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清代宫廷中的喇嘛活动--跳布扎,跳布扎是黄教(喇嘛中的一个教派--格鲁派,服饰为黄色故称黄教)一个重大的宗教活动,被黄教喇嘛视为黄教大典中的'宗教乐舞剧'.从时间上看,清朝前期从北京到外蒙古的库伦,凡是喇嘛庙都演跳布扎,可见跳布扎在当时的兴盛情况.本文所涉及到的只是清代宫廷的跳布扎的情况.中正殿和雍和宫在北京地区的喇嘛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这两处的宗教活动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清朝统治者将喇嘛活动记入典章制度,代代相传,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这在中国历朝历代是绝无仅有的.这为我们研究喇嘛在内地情况,提供了另一个领域的信息.从这种意义上讲,清代宫廷的喇嘛活动具有着独特的文化史价值.

  • 标签: 清代 宫廷 喇嘛教活动 跳布扎
  • 简介:<正>前言呼和浩特建立喇嘛寺院始于俺答汗时代,清代又修建了30座左右。在这些寺院中住坐的活佛(呼图克图、呼毕勒罕)达20名。本文提出的博格达察罕喇嘛虽也是其中之一,但其特别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第一代博格达察罕喇嘛拉西扎木素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入寂,像这样能够上溯到明末清初的蒙古族活佛是非常罕见的。况且,由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即土观呼图克图三世,

  • 标签: 呼和浩特 博格达 喇嘛教 察罕 传记 蒙古人
  • 简介:1985年,青海省东部一个相当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突然出现了个"海山图书馆筹建委员会".这海山者,何许人?原来,他就是朱福南先生,字海山,土族,民和县官亭人,自幼出家,经名索南拉吉,一般人称朱喇嘛.一名少数民族宗教人士,怎么与文化教育事业联系起来的呢?

  • 标签: 三川朱 名扬三川 朱喇嘛
  • 简介:2006年金秋十月,秋意正浓,北京街头出现了几个身着红衣袈裟的喇嘛.他们是来自西藏扎什伦布寺的时轮金刚扎仓的堪布丹增赤列和他的同伴们。由于是从西藏来到京城,我这个“西藏人”见到老乡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是便成了他们的向导。

  • 标签: 扎什伦布寺 喇嘛 西藏 向导
  • 简介:<正>佛教传人藏区后,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发展,成为一种被藏族化了的宗教——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便是藏传佛教一大特色,它与佛教在藏区的传入、融合和发展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是佛教理论在藏族社会中具体运用的结果。本文试就藏传佛教格鲁派之最大活佛世系之一达赖喇嘛转世制的产生及寻认灵童经过,作一简述,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 标签: 达赖喇嘛 藏传佛教 格鲁派 五世达赖 仓央嘉措 藏族社会
  • 简介:每年的正月末,雍和宫中都会举行“打鬼”仪式,老北京人俗称为“喇嘛打鬼”。清末满语称为“跳布扎”,蒙语称“查玛”,藏语称为“羌姆”,翻译成汉语为“金刚驱魔神舞”。“打鬼”仪式来源于“羌姆”。“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

  • 标签: 雍和宫 金刚 喇嘛 变迁 “羌姆” 藏传佛教
  • 简介:文章记述了五世达赖喇嘛于1663年—1682年在藏区的主要活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标签: 五世达赖 喇嘛 年谱
  • 简介:五世达赖喇嘛(1617~1682)进京觐见顺治皇帝,是清朝初年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它对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影响深远,对西藏地方的政治和宗教、西藏与蒙古各部的关系也有重要影响。五世达赖喇嘛的自传——云裳(1672年以后开始写作)一书中依据当时的记录对其进京的过程作了详细的记述,是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十分珍贵的资料,即使是许多细节的描述,也具有澄清史实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依据西藏人民出版社所出该书铅印本,并对照木刻本,将五世达赖喇嘛1652年3月从拉萨动身到1653年10月返抵拉萨的部分译成汉文,并作了一些注释,供有关研究者参考.因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尚祈各方赐教为盼.

  • 标签: 五世达赖喇嘛 西藏 哲蚌寺 活佛 中国藏学 僧人
  • 简介:喇嘛庙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日]长尾雅人日本学者长尾雅人著《蒙古学问寺》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著作,出版于1947年。由于受到当时历史背景影响,书中有一些提法是有问题的,如:把我国内蒙古、东北地区分别称作“蒙疆”、“满洲”;认为“汉化”导致了部分蒙古...

