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一生接见的人数不胜数,接见的饲养员却屈指可数,先后接见11次的饲养员只有一位,他就是模范饲养员叶。叶的名字是和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时代造就了这位名人。他成名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那段特殊的岁月。成名之前,叶只是一名普通的共和国军人,更具体地说,只是一名部队饲养员。然而就是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发明了“中曲发酵饲料”技术,解决了猪饲养过程中的饲料难题。他的事迹经全国各大媒体披露后,引

  • 标签: 部队 中曲发酵饲料 北京军区 国家领导 文史 毛主席
  • 简介:厦门星合唱团始建于1950年,40多年来虽屡经挫折,但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和音协的关心支持和一批老星骨干坚持不懈地努力下,这个团的生命和凝聚却长盛不衰。从50年代演唱冼星海、聂耳等我国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以及前苏联歌曲开始,我们就创作演唱反映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如《海堤》、《厦门前线》等大合唱。60年代有清唱剧《郑成功》;80年代有组歌《飞翔吧!白鹭》、《陈嘉庚颂》;90年代特区10周年大庆,参加了创作、排练,成功地演出了大型歌舞《飞向新世纪》,受到江泽民主席和国内外嘉宾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尔后又先后参加纪念长征6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大型演出,均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 标签: 厦门市 星海合唱团 生命力 凝聚力 中国 艺术特色
  • 简介: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市政协文史学宣委特邀研究员卜仁编审,是一位学识渊博、著述颇丰的史学家。数十年来他酷爱藏书,善于在沉寂的史料与档案中钩沉,从中发掘珍宝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为福建地方史研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 标签: 史海钩沉 文史学家藏书家 洪卜仁
  • 简介:《炎黄春秋》2015年第11期所载《父亲马在改革开放年代》,勾起我对往事的几段记忆。马是我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经委时期的直接领导,一起共事直到我被划为右派离开经委。

  • 标签: 怀念 《炎黄春秋》 改革开放 直接领导 50年代 20世纪
  • 简介:剧作家深的父亲是参与刺杀宋教仁的刺客,极善饮。深也是一生喜酒。他性格豪爽,嫉恶如仇,平日总要喝上几杯。若逢喜事,更是免不了贪杯。新中国成立

  • 标签: 洪深 醉酒 宋教仁 新中国 剧作家 性格
  • 简介:郑宽涛在《郑和研究》2011年第2期发表了《明代航海家保穆斯林身份初探》一文。王志高、陈大海先生在《郑和研究》同年第3期发表《明代都知监太监保“穆斯林身份”驳议》,但其中一些观点值得商榷,而且其讨论态度、表述方法,以及思维方式等也有商榷之必要。

  • 标签: 洪保 穆斯林身份 探讨与辨析
  • 简介:光复江宁后,朝廷叙功,章仅受封五等封之外的骑都尉,赐黄马褂。众人为之不平,章却道:"吾一介武夫,由行伍擢自总镇。今幸东南底定,百战余生,荷夫宠锡,已叨非分,又何求焉?"

  • 标签: 中兴将军 朱洪章 中国 历史
  • 简介:当获悉上海老作家罗先生于2月27日凌晨仙逝时,我正在京城出差,一切兴味索然。罗生于宣统二年(1910)十一月十九日,享年107周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迄今最为长寿的女作家。想起与她近20年来的情谊,不觉泪水模糊双眼,往事一一浮现脑海。长寿源于心态平和罗生前,我常听她谈养

  • 标签: 女作家洪先生 忆女作家
  • 简介:<正>若以最贴切的形象再现诺思罗普·弗莱长期心智活动的历程,运动,兴许就是维柯的所有匹敌(包括弗莱本人)都熟知的回旋运动的形象了,因为这种运动是不断扩展的,螺旋上升的,总守着同一轴心,又总是穿透新的领域。弗莱是位多产作家。他实践过的批评样式不下四种:专论(发表了八种,论布莱克的一部,论莎士比亚的三部,论弥尔顿的一部,等等);论集目前已有六集,特别是大家总提到的《认同的寓言,

  • 标签: 文学传统 弗莱 解剖学 新批评 文学作品 批评家
  • 简介:<正>诺思罗普,弗莱在《典》一书中,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圣经》进行了研究;他并非师承诠释学研究,尤欠神学上的任何专门资历。但是,作者长期增具的才华、眼界及其洞察赋予这部著作的格调与份量足以使之与奥尔巴赫或古尔乌斯I的著作等量齐观。实际上,诺思罗普,弗莱的书之所以引得视听,正因为他所属的学科有别于我们,纵令他未援引任何一位《圣经》注释家,不管是威尔豪森还是昆哥尔;但是,他倒悉心

