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始祖”与“太祖”是中古时期的庙争论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概念。其中“始祖”一词并不见於经书正文,仅在《仪礼.丧服传》中出现。郑玄根据自己的礼学构想,以“始祖”对应郊祀,“太祖”对应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但郑玄的理论无法应用在此後的王朝礼制实践中。於是王肃等人针对郑玄的理论作出了调整,一度使始祖失去了其礼学上的重要性。然而针对唐代椅袷中出现的问题,赵匡通过《辨椅义》一篇,将始祖引入庙之中,为宋代以後出现的始祖争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始祖 太祖 宗庙 柿袷
  • 简介:对于中国传统礼制的演变,欧阳修在《新唐书·礼乐志》序中有一个著名的判断:“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认为三代的礼乐能够推行天下,“使天下安习而行之,不知所以迁善远罪而成俗”,而唐朝考订礼文甚备,贞观、开元之间的礼仪实践也很兴盛,却不能追踪三代,是因为“具其文而意不在焉”,所以说唐代的礼乐已成“虚名”.

  • 标签: 国家社会 礼书 唐宋 文昌 中国传统 礼乐
  • 简介:20世纪美国的大都市区出现了政治碎片化现象,带来了诸多危害,于是大都市区政府体制改革应运而生。这一改革分为三个时期,即传统区域主义时期、公共选择理论占主导地位时期和新区域主义时期。迈阿密大都市区的政府体制改革成立了联邦的双层大都市区政府,是传统区域主义时期的典型代表。在成立初期,迈阿密大都市区政府面临着内外双重困境,但到60年代后期逐渐步入正轨,为该大都市区的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迈阿密 双层制 碎片化 大都市区政府
  • 简介:为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贯彻和落实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近几年新疆高等院校普遍提出了"民汉一体化教学"理念,并将其作为高校教学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本文以推进新疆高等教育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民汉双轨"教育模式的探讨,检验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结果,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对某高校的实证研究,对"民汉一体化教学"开展了前瞻性的调查和探讨,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民族政策中的相关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 标签: 少数民族教育 双语教育 “民汉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