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西方的两位文学家加缪和关于人之自我的寻找这一现代著名命题都进行了精深的描述和思考。加缪以形而上的体验确认人之自我与世界、与他者之间存在“荒诞的墙”,故强调坚持自我,承认并坚守人生自我的限度,可以说悲剧性地触及了人生存在的真实底线;则在社会文化层面注意到人之自我总会不期而遇他者的介入,寻找自我这一行动在精神上常常会演变成对他者的寻求,从而树立起某种超越自我的终极性追求。二者相参照,呈现出人生存在的复杂处境。

  • 标签: 存在 寻找 自我 限度 终极
  • 简介:2009年5月25日,蒙古国总统选举委员会宣布:蒙古民主党候选人、前总理查希亚·额勒格道吉以百分之五十一点二四的得票率,击败蒙古人民革命党候选人、竞选连任的总统那木巴·恩赫巴亚,当选蒙古国新一任总统。

  • 标签: 勒贝格 蒙古国 蒙古人民革命 民主党 当选总统 候选人
  • 简介:本文以19世纪初期松江府的华亭和县两县(简称华地区)为例,对当时学校的主要类型及其功能定位,教育的规模(师生人数等)与投入(教师薪金、学生学习支出、校舍维修费用等),以及教育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结论是在19世纪初期的华地区,无论是从教育部门中的就业人数、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数量,以及它们在社会就业总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来看,还是从教育对经济成长的影响来看,教育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我们对明清中国的教育作出新的认定并由此出发来看问题,那么以往流行的看法恐怕就难以成立了.

  • 标签: 十九世纪 华娄地区 教育产业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二六五《吕蒙正传》载:蒙正初为相时,张绅知蔡州,坐赃免。或言于上曰:“绅家富,不至此。特蒙正贫时勾不如意,今报之。”上命即复绅官,蒙正不辨。后考课院得绅实状,复黜为绛州团练副使。及蒙正再入相,太宗谓曰:“张绅果有赃。”蒙正不辨亦不谢。

  • 标签: 《宋史》 中华书局点校本 勘误 吕蒙正
  • 简介:工资问题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但在以往的明清经济史研究中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以1820年代华亭-县地区为主要对象,对19世纪初期松江地区农业、工业、商业与服务业(包括教育与政府)各行业的工资情况进行了探讨,并对各行业的工资水平作出了估计。虽然所得出的结论还只是初步的,但却是具有开创性的,对于我们认识19世纪初期松江地区的收入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1820年代 华亭-娄县地区 工资
  • 简介:<正>1907年6月14日,勒内·夏出生在尔格河畔的伊城一个小工厂主的家庭,并在家乡度过了他的一生。他的全部作品都带有当地自然风光、特别是流经该城的那条美丽清澈的小河的鲜明印记。他的第一部诗集《心灵之钟》

  • 标签: 生平 超现实主义 自然风光 艺术作品 诗歌 工厂主
  • 简介:<正>1、汉字是写词的汉字体系最初是由图画文字衍变来的.在图画文字中,已经蕴育了写词的因素,某些图形被约定俗成地写某些词,具有了文字的性质.图画文字后期,这些具有文字性质的图形已经初具规模,广泛借助和运用图画文字中萌芽的同音假借方法,就可以基本上按词写话了,于是形成了汉字体系的雏形.汉字是在写词的基础上产生的,否则它是不能记

  • 标签: 分别文 小议 图画文字 汉字体系 概括义 词义
  • 简介:<正>王烈,字君武,号瑶峰(又名仲方)。生于清雍正六年(1728)。祖居河南,明末定居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自幼性行纯静,聪慧好学,工诗文,善书法,被誉为“辽城第一书法家”,乾隆四十四年(1771)中二甲传胪,同年入翰林院,授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处纂修并三通馆纂修,后累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少卿等职。晚年辞官掌教沈阳书院。

  • 标签: 翰林院 纯静 善书 祖居 乾隆 辽阳
  • 简介:班库调查是我们考古研究所和蒙古学学会的学者们联合进行的一个科学考察课题,目的是寻找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地。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运用了一些科学手段,诸如卫星照片分析,地球物理学的地下勘探和田野考古研究等。这项工作从1990年到1992年一直持续了近三年多的时间,1993年又作了一次补充性调查。现在,我不无遗憾地说,我们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调查目的,当然,还是尽可能多地搜集到了一些重要的考古资料。11989年的夏天,在依旧保留着斯大林铜像的蒙古国立图书馆,我们和蒙古学学会的学者们共同讨论了库班库调查的覆盖地域问题。蒙古方的学者们,包括蒙古调查队队长班德姆坎坦博士在内

