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张维(1780~1859),字子树,号南山,别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人。清道光二年(1822)进士,历任黄梅(今属湖北)、松滋(今属湖北)、广济(今湖北武穴)知县,襄阳(今属湖北)府、袁州(今属江西)府同知,摄太和县(今属安徽)知县,南昌(今属江西)府知府,道光十六年请假还乡。晚年以游山水、著述自娱。与黄培芳、谭敬昭并称“粤东三子”,著有《松心诗集》《松心文抄》《听松庐诗抄》《松心十录》等。

  • 标签: 张维 日记 湖北 太和县 黄培芳 道光
  • 简介:历来传闻通州景观颇多,后经文人墨客选其优者并推敲润色始定为“通州八”。但州志所载八与清末民初口头传说也略有差异。如因城西将台湮灭,“高台丛树”古迹不存,故有代之以“鼓楼中峙”;同样城北黄船罕至,“柳荫龙舟”之不存,而替之以“千庾拱峙”。记载与传说虽有些不同,但都能表现这个京畿重镇的特色。

  • 标签: 通州 古迹 口头传说 龙舟 清末民初 传闻
  • 简介:1952年秋天,周恩来到上海视察,会见了他的童年挚友、当时在华东机关幼儿园当保育员的表姐龚志如。龚志如在向表弟叙说她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突然收住了话头,对坐在身旁的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说:“可惜你们俩没有个孩子。”

  • 标签: 周恩来 机关幼儿园 保育员 邓颖超 孩子
  • 简介:清代乾隆时期的彭家案一般被认为是文字狱,但实际上彭家之所以被杀,有着深刻的党争背景。他是李卫的亲信,在与鄂尔泰的派系斗争中充当急先锋。他的升迁、被重用,到失宠、被杀,与当时的党争形势,特别是鄂派势力的消长密切相关。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始终有乾隆帝在背后做推手,这反映出乾隆帝本人驾驭党争手段的变化。本文通过使用大量未刊档案,揭示了彭家为官经历,以及他与乾隆帝、鄂派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文字狱或许只是专制帝王整肃派系、消除党争残余的手段。

  • 标签: 文字狱 党争 首崇满洲
  • 简介:关于唐崧生平,《广西文史}2012年第2期作为封面人物已作过介绍,本文不复赘述。清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台湾布政使署刊行《得一山房四种》,当时唐崧任台湾布政使。其中《请缨日记》《诗畸》《谜拾》三种是唐崧(或以唐崧为主)所撰,另一种《得一山房诗集》为其父唐懋公著作。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等有收藏。以上三种当然不是唐崧著作全部,他还有遗诗集存世,今分别简述之。

  • 标签: 唐景崧 著作 述略 国家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桂林图书馆
  • 简介:读了《上党晚报》登载的《长子县追寻留日学生》一文,得知相关部门与社会贤达对外公张拭的历史资料甚为关注,也不由得引起我们对他的回忆。

  • 标签: 外公 留日学生 历史资料 长子县
  • 简介:一个街头小引起我的思索:在淮海中路热闹地段,行人中一个男子,以夸张的动作,故意吸引人注意的动作从衣兜里取出一包餐巾纸,抽出一张。这时他环顾左右,看行人是否注视他。他达到了目的,果然有些人为他的莫名其妙的夸张举动所吸引而注视了。原来他是要吐痰。他大声将痰吐在餐巾纸里,卷好当众扬扬手,投入了路边的垃圾筒。表演完毕。看着这场无趣的表演的行人当然各有各的反应,我只听得一位近旁的女士啐了一下:"神经有毛病。"我估计,作如此反应的人可能占多数。

  • 标签: 餐巾纸 夸张 行人 表演 社会公德 莫名其妙
  • 简介:定成字梅九,号无碍居士,又号铭鼎,还用老梅作过笔名,山西省运城市安邑城关北大街人,生于1882年3月4日,1959年旧历二月初二病逝于西安。他自幼聪敏,于1899年到太原令德堂和晋阳书院求学,1901年冬,被保送入北京京师大学堂师范班(北京大学前身)上学。1902年,又被清政府官费派送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第一高等学校理化科学习,被推选为留学生山西同乡会会长。此时,他在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开始倾向革命。1905年,孙中山先生创建了同盟会,回国探亲的定成回到东京知道该组织后,就毅然加入。从此,他便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除在校学习外,还撰写文章,宣传革命思想,并参加了《第一晋话报》、《晋乘》、《汉帜》等杂志的创办和编辑工作。

  • 标签: 民主革命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 京师大学堂 戏曲 日本留学 革命事业
  • 简介:“梧州中恒”是一家全国闻名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全称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广西的“明星企业”、“贡献突出企业”和“广西的脊梁优秀企业”,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等殊荣,最近,又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这家上市公司,经过资产的整合和重组,

  • 标签: 梧州中恒怡景酒店 管理体制 李昌明 人文关怀
  • 简介:关于唐崧的研究和评价,目前史学界还有争议。或云为民族英雄或爱国官吏,或云为贪生怕死的官员。见仁见智,各有理由。认真梳理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弄清对该人物的总体研究脉络。

  • 标签: 唐景崧 人物研究 述评
  • 简介:汉口“明大楼事件“真象武文士1948年8月7日,在国民党政府直辖的华中重镇──汉口特别市.发生了一起美军和其他外侨集体强奸、轮奸中国妇女的特大淫舞案,这就是曾经轰动全国、举世皆惊的汉口"明大楼事件"。"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明大楼在汉口鄱阳街青岛...

  • 标签: 景明 汉口市 中国妇女 象武 拉芬 杨玉麟
  • 简介:在松桃县人们传颂着一位西进干部的许多故事,这位西进干部名叫古判,原名古兆华,1922年6月生,河南省濮阳县度母寺村人。1941年夏,古判参加了当地的民兵组织联防队,1942年5月,联防队编人河南一纵二旅七团,他成了正规部队的一名战士,先后任过副班长、班长、副排长和排长职务,1945年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9月,在解放河南省永城县的战斗中,他作战勇敢,指挥有方,立二等功一次,获奖章和物质奖励。1948年在河南省汝南县的战斗中,英勇负伤,成三等残废。194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46师138团1营3连副连长,同年9月转业下地方,在玉屏县任区队长,1950年元月,调来松桃,任盘信区副区长。

  • 标签: 干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共产党 河南省 民兵组织 物质奖励
  • 简介:崇历任清朝廷吏部、礼部、兵部、工部侍郎(副职),都察院左都御史,浙江、江苏学政,广东、江苏乡试正主考,全国会试大总裁,殿试阅卷、读卷大臣,留学生廷试阅卷、读卷大臣。清宣统二年任朝廷学部尚书,宣统三年改为学部大臣,兼弼德院顾问大臣。唐在学部尚书(大臣)任内,废除科举考试选拔文武官员的制度,召开全国教育界官绅参加的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中央教育会,研究解决了制约宪政进程的重大教育事宜,强调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大批师资,拟定义务教育章程,普及城乡教育,统一国语、变更初等和高等教育方法等,为全国教育改革做出了较大贡献。

  • 标签: 唐景崇 学部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