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在新加坡电视台工作的56届校友彭溆娴于1987年以舒娴的笔名在《新加坡文艺》刊物上,发表文章纪念我院前副院长朱钧教授。文章题为《一别成永诀》。彭淑娴校友在文章中回忆了1977年从香港回沪拜访朱先生时的情景,朱先生一再鼓励她不要放弃事业,要多看多演,为振兴中华的戏剧事业而奋斗。彭溆娴还对朱先生的教学特点作了生动的描述。文章最后写道:朱先生是已经逝世了,但先生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将活在千千万万受过先生教益的学生心中。

  • 标签: 新加坡 文章 振兴中华 纪念 电视台 校友
  • 简介:1997年,向来被认为最枯燥、最不可能有票房的一部人类学电影纪录片,在台湾电影院放映的票房收入,超过当时台湾本土所有上映的商业片。这被看作是一个奇迹。而实际上,这样的局面有其必然性。

  • 标签: 电影纪录片 票房收入 商业片 放映 电影院 中国
  • 简介:2010年秋季科隆歌剧院版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首演后,音乐评论家刘雪枫先生曾经在当年11月号的《歌剧》杂志上发表过《中国的瓦格纳制作还有多远?——《指环》热演上海之后断想》一文。一年后的2011年秋季,中央歌剧院首先发端,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了瓦格纳浪漫歌剧的经典之作《汤豪合》。

  • 标签: 瓦格纳 制作 中国 《尼伯龙根的指环》 中央歌剧院 2010年
  • 简介:本文回顾了三十年我国的布莱希特研究,从对布氏体系基本概念的译名着手,分析了对其的误读;“布莱希特热”降温之后,对于其与俄国形式主义、表现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思潮的关系也缺少关注。“为我所用”的布莱希特从“错位”走向了“缺席”。

  • 标签: 布莱希特 叙述体 陌生化 错位 缺席
  • 简介:好的唱词不是蜜,却能粘住人的思绪情性;不好的唱词不足糠,但能引发人的逆反心理。在浩翰的戏曲作品是,剧作家们写出了多少如诗如蜜情真意浓美如珠玉的好唱词。使唱者言真字确,声韵传神。使听者闻声动情,入耳生根(?)但也有个别不通或谬于历史的词,倒人胃口。所以李笠翁说:“琢字炼句,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笠翁全集·窥词管见》)理者:事理、辞理、道理也。本文不拟侈谈唱词高一级的诗、味、美。只谈谈由妥而确的来表达事理的“理”。

  • 标签: 李笠翁 戏曲作品 窥词管见 卓文君私奔相如 姬昌 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