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南宋理宗赵昀于公元1234年改元端平,端平年号仅用三年(公元1234年~1236年),端平年间铸有端平铜、铁钱。端平铁钱钱文有元宝、通宝,币值有小平、折二、当五、当十,钱背多有文字。

  • 标签: 南宋 端平铁钱 钱文 “端平通宝”
  • 简介:据史书记载,郢爰遗物最早发现于东晋时期。最先引用这则史料的是已故著名钱币学家朱活先生。他在《楚金杂谭》(载《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和《古钱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中,引《初学记·宝器部》所录《晋永和起居注》的记载:“庐江太守路永表言于谷城北,见水岸边紫赤光。获金一枚,形如印齿”^①。

  • 标签: 郢爰遗物 史料 中国 历史考证
  • 简介:《访古纪游图册》是清代金石考古家黄易重要的山水作品之一,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依据黄易题跋中屡屡提及的“辛卯”纪年,一般认为此册作于“乾隆辛卯腊月”即1771年12月。但其艺术风格与黄易同时期即早期山水作品差异很大,却几乎与得碑访碑图等晚期作品无异。笔者在徐邦达、刘九庵等故宫前辈鉴定意见基础之上,分析考证认为“辛卯”系“乙卯”之误改,是黄易为防范官场政敌作祟保全自身而刻意为之。因此,《访古纪游图册》应为写绘于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元年(1795—1796年)间的黄易晚年之作,从而在时间上弥补了黄氏《得碑十二图册》(1793—1794年)与《嵩洛访碑图册》(1796年)、《岱麓访碑图册》(1797年)之间缺失的关键一环,使四者连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黄易晚年金石访碑研究意义重大。

  • 标签: 黄易 访古纪游图册 辛卯 乙卯
  • 简介:在云南石寨山型铜鼓上,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物斜事画(即以人物为中心的写实性的斜事图案)纹样,其内容有乐舞图、剽牛图和各种船纹图等.这些图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头戴羽、冠、身披羽饰,可把他们统称为"羽".

  • 标签: “羽人” 云南 羽人舞 石寨山型铜鼓 古代 青铜器
  • 简介:崇祯通宝,本系明代末位皇帝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以后所铸钱币。其版别异常繁杂,仅就背文而言,除光背外,有各类日月文。以及纪局、纪地、纪值和干支纪年等。然而.背以后朝大清帝国的满文纪局,从情理上说.应属难以想象之事!

  • 标签: 崇祯通宝 满文 干支纪年
  • 简介:<正>最近,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敦煌吐蕃文献选》一书,书中汇集了王尧、陈践二位先生从法国《敦煌吐蕃文书选集》一、二两辑中所选译的藏文文献,并收有译者的考释文字。把敦煌所出的古藏文文书译为汉文,以利于更多的研究者阅读和研究,这是我国学术界共同的愿望。《文献选》的出版,标志着这个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而这个进展是与王尧、陈践二位先生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 标签: 战国策 敦煌石室 敦煌文书 史记 吐蕃 民族出版
  • 简介:1978年至1979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东北部的贵溪县西南鱼塘乡仙岩一带清理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经考证,确定其族属为古越族,其考证论点基本依据有四:第一,断发纹身。因为在发掘的14座墓葬中,79M2第四号棺内一男性死者头骨右侧放置有一束长约5厘米的头发;第二,干栏式建筑。清理的37副棺木中有两副屋脊形棺木;第三,信奉蛇图腾。出土的数十件陶器中有一二件陶坛肩部装饰为一扁曲形状的贴耳,另有米筛纹陶瓷装饰(谓蛇皮花纹),故此推测系古越族蛇图腾象征;第四,当时江西境内主要生活着古越族的一支——“干越”。多年来,我对这批崖墓的墓主族属存有几点疑窦:第一,崖墓出土文物自成系统,有

  • 标签: 墓主 族属 江西省东北部 考古工作者 越族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有关交子的起源,《宋史·食货志》的记载颇多错误.《宋史》编于元末,仓促成书,存在这种情况并不奇怪.《食货志下三》记交子起源说: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谅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

  • 标签: 食货 交子 错误 《宋史》 产生时间 起源
  • 简介:鲜虞来自何方李玉瑞先秦春秋时期,冀中西部石家庄、正定、行唐、唐县一带的鲜虞国由于史籍缺载至今模糊不清,有些岐见尚未取得共识。所幸近几十年考古事业大发展,取得丰富成果,众多考古材料可供探索。本文拟就此表述几点浅见,敬请学界给以指点。一鲜虞自最早出现...