  • 标签: 喇嘛庙 喇嘛教 五当召 寺庙 五台山 西拉木伦
  • 简介:<正>七世达赖喇嘛法名格桑嘉措,四川理塘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生。8岁时在理塘寺出家,9岁时被青海蒙古僧俗迎到塔尔寺供养。康熙五十九年(1719)12岁时被康熙帝册封为第七世达赖喇嘛。次年由平逆将军延信护送入藏,同年九月十五日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清乾隆十六年(1751)七世达赖喇嘛开始亲政,时年44岁。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布达拉宫圆寂,时年50岁。

  • 标签: 达赖喇嘛 乾隆二十二年 驻藏大臣 布达拉宫 事务 西藏地区
  • 简介: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库伦旗,从清初崇德元年(1636)到民国20年(1931)被称作锡勒图库伦喇嘛旗,是内蒙古唯一政教合一的旗。在该旗,作为旗长的掌印札萨克达喇嘛统管着全旗的政教事务,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宗教首领。据库伦旗史志办的齐克奇研究,锡勒图库伦掌印札萨克达喇嘛的职位并不采用转世制,在历任的23代中,除了第3代、第22代,其他各代都是从青海省乐都县碾伯地方的藏族萨木鲁家族中选任①。据我考察,萨木鲁(Bsam-blo)并不是家族名称,而是哲蚌寺郭莽扎仓(Sgo-manggrwatahang)所属的一个康村(Khams-tshan:寺庙中大体上按僧徒来源家乡地区划分而成的僧团单位,若干康

  • 标签: 五世达赖喇嘛 库伦旗 喀喇沁 札萨克 政教合一制 巴州
  • 简介:国画大师张大千传奇的人生中,有一段在敦煌临摹壁画的经历。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影响到他后半生艺术风格的转变,也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华彩篇章。但不为人所知的是,张大千敦煌之行的成功和他所临得的大量临摹作品,是在青海热贡艺术之乡的僧人喇嘛的帮助下完成的,他也因此与4位喇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写下一段佳话。

  • 标签: 张大千 喇嘛 青海 人生旅途 临摹作品 国画大师
  • 简介:民国时期西藏的情况,出于种种原因,国内的有关研究并不为多。相对来说,国外这方面成果要多些,其中不乏尊重历史事实的著述,但也有些论著在许多问题上或失之偏顿,或有意歪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置事实于不顾,提出“自1912年开始,西藏就独立了”的谬论,竭力渲染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这一历史时期,尤其是民国初年的所作所为,将其作为“西藏独立”的注脚。

  • 标签: 用心 尊重 历史时期 谬论 情况 西藏
  • 简介:在藏学领域诸多课题的研究中.围绕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而设立的驻藏大臣制度,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驻藏大臣在西藏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都曾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并做过细致的研究探讨。但有关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相见礼仪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笔者在参与编辑《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过程中曾接触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深感在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相见礼仪的嬗变这个表象的背后,反映着更深层次的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喇嘛在西藏地位及作用的看法和政策,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 标签: 达赖喇嘛 藏学 清政府 统治 礼仪 档案史料
  • 简介:随着广东穆斯林的逐年增长,经宗教部门批准的合法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了穆斯林宗教活动的需求,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与使用也成为困扰穆斯林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难题。本文就广东省伊斯兰活动场所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广东 穆斯林 宗教活动场所
  • 简介:抗战爆发后,为了响应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的号召,中国伊斯兰界在汉口举行了反侵略祈祷大会,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成立后,不仅扩大了反侵略祈祷宣传的范围,而且呼吁国内穆斯林积极付诸实践,从而强化了中国穆斯林的爱国心,在精神总动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抗战时期 伊斯兰教界 反侵略祈祷
  • 简介:1807年9月,英国伦敦传道会牧师马礼逊经过了辗转奔波之后,登陆广州,开启了基督新教在广州传教之序幕。以后各国差会不断派遣传教士来华,企图使中国国民皈依基督。经历了不断的挫折之后,传教士们意识到要使“天朝大国”的老百姓接受基督就必先改造其思想,于是他们选择了办学作为传教

  • 标签: 民国时期 基督教 广州市 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