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蒙梦碑铭文》译注是对古代埃及第二十五王朝最后一位国王蒙所刻写的《梦碑铭文》进行的释读和翻译,并对译文中出现的历史名词进行必要注释。该铭文真实地记录了公元前663年努比亚王朝、塞易斯王朝和新亚述帝国这三股近东地区最大的政治势力对埃及的争夺,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埃及乃至整个近东历史的首选文献资料之一,因此,对其进行翻译和注释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

  • 标签: 古代埃及 塔努塔蒙 梦碑 译注
  • 简介:1956年在南京牛首山出土了明宣德八年(1433年)所建造的弘觉寺舍利地宫包括带有铭文“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铜鎏金喇嘛等在内的一些文物。经考证,该铭文中的“李”字不是作为姓氏解释,而是“使者”之意,此地宫实为法名是“福善”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真身墓,即归葬处。但是,学界有些专家认为此说理由还不够充分。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物的研究和鉴定,认为出土文物铜鎏金喇嘛铭文为郑和亲笔所书,这为确认郑和归葬处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

  • 标签: 郑和笔迹鉴定 云南遗存郑和亲笔题记 福建遗存郑和亲笔题记 南京遗存郑和亲笔题记
  • 简介:西藏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门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的佛塔之一,内部的壁画代表了西藏壁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为配合自居寺建筑维修,并对吉祥多门塔内壁画病害进行治理,对壁画制作材料进行了取样分析,以了解吉祥多门壁画的绘制工艺。通过分析结果获知,吉祥多门塔内壁画红色颜料为朱砂、绿色为石绿、蓝色为石青、黄色为铁黄、白色为白垩、黑色为碳黑。吉祥多门壁画制作方法较为特殊,壁画样品仅有颜料层和地仗层,壁画直接在地仗表面绘制。

  • 标签: 白居寺 吉祥多门塔 壁画 制作材料 绘画工艺
  • 简介:英国本土学界的中古政治史研究百年:彩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向。斯布斯所代表的“追求民主”的宪政主义解读模式在20世纪中期就已被放弃。二战前后以麦克法兰为代表的学者引入群体人物学的研究方法,转而以“追求利益”的庇护关系解释中古政治现象。麦克法兰创立的功能主义解读模式强调中古王权与领主之间的基本和谐,突出政治史中人的因素和细节探索,从而推动了地方史和人物史研究的勃兴。麦克法兰比斯布斯更像是当代中古政治史研究的奠基者。近二十多年来,新生代史家试图改变麦克法兰模式造成的研究细碎化弊端,把思想因素重新引入中古政治史研究,其中卡彭特等人倡导的“新宪政史”力图对英国中古政治发展再次进行宏观的观察与解释,不过强调这是“没有宪政主义”的宪政史,并非试图回到斯布斯。然而这一探索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成果问世。

  • 标签: 宪政主义 群体人物研究 庇护关系 新宪政史
  • 简介:康熙朝中叶是清朝建立多民族的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关键期,面对多元文化的复杂局面,康熙帝在了解并争取各族精英对其统治的认同的同时,发展了八旗组织的存在方式,使之深深地融入到帝国的各方面的统治活动中,成为其实施分而治之统治策略的得力工具。

  • 标签: 康熙 江南 八旗 汉族 传教士
  • 简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东北的新教传教士均遭逮捕,日伪利用日本牧师将西方新教各派整合为满洲基督教会,其他教派也被重新统合。此后日伪官员直接介入宗教活动,并通过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宣扬日本国策,以强化教会的战争协力意识。日伪组建联合协议会、宗教教化团体联络委员会、教化国民研究会等组织,以确保上情下达;并以这些组织为核心,推行增产、储蓄、识字、捐纳、昂扬斗志等运动,使教会沦为战争协力的工具。日伪对宗教派系进行整合统制并利用其为战争服务,这一模式在战时各沦陷区具有普遍性,同时也是日本国内政教模式的移植。

  • 标签: 伪满洲国 基督教会 宗教控制 政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