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明嘉靖真武铜像是1959年山西省石楼县文管所征集入藏,同时被征集到还有真武大帝侍从周公和桃花女铜造像各一座。

  • 标签: 真武 1959年 石楼县 山西省 征集 铜像
  • 简介:印有毛泽东纸币吴筹中,屠燕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战事多变,至今保存下来印有毛泽东纸币已十分难得。据我们所知,我党曾发行过毛泽东纸币18种,其中抗日战争时期有6种,解放战争时期有12种。时值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之际,特予介绍,以飨读...

  • 标签: 毛泽东 流通券 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 纸币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 简介:<正>班禅是藏族宗教领袖,深受藏族人民爱戴,“班禅额尔德尼”。班、梵语音译,意为“通晓五明学者”;禅、藏语音译,意为“大”;额尔德尼,满语音译,意为“宝”。喇嘛教格鲁派最高领袖人物之一称号。四川省博物馆藏历代班禅织金锦缎,为建国前九世班禅经师刘家驹喇嘛在杭州都锦生产合作社订制、首批藏族宗教领袖织锦,为馆珍藏较珍贵班禅。一世班禅织锦,长69厘米,宽42厘米。蓝底织班禅侧身跏趺

  • 标签: 五世班禅 格鲁派 喇嘛教 九世班禅 织锦 藏族人
  • 简介:北朝石窟中神王赵秀荣我国石窟遗存以中原北方居多。在大部分北朝石窟中,其四壁下部接近地面处(壁脚)或中心塔柱下部靠近地面处(塔柱基坛),常常雕刻或图画一排排奇形怪状、张牙舞爪形象,有的画像甚至作兽头人身。这些形象究竟是什么?研究者一般称之为“金...

  • 标签: 响堂山石窟 龙山石窟 《大正藏》 印度教 石窟寺 婆罗门
  • 简介:韦驮是印度战神,传入中国后,和中国韦天将军合二为一,成了为人恭敬韦驮菩萨。本文通过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不同造型韦驮,探究韦驮来历、韦驮手中金刚宝杵以及韦驮不同造型含意。

  • 标签: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 韦驮 造像 金刚宝杵
  • 简介:一、前言2002年4月×日上刊登了"博爱青天河峡谷北魏摩崖石刻"一文,因涉及早期摩崖刻经与造像,故引起业内人士关注,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亦前往实地踏察.本人由于前两年曾做过龙门刻经洞窟和经幢资料整理与调查工作,因此对早期经碑、经幢等格外留心.为获取资料遂于2002年9月下旬只身前往博爱青天河谷地进行实地考察,现将考察资料撰文刊出,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 标签: 二横山 经像碑 观音菩萨 佛教 苏建
  • 简介:鎏金铜大威德金刚称之为中华文化瑰宝,是藏传佛教传承文化中传世奇葩,属藏传佛教珍贵文物。它以形象造型喻佛理,是宗教思想与哲学理论开象化、具体化一个缩影,也是清代同类题材中精品之作。鎏金铜三十四臂双身大威德金刚现藏大英博物馆。

  • 标签: 鎏金铜 大威德金刚像 赏析
  • 简介:《瑞士威廉·泰尔银币》一文,已载于拙著《外国银币丛谈》第141页。今又得大型一枚,细审之,深觉前文言犹未尽,故再谈之。

  • 标签: 银币 瑞士 威廉
  • 简介: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大规模扩建,寺内现仍保存有4座宋代殿阁。慈氏阁是其中之一,为二层楼阁式建筑,阁正中供奉着北宋初年木雕弥勒一尊,又称慈式菩萨,为我国现存宋代木……

  • 标签: 龙纹 宋代 宋初 北宋 雕像 木雕
  • 简介:<正>锦屏、大、禹迹三山,均为阆中县之名山。宋·何汝贤著《禹迹山院记》云:“吾乡江山名天下,载在图经者,若锦屏、大,而禹迹居其首焉。”大山又名仙穴山,在阆中县城东郊嘉陵江对岸,远视与塔山合为一体,因其山腰凿有高大佛像一尊,故名“大山”。清人李元著《蜀水经》云:“汉水又北经仙穴山,山在(阆中)城东嘉陵江上,唐高士安隐居之所,有大佛像,有九层塔,亦名大山,亦名塔子山。”清咸丰年间撰修《阆中县志·山川志》云:大山在塔山之右,自

