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藏族阿柔部落和蒙古之间的族群互动是河西走廊一带族群互动的主线,由于两族长期和谐共存,已成为河西走廊一带族群和谐的楷模。阿柔部落在保持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和接纳了很多蒙古优秀的文化习俗,其文化中糅合了诸多蒙古文化符号,素有“蒙古阿柔”之称。这种融“蒙藏元素”为一体的藏族阿柔部落文化,不同于环湖地区其他藏族部落文化而成为其独特的标志性文化,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阿柔部落 蒙古族 文明互动
  • 简介:会音巴雅尔产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查干哈达村,自1808年首届会音巴雅尔,距今传承已经209年,截止到2017年,查干哈达村民历年举行会音巴雅尔208届,将于2017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举行第209届会音巴雅尔。2014年9月,第206届会音巴雅尔以"远亲不如近邻,百行以和为贵"为主题,成功入选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百集大型系列片《记住乡愁》第一期第七集。会音巴雅尔即"会"的节日,蕴含"消灾祛病,睦邻亲善,团结进步,和谐共生"的内涵。

  • 标签: 会音巴雅尔 文化渊源 传承与发展 思考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建立了伪“满洲国”等伪组织,又以建立“回教国”为诱饵引诱回族坠其圈套,以实现其分化瓦解、全面侵华之目的。河南回族以国家利益为重,做出了正确抉择,先后成立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分、支、区会及其附属机构战时服务队,数量居全国第一。并以此为基础,抗击日寇。依据《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月华》《新华日报》等报道,笔者将这些组织机构成立的时间、地点、负责人及开展的抗敌斗争等作一梳理。

  • 标签: 抗战 回族 回协分支区会 战时服务队
  • 简介:张穆《蒙古游牧记》是研究19世纪中期中国北方边疆史地的上乘之作。为了更好地记述内外蒙古各地的地理和历史变迁,阐明各种地名和人名的异同,书中采用自注的方法将大量的材料置于注文中,既保证了正文的简练通畅,又能很好地保留史料,深化观点,使自注与正文互为呼应,相得益彰。

  • 标签: 张穆 《蒙古游牧记》 自注
  • 简介:蒙古文字作为满文的原型,给予满文的影响随处可见。但在满族人统治下的清朝,满语为国语、满文为国文的这一时代背景下,由于蒙古地区广泛使用满文,致使蒙古文公文书中出现了来自满文的多方面影响。通过对蒙满文两种公文书的比较研究,详细分析蒙古文公文书中出现的爵位职官名称、满文书写方式、满文批示等实例,可知清代外蒙古地区蒙文公文书,在一些固定名词的借用、个别书写方式以及签字批示等方面,均受到来自满文公文书的影响。

  • 标签: 清代 满文 蒙古文 公文书 影响
  • 简介: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并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视察讲话,明确了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部署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指明了北京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增强区域人口均衡分布,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 标签: 人口规模 五六十年代 疏解 首都 区域均衡发展 协同发展
  • 简介: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着眼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推进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方面―是提出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综合扶贫工程,重点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脱贫、边境地区戌边就地就近脱贫、

  • 标签: 英语 阅读 理解 民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