  • 标签: 成吉思汗 卫星图像 克鲁伦河 斡耳朵 《元史》 卫星照片
  • 简介:自杞国是南宋时代西南的一个藩国,因贩马而强盛兴起来。本文资诸载籍,论述其的兴起、繁荣、消失以及与南宋的关系,并论述其国的主体族群为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群体。

  • 标签: 自札国 南宋
  • 简介:本文对自唐至明清、民国云南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地方志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回顾。绍介之余,对各书特色及得失酌加点评,春秋之笔,言简意赅。我刊选登此文,不仅希望它有助于从事史学研究者全面认识地方文献,以利学术研究,更望于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之时,服饰、歌舞、民俗之外,重视文献、发掘文献,存史之余更有资冶、教化之功。

  • 标签: 中国 云南 地方志 编纂工作 历史发展
  • 简介:这部称作《喀喀法规》的法律文献从其原书名称来看,似乎为全体喀喀封建主们制定的,其实是由土谢图汗部的封建主们制定的局部性的法规,因此,又称之为《三旗大法规》。虽然如此,众所周知其对喀喀各部都有影响。

  • 标签: 喀尔喀法规 序言 法律文献 封建主 局部性
  • 简介:本文介绍了蒙古部族的组成、形成和发展。并对其族长、土司的特点和承继作了详尽的描述。

  • 标签: 蒙古尔 部族 组织
  • 简介:小镇的可爱,在于很多很多的角落,一个转角就可以把喧嚣远远抛开,在这些幽静处,时间轻轻滑过,不是了然小镇的岁月如何斑斓,是在人来人往间,努力看清自己的轮廓。青岩距离"高原明珠"花溪不过十来公里,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青岩在多数人心里籍籍无名,只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事件。大学时,老师提到"大文化"的概念,说到各类文化的融合共生时提到了青岩——当地居民家中既有圣母像,也会在门楣上贴着"秦军胡帅"的门神;小镇里既有天主堂、

  • 标签: 青岩 籍籍无名 历史教科书 高原明珠 生时 冬夜
  • 简介:清代著名政治人物鄂泰,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长期关注。本文搜集整理了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学术界对鄂泰的研究成果,并按其侧重点不同.从“改土归流”,“地方管理”,“少数民族统治”,“水利、经济、整顿人口贩卖、社会改革”等四个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分类总结。同时,对收录鄂泰奏折的《朱批谕旨》、《宫中档雍正朝奏折》、《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进行了对比和说明。虽然此前的研究成果已颇为丰富,但侧重点多集中在政治方面特别是“改土归流”上,同时对鄂泰奏折的利用还不充分,因此今后的鄂泰研究仍有余地。

  • 标签: 鄂尔泰 “改土归流” 综述 政治人物 研究成果 中国大陆
  • 简介:李克农是我党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他独具胆识勇闯龙潭虎穴的传奇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诵。毛主席曾戏谑地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大特务”。戈洛夫又为何许人

  • 标签: 李克农戈尔洛夫
  • 简介:泰生于江苏,十五岁时,他从山里走出。自此,野性和倔强伴随他终生,他特立独行,感性天然,自由而心性率真。他做学生时就拒绝几十个人把同一个模特画得一模一样。十九岁时他自问:"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由

  • 标签: 高尔泰 报告文学 自由 积淀说 西方美学 心性
  • 简介:喀史诗,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卫拉特史诗相比,喀喀史诗搜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只有几篇研究文章面世。符拉基米尔佐夫院士对蒙古英雄史诗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在其著作(蒙古卫拉特英雄史诗)中写道:“喀喀人也许忘了史诗的遗产或遗迹。总之,可以有充分信心地说,已经或多或少地销声匿迹了。”这一结论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的关注。不得不说,它不仅提出了有关喀喀人是否拥有史诗的问题,还引发了一场搜集研究喀喀史诗的热潮。比如,仁钦院士于1964年出版了他在1928—1930年间从宝力干省艺人登德布记录的史诗《155岁的呼格欣录莫日根汗》,约14000行。还有人从科学院语言文

  • 标签: 喀尔喀 蒙古英雄史诗 蟒古斯 卫拉特史诗 氏族首领 氏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