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自从上映以来,随着它的大卖,争议和讨论也从来没间断。中国元素在影片前期设计中的动画世界观设定、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出色,但是也留有遗憾。如果能把中国元素和中国精神更紧密地结合,如果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挖掘,这部影片会成为"形神兼备"的中国动画,而现在是有了"形",而"神韵"不足。

  • 标签: 《大鱼海棠》 中国元素 前期设计
  • 简介:动画角色设计在整部动画作品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动画作品中角色设计的优劣是动画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动画人物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但动画人物的创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对中美动画角色设计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简要阐述中国动画的发展问题。

  • 标签: 动画角色 角色特点 中美动画 动画发展
  • 简介:为了找到中国动画发展的出路,振兴中国动画产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成果显得很有必要。本文认为通过学习日本动画的语言,了解它们的本质形式及其对待语言表现与思想内涵的衔接特征,以理顺中国动画发展的思路。

  • 标签: 中国动画 日本动画 市场意识 视听语言
  • 简介:1931年4月,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开始在上海《时报》上连载,1933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更名为《家》,是为《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的问世奠定了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家》已先后四次被内地和香港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其中,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拍摄的同名影片《家》较为国内观众所熟悉,影响较大。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陈西

  • 标签: 电影拍摄
  • 简介:1950年2月,广州市面的报摊上出现了一份新出版的周刊——《电影论坛》。主编是区永祥。32开,售价旧人民币1000元,即人民币一角。

  • 标签: 周刊 出版 建国初期 主编 广州
  • 简介: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动画爱好者开始逐步了解且实践定格动画,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主题的定格作品,在国内,更是逐步有了《定格杂志》和中国定格动画论坛这些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定格爱好者的学习和进步空间。越来越多的定格动画公司的成立更是推动了定格动画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定格动画面世。

  • 标签: 定格动画 类型 发展
  • 简介:从1983年7月开始,我离开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市常务副市长的岗位,转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84年,著名电影艺术家杨在葆来采访我,要我专门谈谈如何当市长。原来杨在葆正在广州拍摄电影《代理市长》,由他执导兼主演,因而希望深入了解广州市政府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做法。

  • 标签: 电影艺术家 代理市长 胡耀邦 人大常委会主任 常务副市长 广州市
  • 简介:我自从事新闻纪录电影工作以来,有一段时间被分配在中央三组,跟随周恩来总理拍电影,感到非常荣幸。周总理的出众的风度,平易近人的作风,顾全大局,光明磊落等高尚品德的人格魅力和伟大风范,经常在我脑子里浮现。现在追忆他对我们的关怀、照顾、保护时,仍然使我激动...

  • 标签: 周恩来总理 杨门女将 纪录电影工作者 周总理 女服务员 记者席
  • 简介:1975年7月25日,毛泽东为反映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电影《创业》写下批示,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它使当时刚开始的文艺调整,掀起了第一个浪潮。从粉碎“四人帮”后的揭批高潮,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众多回忆毛泽东的文章.对此谈论很多,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如毛泽东这个批示是怎样写出来的,张天民的信是怎样送到毛泽东手里的等等,都有讹误。本文将笔者了解的鲜为人知的重要情节和若干细节公之于世,以正谬传。

  • 标签: 《创业》 毛泽东 批示 电影 20世纪80年代 粉碎“四人帮”
  • 简介:戈壁奇观敦煌电影城秦铁飞郑屹摄汽车离开敦煌城向西驶去,20多分钟之后,戈壁沙海中一座古城便似荧屏中的淡出淡入的画面,依稀映入眼帘,仿佛是浩浩田畴上偶有所见的沙海蜃景。车慢慢靠近,一座古色古香的古建筑框制在定格中。它就是“电影城”。“电影城”位于敦煌以...

