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女子六○迫击炮连是由土族、汉族和藏族青年女子组成的,是青海省民兵预备役战线上一个优秀的战斗集体.1964年组建为女子六○迫击炮排,2001年7月扩编为女子六○迫击炮连.

  • 标签: 大通女子 女子迫击炮 更爱
  • 简介:高个子,黑瘦脸,身穿黑袍子,头戴黑毡帽,腋下夹着黄布包,口袋里装着旱烟袋……从外表看,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人们所钟爱的作家赵树理。

  • 标签: 赵树理 作家 生平 文学创作 人格修养
  • 简介:为迎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特隆重主办国家庆典式展览:“共庆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此次“中国艺术大展”,创作题材以澳门四百年历史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重点,既要表现澳门人民的苦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又要表现曾在澳门为中华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卓越历史人物,同时还要展示中西文化的冲突、交流与融汇,描绘澳门美丽的风光和多彩的现实生活。本世纪末的港澳回归、洗雪国耻,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民族精神为之振奋,世界华人普天同庆。欢庆回归、振兴中华、热爱中华的锦绣河山,也将成为大展的主题。此次“中国艺术大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直接领导、文化部长孙家正任大展组委会名誉主任,全

  • 标签: 中国艺术 回归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部 澳门 中国画
  • 简介:居住是人生存的条件之一。华夏人的居住从遥远的野处,经历五六千年的寻觅、构造,才走到文明的家居时代。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原始住房早已不存,惟中华汉字^字及相关的字存其可追溯的踪迹。能为这种追溯提供资证的,有古代文献的零星记载和地下出土的考古资料。本文即以宀字为核心,追溯居住的演进之迹及其引起的人文精神,并从中升掘出汉字的历史文化价值。

  • 标签: 宀部字 汉字 历史文化价值 人文精神
  • 简介: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积极向东方扩张,掠夺殖民地,对中国掀起了瓜分的狂潮。其中,法国侵略者以雷州伴岛的广州湾(今湛江市)作为其侵略的目标,由此引发了遂溪、吴川人民激烈的反抗斗争,尤以遂溪人民的抗法斗争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广州湾原名“广洲湾”,以海中有面积广大的东海岛、南三岛和硇洲岛而得名,由高州府吴川县和雷州府遂溪县分割管辖。广州湾具有重要的军事与经济意义:海南在其西南,香港介其东北,又条件极为良好,港内水深,湾泊甚便,进口狭窄,而内里海口

  • 标签: 广州湾 遂溪县 清政府 团练 硇洲岛 湛江市
  • 简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武装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将要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央军委决定,由17架各型飞机组成空中分列式,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数十万人民的检阅。这17架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通信联络机等,各种飞机用途各异、速度不等,外型相差

  • 标签: 人民空军 党和国家领导人 常乾坤 国民党空军 特此通知 航空事业
  • 简介:人民文学》杂志是1949年10月25日创刊的,当年作为全国文协(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的机关刊物,文协主席茅盾兼任该刊主编,并为刊物写了发刊词。而《人民文学》刊名,编辑欲请毛主席题写。毛泽东谦虚地给主编“雁冰兄”写一短简,说他不合适,宜由“沫若兄”书写。于是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慨然允诺给刊物写了刊名。

  • 标签: 《人民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 毛主席 郭沫若 刊物 刊名
  • 简介:我在水利部门工作三十多年,近十多年我又一直主持《沙市市水利志》的征编工作,对1954年沙市人民战胜特大洪水的过程了解颇多,现编撰成文,以飨读者。1954年气候十分异常,汛期降雨频繁,历时长、强度大、范围广,致使荆江上游洪峰形成早、来势猛、水位高,下游项托、渲泄不畅、持续时间长,为百年所罕见。针对上述气候异常的情况,6月14日,沙市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拉开了1954年防汛抗洪斗争的序幕。会议传达省防汛会议精神,部署沙市防汛任务,宣布成立市防汛指挥。市长王锦川任指挥长,市公安局局长张词华、市人民法院院长喻良必、市建工处处长周学文任副指挥长。市指挥内设一室五股,办公室主任肖志中,宣传

  • 标签: 防汛指挥部 沙市 洪峰水位 荆江大堤 市人民政府 长江洪水
  • 简介:刚从苏联东欧访问回国的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批评搞“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表现,这时苏联人也对“大跃进”议论纷纷,赫鲁晓夫也公开批评人民公社得不偿失。毛泽东立即把这一切联系起来,怀疑彭德怀可能从莫斯科取回了什久“经”来,于是大为不悦。

  • 标签: 毛泽东 赫鲁晓夫 人民公社 大跃进 苏联专家 彭德怀
  • 简介:本刊(原《蒙古学资料与情报》)于1984年第1期刊载了叶新民先生所译《察哈尔布尔尼亲王之乱》一文的第1、4—7分。最近,译者又将该文第2、3分惠送本刊,现予发表,以使读者卒读此文。──编者二、阿布奈的袭爵后金国(清)统治内蒙古以前,众所周知,在那里最有力的统治者有察哈尔王家和土默特(Tumed)阿勒坦汗(Altanqayan)以后的顺义王家。其中,顺义王家由于受到林丹汗(ligdanqayan)的攻击,大部分毁灭了。而察哈尔王家,也在1634年,因林丹汗病死于西迁青海地方的祁连滩(siratala)后投降了后金国,因而失去力量。在这时,后金国对两个王家的处置和待遇是全然不同的。一则是顺义

  • 标签: 察哈尔 林丹汗 呼和浩特 蒙古史研究 亲王 顺治帝
  • 简介:"文革"期间,我在湖北省军区担任干部调配组长,同时还兼任过一段时间的湖北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军区党委书记张洪的秘书。因工作关系,经常去当时由省军区代管的设在咸宁向阳湖的文化"五七"干校,对干校的情况有一定了解,同在那里的诸多文化名人也有过接触和交往。现摘要回忆如下。

  • 标签: 干校散记 文化部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