  • 标签: 摩崖造像 石刻题记 阆中 禹迹 大佛寺 佛像
  • 简介:武威市博物馆馆藏西夏唐卡,均出自武威新华乡亥母洞石窟,它们分别是上乐金刚和金刚亥母坛城唐卡、十一面观音唐卡及文殊菩萨唐卡。三幅唐卡,其构图技法、绘画内容、装饰手法,都具有典型西夏绘画艺术特点,同时融合了藏族、汉族和印度波罗艺术特点,且兼具了西夏河西地区绘画艺术特色。其中,文殊菩萨唐卡具有更为特殊且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

  • 标签: 文殊菩萨 唐卡 西夏 绘画内容 艺术特点 装饰手法
  • 简介:孙中山帆船银币,简称孙帆船银币。又称孙中山银币、孙洋、孙船洋、船洋等,老百姓多称船洋。是国民政府铸造银币.因银币面背铸有孙中山头像和帆船图案而得名。笔者早期集藏到民国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3种银币,现依孙帆船银币之名作介绍,供泉友欣赏与研究。

  • 标签: 孙中山 银币 帆船 发行 国民政府 老百姓
  • 简介:刘萨诃瑞除了敦煌莫高窟唐至宋代塑像与壁画以及刺绣作品外,甘肃永昌圣容寺现存摩崖立佛被确定为北周时期石雕刘萨诃瑞,且为刘萨诃所预言在北周时期出现凉州番禾郡御容山石像。笔者在参阅各种图录以及实际调查中,又发现了五处分属于初唐、盛唐和晚唐单体石雕或石窟中刘萨诃瑞。本文即对之进行考证,并谈一些粗浅认识。

  • 标签: 唐代 石雕 刘萨诃
  • 简介:俊秀华丽佛教蝉冠蝉冠菩萨出土于山东博兴县著名龙华寺遗址.通高120.5厘米,是山东省博物馆于2008年1月新近收藏佛教文物珍品。菩萨头后有巨大圆形头光,戴高冠,嘴角微翘,面含笑意;上身穿袒右衣,双肩覆搭披帛,帛带于胸前打结后分向两侧,

  • 标签: 菩萨 山东 维纳斯 女神 佛教文物
  • 简介: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灵岩寺彩绘罗汉像是我国宋代泥塑罗汉代表作,具有极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但罗汉保存现状较差,彩塑存在颜料脱落、残损、酥碱等病害,亟待保护修复。为此,本工作选取彩绘脱落严重两尊宋代彩塑罗汉,利用光学显微镜(OM)、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S)等分析其彩绘颜料样品。结果表明,彩绘罗汉从塑制之初至今,经过数次彩绘,可确定多达六次。黑色颜料为炭黑(C);红色颜料为朱砂(HgS),铅丹(Pb3O4),以及朱砂、铁红(Fe2O3)和方解石(CaCO3)混合物;绿色颜料为巴黎绿(Cu(C2H3O2)·3Cu(AsO2)2)和舍勒绿(Cu(AsO2)2),还发现有斜氯铜矿(CuCl(OH)3)及其与铅白(2PbCO3·Pb(OH)2)混合物;橙色颜料为铅铬黄(PbCrO4)和铅丹混合物;蓝色颜料为蓝铜矿(2CuCO3·Cu(OH)2),人工合成群青(Na3CaAl3Si3O12S);白色颜料为铅白和方解石;黄色颜料为铁黄(FeO(OH));金色为金箔(Au);沥粉主要成分是方解石。白色底层为铅白和以硅、铝、钙为主细白土。彩塑罗汉重绘过程中,保持了将细白土作为底层和衣领镶边沥粉贴金传统。彩绘颜料所用铅铬黄、巴黎绿、舍勒绿表明,彩塑罗汉最近一次彩绘在清末之际,与文献记载相符,且这些人工颜料应是西方舶来之物。本分析研究结果为灵岩寺罗汉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丰富信息,同时为保护修复工作开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长清灵岩寺 宋代 彩绘罗汉 颜料 拉曼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简介:埃塞俄比亚(前名阿比西尼亚)帝国海尔·塞拉一世皇帝(1892—1975,1930—1974年在位),原名塔法里·马康南,出身海拉尔王族家庭。孩童时由法国传教士授教,15岁人新式学校学习。曾任萨拉勒、锡达莫和哈拉尔总督。1916年发动宫廷政变,自任摄政王。

  • 标签: 埃塞俄比亚 末代皇帝像银币 海尔·塞拉-世皇帝 形制 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