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正>岳(1671—1704),又写作袁、蕴。字兼山,又字正子,号玉池生,别号红兰主人,又称长白十八郎、东风居士。岳的家世比较显赫。祖父阿巴泰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个儿子。崇德元年(1636)封饶余贝勒,八年授奉命大将军伐明,破山东、河北共八十八城。顺治元年(1644)进封为饶余郡王。父岳乐为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封贝勒,八年爵号改安郡王,十四年进为安亲王。他一生军功颇多,尤以平定三藩之乱为最著,在班师回京时,康熙帝于卢沟桥南二十里行郊劳礼,给予隆重地迎接。岳乐于康熙二十八年卒,生前的境遇相当不错。但到了康熙三十九年,被贝勒尼诺弹动,追降为郡王,并削

  • 标签: 无题诗 诗歌风格 张潮 凤冈 郡王 顾贞观
  • 简介:睡梦中被突然传来的电话铃声吓得心跳加速;怕错过电话将铃声音量调大,招来周围人的白眼……选什么样的铃声才能兼顾提醒又不打扰他人,悦耳又不单调呢?音乐比铃声好电话自带的铃声大多单调、刺耳,不仅会让人心烦意乱,还会使入变得易被激惹和发怒,而听到『尤美的旋律时,人们就会感到十分愉快。因此最好把电话铃声调整为音乐模式,如鸟鸣、虫鸣等大自然的声音,世界名曲等,优美、贴近自然的声音能避免单调乏味的铃卉带来的负面情绪。

  • 标签: 手机铃声 电话铃声 音乐模式 心烦意乱 世界名曲 负面情绪
  • 简介:现年87岁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画家吕学先生,早年在中央信托局工作。抗战后期,吕学在贵阳由前辈书画家刘仲缵(含章)介绍,结识了徐悲鸿先生。从此后,彼此交往甚密,情谊诚笃。当时的贵阳是抗战后方,但却是交通枢纽,运输

  • 标签: 吕学端徐悲鸿 徐悲鸿运 运字画
  • 简介:临编纂的《文献通考》贯通历代典章制度,明晰历史演变过程,找宋亡之原因,取灭国之经验。他注重史料来源,综合分析,力求全备。他首创辑录体目录,通裁别识,独立不惑。他在编纂文献过程中,谨慎存疑,不妄臆断。马临专注学术二十余载,兢兢业业,终成《文献通考》。本文从马临的生平出发,通过列举总结他在编纂《文献通考》时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启示。

  • 标签: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档案文献编纂 辑录体
  • 简介: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手机短信的广泛运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一种新的语言形态应运而生。密切关注并研究国外新的语言现象并揭示其形态构成、句法及语用特征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尝试对法语手机短信语言的现状、语言学特征作一辨析和评述。

  • 标签: 法语 短信语言 语言学 词汇学 手机短信
  • 简介:王辅仁、陈庆英著《蒙藏民族关系史略》云:“在历史上抛开传说,第一个和西藏发生关系的蒙古王室成员是阔,而不是传说中的成吉思汗。”①又说:“阔从和林回到凉州时,已是一二四七年初,直到这时,萨班和阔才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见。”②樊保良撰《蒙藏关系史上的两位拓荒者──阔与萨班》一文③,重申王辅仁、陈庆英的观点。此说影响颇大,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谨就平时读书所见,对此作一些粗浅的考证。一、问题的提出藏文著作《述说大蒙古地区佛教源流之胜教宝明灯)(以下简称《胜教宝明灯》云:“藏历第四饶炮火兔年(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四十五岁时,抵吐善之卫地,第悉·觉噶(sdesridicdga’)和蔡巴

  • 标签: 成吉思汗 也里可温 蒙古史 阔端 萨班 蒙藏
  • 简介: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纳这个名字鲜为人知,但他却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史学专家把他誉为左右民国政治、派系角力等纷繁复杂环境中最成功的高级参谋和调停专家。事实证明此言非虚。本文讲述的是纳与孙中山、张学良、蒋介石、宋美龄等民国政要之间鲜为人知的那些事。