  • 标签: 鲜虞 考古材料 春秋时期 白狄 积炭墓 夏家店上层文化
  • 简介:在平遥县博物馆的珍品馆内,珍藏着一组以表现戏曲为主题的艺术品,这就是精美绝伦的堪称中华一绝的纱阁戏

  • 标签: 博物馆 平遥县 艺术品
  • 简介:我市著名的作家李动人先生对地方风土人情的兴趣十分强烈,达到了“癖”的程度。他热爱故乡,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怀着深厚的爱恋之情。在他的藏书中,地方志一类书籍占有相当的比重。他所著的《中国人之衣食》、《说成都》,是当然的民俗学和方志类型的著作。在李劫先生的小说、速写和小品文中有大量的地方风土人情的描述,非常详尽,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诸如各种人物的装束和风俗习惯,红白喜事、茶馆场面、名胜古迹、

  • 标签: 地方志 故乡 风土人情 民俗学 名胜古迹 风俗习惯
  • 简介:澳洲北部的提维C.W.M.HARTARNOLDR.PILLING著王鲁茂,罗亚平译早在十八世纪以前,葡萄牙、荷兰等许多欧洲海员已发现并踏上过澳洲大陆,但第一位真正熟识澳洲的人则是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James·Cook)。公元1769—1771...

  • 标签: 澳洲人 澳洲文化 体质特征 独木舟 澳洲土著人 平方英里
  • 简介:我国古代各民族都存在着自己固有的传统习俗,即各具特色的习惯和风俗。同时,各民族在彼此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吸收着其他民族的习俗。唐代渤海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拟初步介绍渤海的各种习俗,以飨读者。

  • 标签: 传统习俗 渤海 唐代 各民族 风俗
  • 简介:上官婉儿的一生跌宕起伏,与武后、中宗相始终。她不仅有文词,而且明习吏事,是武周王朝的政治核心。历史上对她的评价负面居多,对她的籍贯更有错误。本文经过对新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铭进行研究,认为上官婉儿是天水。而且她在当世的评价远远高于后来史书的记载。

  • 标签: 上官婉儿 历史定位 天水人
  • 简介:澳洲北部的提维(续)C.W.M.HARTARNOLDR.PILLING著王鲁茂,罗亚平译1.提维的婚姻与世隔绝的文化在拥挤喧闹城镇生活的现代人,已难以想象处于捕猎、采集阶段的人类及其生活方式与我们的差异。而事实上,从事捕猎和采集生活的人们多以一种...

  • 标签: 巴瑟斯特 妻子 家庭 男子 婚姻 梅尔维尔
  • 简介:盐津豆沙关的"僰悬棺",科学上应正名为"崖洞式崖葬"。它与川南珙县麻塘坝及贵州的同类遗存最为接近,故其年代也应相近,即相当于明代中期以前,早不过宋代。

  • 标签: 云南盐津 僰人悬棺 考察
  • 简介:<正>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珙县“僰”悬棺,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存,在民族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由于悬棺置放都是在悬崖陡壁上,长期的日晒雨淋,一部份悬棺木桩腐朽、松动,棺身倾斜,棺木破损。为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最近,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拨出专款,省文物部门派出考古专业人员。对九盏灯、珍珠伞、棺材铺三处悬棺进行维修加固。这次维修加固悬棺,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参加这项工程的全体同志,按照国家文物局维修保护文物的规定,结合实际,较好地解决了工程中有关悬棺木桩的加固,残棺的修复,新材料的应用等复杂的技术问题。对已腐朽松动的木桩,采用将钢筋契入桩孔,再用水泥凝固,使钢筋承

  • 标签: 我国古代 民族学 维修保护 木桩 历史文物 遗存
  • 简介:本文对张闻天等七合影照的拍摄时间与人物进行了考证,说明该照片拍摄于1924年秋季,照片中的人物前排从左到右依次为田汉、张闻天、左舜生,后排从左二起依次为沈泽民、周伯棣、俞秀松。

  • 标签: 1924年 田汉 张闻天 左舜生 沈泽民 周伯棣
  • 简介:城门磔——垣曲商城遗址研究之二董琦(中国历史博物馆)城门,在古人心目中,既有御敌的功能,又有逐疫的效力,是何等的重要,遂有“磔牲以祭国门之神”之举。城门磔牲以祭在先秦已经成为传统礼俗。《吕氏春秋·季春纪》曰:“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高诱注:...

  • 标签: 商城遗址 垣曲商城 考古研究所 甲骨文 中国科学院 齐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