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后岗二期文化煤类型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以及桀奔巢吴汝祚对于二里头文化过去多认为它是从后岗第二期文化的煤类型发展来的。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河南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早期文化在陶器纹饰、某些器物间有相同或近似之处,还不足以证明这两种考古学文化之间存在同...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后岗二期文化 二里头一期 煤山 考古学文化 后岗遗址
  • 简介:1997年7月,我们配合安居工程的建设,在洛阳市西郊村发掘了9座墓葬。其中春秋墓2座,战国墓2座,西晋墓4座,宋墓1座。

  • 标签: 洛阳市 南村 墓葬 随葬器物 墓室
  • 简介:涅水村因地处山西沁县漳河北源支流涅水的南岸而得名。1957年秋在这里发掘清理出一大批窑藏石刻,这批石刻以出土地为名,称之为“涅水石刻”。这批石刻出土后即在当地保存管理,1962年将石刻搬运至县文物馆。为了更好地利用保护,1986年由国家投资在县城南二郎建造了一座仿明清建筑“涅水石刻馆”,1989年10月陈列展出并对外开放。……

  • 标签: 石刻 出土 发掘 文物 明清建筑 沁县
  • 简介:浙江上虞是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在历年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东汉至宋代的青瓷窑址350余处,它们大多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山坡上,章镇区的联江、上浦这一带是窑址最密集的地方。1984年的文物普查中,我们在联江乡的黄蛇和窑发现了两处古窑址。为搞清窑址情况、器物种类及其它有关问题,笔者多次对这两处窑址进行调查考察,同时采集了许多标本,并对器物大致作了分类,进行综合整理,情况如下:

  • 标签: 古窑址 上虞窑 蛇山 联江乡 越窑 考古调查
  • 简介:临邛位于古“蜀-身毒道”(“蜀-印度道”今称“南方丝绸之路”)、“川康(藏)茶马古道”四川由成都平原人“灵关道”丛山峻岭交界地带,也是古蜀人与西南其他民族聚居区分界处,临近邛、笮人居住的地方,故名“临邛”。临邛的大南河尤如盆底边缘的凹槽,过河往西南地势逐渐浅丘、中丘升至浅

  • 标签: 邛崃 四川 文物保护 “川南第一桥”碑 考古工作
  • 简介:武当白庙敕谕碑与武当官徐耀进1989年5月,武当文物保管所在进行全古建筑保护规划时,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白庙村发现一通明代敕谕碑。其中版高1.59米.宽0.84米,厚0.11米。题额“敕谕”正书,碑文共15行,每行3O字。嘉靖二十六年(1547...

  • 标签: 武当 白庙 官山 《大岳太和山志》 古建筑保护 山场
  • 简介:<正>汉川县河公社位于县城南25公里,地处汉丘陵地带。近些年来,当地群众在农田基本建设中,相继发现一些两汉时期的铜钱、铜镜、花纹砖等文物,分别向我馆报告,1979年3月至4月,我馆配合孝感地区文物工作队组成清理小组,赴当地进行调查和清理,历时两个月,发现这个公社的卜省、天鹅冲、姜岭、何大、河渡等近10个大队的范围内均有一些暴露在外或已经破坏的砖室墓,整个墓区长达3公里(图一),但尤以卜省、天鹅冲两大队(居卜省周围)较多,我们将暴露在外而又急待发掘的残存墓清理了六座,资料整理如下:

  • 标签: 清理简报 南河 汉墓 两汉时期 随葬品 资料整理
  • 简介:余杭大观果园及反周围良渚文化遗址调查费国平浙江省余杭县境内的大观果园遗址地处杭州市西北25公里,属瓶窑镇所辖。果园西北隅即为反山大墓。遗址呈馒头状,高约十余米,东西长670米,南北宽450米,面积达30万平方米。1987年笔者参加了杭宁公路地段...

  • 标签: 杭宁公路 遗址群 文化层 良渚文化 文化遗址 水田
  • 简介:<正>为加强重点文物分布区的保护工作,1990年元月,我馆对纪楚墓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调查中发现,纪楚墓群不仅数量多,而且墓地形态及冢子排列形式特殊。我们认为,现存于纪楚墓群中的一些材料,对于探索楚国的丧葬制度及其有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局部测量与勘探。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楚墓 丧葬制度 纪南城 排列形式 有关问题 东西向
  • 简介:<正>运又名燕山寨,亦称“云山”,在今蓬安县河舒乡燕山村内,北距县城周口镇13公里。山顶有“天生池”,淳泉清洌,终年不竭,古时,山上建城,时人称“天生城”。山麓北有蓬公路通过;东有清溪河向东注入嘉陵江,运古城就座落在这山峦起伏、玉带环绕的燕山寨

  • 标签: 古城遗址 蒙古 蓬安县 山寨 四川 天生城
  • 简介:王氏庄园位于河北省顺平县东北10公里腰山乡腰山村,是河北省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地主庄园。1989年5月,由顺平县(当时为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河北省古...

  • 标签: 腰山王氏庄园 西厢房 随墙门 抬梁式 河北省 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商王对土方国征伐简论彭明瀚,陈树祥商革夏命而有天下,商汤平定海内,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为了巩固统治、开拓疆域,掠夺邻国财富,商王朝经常与周边各方国兵戎相见。我们拟在本文中着重探讨一下商王朝与分布在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邵阳湖平原上的土诸方国之间的战...

  • 标签: 商王朝 江汉平原 考古学文化 甲骨文 盘龙城 长江中游地区
  • 简介:<正>太蓬,位于四川省营山县太蓬乡境内,距县城百里许。山上现存历代石刻题记62幅。其中唐代石刻8幅,宋代35幅,元代2幅,明代7幅,清代8幅,民国石刻2幅。石刻主要分布在太蓬透明岩(图一)四周岩壁上,面积约两百平方米。内容有造像碑记,佛教经典,诗词游记等。书法有行、草、隶、楷四体。是川北地区较集中的石刻群之一。太蓬山石刻题记的内容太蓬的石刻题记始于唐,盛于宋,末于民国。这些石刻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太蓬的自然风光,地望地貌,历史传说,佛教

  • 标签: 摩崖石刻 石刻题记 安禄山 古诗 造像碑 营山县
  • 简介:<正>1983年—1986年间,在江西鹰潭角商代窑址出土的陶质生活器皿和制陶工具上,发现一批刻划符号和文字,按类别粗略排比和归纳,计有241种,1489个。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是国内同时期遗址中罕见的。因而探寻其含义,找出其规律,是很有意义的。一资料概述角的刻划和符号文字,大多数是刻划在罐、瓮类器的口沿上和沿内等明显之处,三足盘、豆和钵的器内壁或足上,盂、带把

  • 标签: 角山 刻划符号 类符号 考古学 遗址 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