求诸问题,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访谈以及电子邮件反馈等调查方式,对广东地区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地区大部分基层文博单位藏品库房的环境达不到安全收藏文物的技术要求,漏雨、潮湿、虫蛀、长霉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文物藏品的保存、保护极为不利。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目前广东地区气候环境和各文物收藏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立区域集中库房;二是研发自动调湿环保微环境装置。

  • 标签: 广东 博物馆 集中库房 自动调湿 环保 微环境
  • 简介:研究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在古籍纸张分析检测中的可行,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构建100个纸样的p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碱储量4项指标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纸样p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的预测值跟实测值相关性较好,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对碱储量的预测值有一定误差,但能够满足参考性要求。实验结果证明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珍贵文献纸张进行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 标签: 古籍纸张 近红外 预测模型 无损检测
  • 简介:“圆觉经变”窟,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处宝顶山大佛湾摩岩造像的南岩西段,刻于南宋,是宝顶山摩岩造像中最大的一窟,也是大足石刻中最大的一窟。对于该窟刻石,古今学者研究甚众,但限于条件,至今无一如实全面著录该窟的著述面世。为使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该窟刻石,现将我们的调查研究书于其后,请方家教正。

  • 标签: 造像 刻石 大足石刻 古今 南宋 学者
  • 简介:博物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文化设施,是保存国家文物及各种资料,反映国家文明程度和教育人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博物馆建设同其他文化设施建设一样纳入国家宪法,并把博物馆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上海 “证券博物馆” 精神文明建设 证券市场
  • 简介:此展览围绕。对话式设计“这一主题.对gmp建筑事务所全球范围内的建筑观念进行了梳理.通过阐明设计理念的草图与建筑图纸,以三维体量表达设计构思的建筑模型以及记录落成建筑的实景照片和影片.展现gmp建筑事务所在亚洲、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建筑作品。

  • 标签: 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理念 GMP 对话式 作品展 实景照片
  • 简介:我对河西水陆画的专注始于1994年。十年来,在甘肃文物局和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八次深入河西各县市博物馆调查水陆画的收藏情况,现已基本摸清了河西水陆画的收藏数量和保存现况。

  • 标签: 河西 敦煌研究院 敦煌学 文物 简述 收藏
  • 简介: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的长城烽燧燃放点遗迹的实地调查,考证了明代烽燧"火池"、"烟皂"的存在及分布情况,结合古代烽燧制度、烽燧建筑形制、燃烽设施以及联墩的组成形式等方面的文献记载,对所谓的长城"五连墩""、七连墩"和"一烽五燧"是一种"独特的烽燧建筑制式"的观点提出质疑。

  • 标签: 张家口长城 烽燧制度 燃烽设施 联墩
  • 简介:<正>位于江汉平原西北部的荆门市,因城郊的两座山而得名。东为荆门山,西为虎牙山,两山“峰峦对峙,上开下合,厥状如门”。荆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被誉为“荆楚门户”。它依山傍水,林木茂盛,泉水四溢,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城区中部有始建于隋代的东山宝

  • 标签: 吕洞宾 碑文 泉水 白云楼 公元 东山宝塔
  • 简介:“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办公室在南京博物院组织召开项目中期总结汇报会议。该项目是国家文物局于2002年向财政部报批的政府预算的国情调查咨询项目,去年3月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承担。按照国家文物局审批的实施方案,该项目从去年8月在全国启动,截至目前,共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普查和重点调查表格及其指标项的设计、网上填报、统计、分析数据软件的组织开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项目技术支撑单位工作任务的确定、项目培训、重点调查专用小型设备工具包的设计等7项工作内容。

  • 标签: 全国馆藏文物 腐蚀损失 调查项目 项目培训 藏品整理
  • 简介:<正>三十年代.在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发现战国楚幽王大墓.墓中所出??铜器群铭刻一类特殊?官名称,其款式基本相同.见于《三代吉金文存》者如次:?币(。文秦.差(佐)苛?为之。4.17.1鼎?布()?野.差(佐)秦忑为之,4.17.2鼎?币()絮圣.差(佐)陈共为之,17.16.1盤?史秦、苛?为之.18.27.2勺??野、秦忑为之。18.28.1勺??圣、陈共为之.18.28.1勺

  • 标签: 三十年代 铜器群 安徽省 金文 古文字研究 寿县
  • 简介:据史志及1995年清理洞池时出土的碑文记载:“鹅池百丈下通泉.城古池开不记年”。唐代庆州知事李克新首次扩建修葺,宋代庆历七年、熙宁元年、明代正德九年、嘉庆二十年和清代乾隆、光绪等年间均加以重修。历代官吏和文人骚客沓至而来,留下了不少清词丽句,兼以佛、道、儒各教徒在庙宇顶礼膜拜。本文就鹅池洞的调查情况进行阐述。并就相关问题作一研究

  • 标签: 鹅池洞 调查 研究
  • 简介:环境考古研究中地学调查纲要李容全俞伟超教授(1992)系统地论述了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任务和经典模式①。受他的启发,和近几年参加环境考古调查的体会,提出以下的有关地学为环境考古研究服务的调查大纲,谬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敬请指正。一、内容环境考古学...

  • 标签: 环境考古 古代人类 生存时期 沉积地球化学 新构造环境 遗址
  • 简介:西和佛孔石窟现存7窟,其中5窟可以登临;原有塑像、绘画全毁,明、清时期石碑4通。据佛孔寺石碑记载可知,佛孔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唐开元三年(715)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再次修建。佛孔石窟始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以后屡圮屡建。在明、清时期宗教及开窟遣像活动中,释、道、儒三教走向合流。

  • 标签: 佛孔石窟 西和 三教合一 明清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