  • 标签: 敦煌 电影 戈壁 丝绸之路 跑马场 仿古建筑
  • 简介: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永乐电影制片公司和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生死千里》(原名《闪电——伊洛瓦底》),最近在上海公映。这部影片内容:1942年12月,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后改称黄国雄)在东南亚召集三千华侨青年组成汽车运输队,自滇缅公路运送中国远征军入缅,终使被困七千英军获救。影片着重描写了这批爱国华侨在这次战役中历经艰险,甘洒热血的英雄业绩。笔者当年曾以记者身份于1940年10月,乘搭这些回国华侨驾驶的西南运输处汽车赴滇缅公路巡礼,复于1942年春随中国远征军入缅采访战地新闻。因此,饶有兴趣观看了这部影片后,略述感言。首先,我们尊重历史,对来自东南亚一带爱国华侨青年参加抗战期间运输服务对祖国的贡献,应予充分肯定和

  • 标签: 中国远征军 爱国华侨 滇缅公路 东南亚 英军 电影制片厂
  • 简介:1939年冬,古城西宁滴水成冰。西宁街头出现了三十几个异乡人,他们随身携带的"能说话的箱子",吸引了当时的西宁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风度翩翩、浓眉大眼的年轻人,他就是著名导演郑君里先生。在这个抗战硝烟四起的冬天,郑君里一行为何要来到地处偏僻的青海?"他们从重庆出发,先后去了宁夏和甘肃,最后来到青海。

  • 标签: 郑君里 来青 抗战电影 中国电影制片厂 硝烟四起 群众场面
  • 简介:关于斯诺的延安之行,世人最熟知的莫过于《西行漫记》。他在延安拍摄电影之事,鲜有人提及。笔者在多年中国电影历史史料搜集与梳理中,发现两份关于在国统区播映斯诺在延安拍摄电影的史料。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早用电影向苏区以外的世界,直观地宣传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和中共领袖们风采的记载。恰逢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百年潮》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活动,根据上述史料撰写此文,与关注中共党史和中国电影史的人们一起分享。

  • 标签: 中国电影史 国统区 苏区 斯诺 中国共产党领导 放映
  • 简介:1965年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总理不仅亲自到机场迎接,而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宴会上,周总理对应邀出席宴会的著名导演成荫说:"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个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事隔1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路线,为史诗影片《血战台儿庄》的上马铺平了道路。

  • 标签: 台儿庄会战 国民党 实事求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李宗仁 解放思想
  • 简介:电影史学的维度——李少白学识与人格研究》是著名中国电影史学家丁亚平、陆弘石、高小健感念师恩而合力主持编纂的一部力作,其拳拳之情令人动容。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2015年3月16日,中国电影史学泰斗、《中国电影发展史》作者之一李少白先生因病去世,他的离世让电影学界为之悲伤。2016年4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电影史学的维度——李少白学识与人格研究》一书,回溯了李少白先

  • 标签: 中国电影 传承电影史 历史图景
  • 简介:余华长篇小说《活着》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由这部小说改编拍摄而成。从叙事学的故事情节、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活着》小说与电影两种叙事形态迥然不同的艺术魅力。

  • 标签: 《活着》 叙事理论 叙事艺术
  • 简介:应云卫,这个几乎与中国电影同时出生的电影人,连同他以后所执导的《桃李劫》、《塞上风云》、《八百壮士》、《武松》等一批经典而有影响的影片一起被人们所牢记。1963年,我有幸参加了电影《武松》的拍摄工作。该戏的主演是享有"江南第一武生"之称的京剧泰斗盖叫天先生,导演就是早已享有盛誉的一代电影宗师应云卫先生。他平时说话语调平缓、和蔼,又常面带笑容,所以给人的印象是颇具儒雅风范。

  • 标签: 武松 绘画 二次曝光 画面构图 摄影棚 中国电影
  • 简介:在纪念田汉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非常怀念他。他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的一位文化巨人,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诗人、电影剧作家,也是我国左翼文化、戏剧、电影运动的组织领导者之一。现在着重谈他对当年左翼电影运动的贡献。(一)在1927年4月27日,国民党南...

  • 标签: 左翼电影 国民党 左翼戏剧 “左联” 阳翰笙 左翼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