  • 标签: 民国政治 政要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专家 事实证明 中国人
  • 简介:李端菜(1833—1907),字宓园,贵州省贵筑人,幼年丧父,跟随舅舅何中宪学习诗书古文,后到河北叔父李朝仪家继续学习。同治元年(1862)在顺天分试中举,次年又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曾任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大学士。先后多次出任广东、四川、山东等地的乡试考官。光绪十八年(1892)升迁刑部侍郎,后权工部侍郎。因积极主张变法,改革旧制,被光绪帝擢升为礼部尚书。

  • 标签: 学说 继续学习 同治元年 监察御史 贵州省 翰林院
  • 简介: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科技水平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具有现代化的时代当中,人们的生活逐渐被大量可视化的视觉信息所包围,而手机摄影艺术作为现代化信息时代不断推进的重要表现者与参与者,其具有的独特性、真实性以及展现生活的时效性逐渐赢得了现代人的追捧。因此,本文以视觉时代当中摄影艺术与手机摄影的创作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更有效地促进手机摄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演变。

  • 标签: 视觉时代 摄影艺术 手机摄影 创新发展
  • 简介:传统的书法观要求取法其上,比如说王蘧常先生便很以“不落唐以后人一笔”为自毫,欧阳中石先生也非常注重书法的“正统”等等。此所谓“上”,至少大概要上到秦汉。赵之谦云:“学篆始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而他的篆书实际上已“上”至先秦了。正碑学兴盛之前,一般人学书至少要上溯到二王或颜真卿,唐代以后则已经称为“取法乎下”。这种要求本没有丝毫错误,但与僵化腐朽的封建制度相结合,则往往出现书法艺术的萧条局面。这样,在唐以后便出现了米芾、徐渭、傅山、倪元路等等反传统的浪漫派书家,他们的书法与正统的二王流派书法比较,虽然在技法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偏执,但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却往往大于正统书法。李

  • 标签: 作品集 赵之谦 当代书法艺术 义兴 于右任 魏碑
  • 简介:端州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史志工作,和全国、全省一样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30年,弹指一挥间。自1984年至今,州(含原县级肇庆市)修志部门已编纂出版了综合志《肇庆市志》(县级)、《肇庆市端州区志》各1本;综合年鉴8本(其中《州年鉴》(1998年版)被省志办评为地方综合年鉴优秀成果一等奖);编写肇庆市(县级)专业志(或部门志169个(含铅印、油印、电子图书、手写稿等,共300多万字),其中《端州区水利志》和《肇庆市文物志》于1997年获省志办授予新编专业志优秀成果奖,《端砚志》多媒体电子图书获市、区科技进步奖;出版《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志》和《肇庆市端州区军事志》各1本,以及撰写了《端州区财政志》,《端州区民政志》等专业志(或部门志)等修志资料78个(含辖区内市属单位21个),共约450万字。另外还编写出版了《砚渚清风播古今》、《历史的步伐》等地情书籍。

  • 标签: 修志工作 多媒体电子图书 地方综合年鉴 20世纪80年代 优秀成果奖 创新
  • 简介:编修地方志是一项冷门的工作,不容易引起重视。在总结广州市首届修志工作的经验时,许多单位根据切身体会,不约而同谈到的一条重要经验是:领导对修志工作的重视,是做好修志工作的关键和前提条件。正是由于各级政府把修志这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冷门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并切实抓好,加上修志人员的勤奋工作、默默奉献,才有首届修志的累累硕果。分管海珠区地方志工作的王罗副区长正是这样一位领导,长期以来,她把修志工作当作政府的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尽力协调、解决区志办的实际困难,为海珠区修志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使海珠区的修志工作能顺利开展。

  • 标签: 修志工作 地方志工作 修志人员 支持 奉献 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