  • 标签: 圣经 文学批评 弗莱 文学作品 隐喻 弥尔顿
  • 简介:钩沉并分析随郑和下西洋的医务人员构成,典型剖析陈良绍的资质经历和医学素养;论述郑和下西洋面,临的卫生环境及随船医生们的医疗实践对下西洋的保障作用;介绍随郑和下西洋的医生沿途开展的环境调查、医疗救助及药材采购等医药交流活动。并就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郑和崇拜和神化与中医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中医 瘴气 温病 医药神话
  • 简介:《全宋词》收有惠词二十一首,但近日笔者研读惠的《石门文字禅》,发现被漏收的惠词多达十四首。本文对漏收的惠词进行了补辑,对漏收的原因进行了辨析。

  • 标签: 全宋词 石门文字禅 惠洪词
  • 简介:心衡(1900—1993年),字梦湘,福建闽侯县甘蔗街道洽浦村人。1914年入福州英华学校学习,1924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1953年,心衡到北京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与著名学者叶圣陶、吕叔湘、吴伯箫、张志公、张中行等人共事,编写全日中学《汉语》教科书。人们认识心衡,多从语青学家方面开始。

  • 标签: 福建协和大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生 诗词 英华学校 著名学者
  • 简介:炯,一个今人不甚熟悉的名字,但大家都知道的祁门县城家大院,开创人就是他。清道光年间,炯以廪贡生的身份,在江苏镇阳县任学正。当时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委炯督修宝山海塘,经费不足,炯倾囊资助。林则徐又委炯修南汇海塘。后因二兄去世,炯乞归,去广州营茶,与英人颇多交易。当时祁门生产的是“安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 标签: 祁门 曾国藩 李鸿章 道光年间 经费不足 林则徐
  • 简介:深(1894-1955),江苏武进入,号伯骏,字浅哉,对中国现代戏剧、电影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深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当年赴美国留学,1922年回国,先后在复旦、暨南、山东、中山、厦门等大学及北师大任教授或外文系主任,教授英文、戏剧,一边从教,一边进行戏剧、电影活动。深创作话剧为主的剧本40余种、电影剧本逾25种,导演戏剧40多部、电影10余部,著有戏剧、电影理论专著14种及大量理论文章。在40年代,曹禹赞他“能编、能导、能演,是剧坛的全能”;郭沫若甚至这样说,“话剧运动之有今日一半要仰仗他的功劳”。而深在电影方面的创建也是功劳巨大的。深的“改行”深曾到美国留学,初到美国,他

  • 标签: 洪深 中国戏剧 美国戏剧 中国话剧 文明戏 南国社
  • 简介:那天我在镜子里看见我脸上的伤痕和浑身的泥湿,我忍不住叹一口气,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心里百分懊悔,觉得对不住我的慈母——我那在家乡时时刻刻悬念着我,期望着我的慈母.我没有掉一滴眼泪,但是我已经过了一次精神上的大转机。——胡适《四十自述》己酉年(1909)十月,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上海中国公学风潮,带着'应有天涯感,无忘城下盟'的理想主义折戟,

  • 标签: 少年胡洪 求学转机 洪骍
  • 简介:"中国缺少课堂文化。"这是冯恩在中华大地上听了近5000堂课后的直观感受。冯恩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在任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时,他首创并践行"规范+选择""合格+特长"的办学理念,创建了集团化发展的"建平模式",在中国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颇有建树。2017年陈至立同志为他颁发"教育领军人物"奖、入选"中国当代教育名家九十人",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被称为"构筑跨世纪教育工程的人"。

  • 标签: 冯恩 陈至立同志 著名教育专家 集团化发展 课堂文化 教育工程
  • 简介:法国权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权研究样本。法国权史和权思想理论研究,在国外历来受到学者重视,诸多研究者纷纷于其中发掘历史启示并进行理论升华。相对而言,国内学界未能足够重视该领域研究,同时国内对法国权的一些认识存在误区。该领域研究不仅尚有许多可探索空间,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标签: 法国 海权研究 研究意义 研究综述
  • 简介:显应宫(天妃宫),位于福建省长乐市仙岐村。“长乐负山际……波涛吞吐,潮汐往来。”仙岐村更是东海之滨典型的渔村。当地“显应宫”,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明弘治三年(1490),后殿兼辟“凤岐书院”。延请著名学者仙岐人郑孔明(弘治十三年吏部考选监举

  • 标签: 郑和 “巡海大臣” 明朝 “显应宫” 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