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写道:“显祖之诞生,先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按:实为同一年).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当伦敦的寰球戏院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东方庙会的中国舞台则在演出汤显祖的《紫钗记》和《牡丹亭》.汤、莎二人是同时出现在东西方的两颗最耀眼的艺术明星.

  • 标签: 汤显祖 戏曲史 《罗密欧与朱丽叶》 《仲夏夜之梦》 总序 全集
  • 简介:1984年春,我决定在首都举办京梆子折子戏专场,一晚连演四个风格迥异的折子,分别是《蝴蝶杯》“藏舟”,《柜中缘》,《状元打更》“巡营破敌”和“破镜重圆”以及《窦娥冤》“行路法场”。专场有三折是三出大戏中“最吃重”的“戏核”,所谓“最吃重”主要是指唱和念最吃重,再一折《柜中缘》同样是使嗓的重头戏,一晚四折三个整小时唱下来,我竟然是游刃有余,越唱越冲,越唱越有后劲。整场演出在窦娥临刑前高喊“冤枉”声中落下帷幕。

  • 标签: 刘玉玲 《窦娥冤》 声情 折子戏 梆子 演出
  • 简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的关怀下,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负责主持的京剧“音像”工程,历经8年,已经达到三百多出戏。对于这样一项浩繁的工程,今后将对京剧事业的发展产生何等重要的影响,从艺术家到理论家,从观众到新闻界都在议论这件事。今天我受《中国京剧》杂志社委托请来五位热心于此事,并有一定研究的的艺术家、理论家到我们的沙龙发表高见.

  • 标签: 京剧 艺术家 观众 理论家 中华民族文化 议论
  • 简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海量版的日益增多,人们开始慢慢进入信息化时代。媒体就是在这个快速简单迅速的信息化空间下创设的。它以其自身的优势真实反映了社会中的情况。媒体摄影包含在当代摄影体系中,同时它也为当代摄影传播创作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方法,并对现代摄影体系的形成以及发展提供了建议和经验教训。

  • 标签: 自媒体 当代摄影 语境
  • 简介:吸引我打开这本书的原因,是该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写给不看戏的人看。生于70年代的我,真的对看戏不感兴趣,对于戏曲的了解,似乎也仅仅限于听说过梅兰芳、马连良、程砚秋等人的名字而已。

  • 标签: 章诒和 伶人 风流 70年代 梅兰芳 马连良
  • 简介:大型古装黄梅戏《东坡》选取了大文豪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几个主要事件为蓝本,展现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事迹和成就,成功塑造了黄梅戏舞台上的又一个熠熠闪光的男性形象。该剧的创作成就斐然,表现为:史料取舍精准,剧本编排合理、语言雅俗共赏、角色造型成功、音乐创作出新、舞美精巧简约等;同时缺失亦显,史载苏轼在黄州期间关于黄冈民歌的内容没有提及、草根观众的遗失等等;但总体上瑕不掩瑜,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打磨,必能成为黄梅戏苑中的精品.

  • 标签: 黄梅戏 苏东坡 创作 成就 缺失
  • 简介:2017年6月18日上午,浙江省杭州杂技团隆重举行建团60周年大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张红、俞亦刚、梅月洲,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翁仁康,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肖世革,中国杂技家协会组联部主任刘挥;

  • 标签: 杂技 庆祝活动 杭州 中国文联 副主席 副秘书长
  • 简介: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根据同名长篇小说创作的优秀歌剧作品,是现代民族歌剧中一颗闪耀的明珠,从公演以来,因它精彩的剧情、细腻的人物受到广大群众和专业人士的喜爱,这些人物的精彩段落甚至成为各大音乐院校课堂上的教材级材料,可见其人物角色的细腻程度和魅力。

  • 标签: 歌剧 高自萍 人物性
  • 简介:为响应中央节俭办会的文件精神,从2012年底开始,很多大型的演出纷纷缩减经费,从指令性演出到商业性演出都减少了很多。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们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演出重点放在文化下乡、送文化进校园、惠民:亡程等送文化工程上,真正把文化和欢笑送到老卣姓中间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我团还成立了艺术委员会,结合我团中坚分子,创作创新了更多优秀的作品。

  • 标签: 商业性演出 杂技 曲艺 浙江 文化下乡 文件精神
  • 简介:做一个学科的译介工作先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个学科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介绍进来?回答这个问题前又须首先确定:这个学科应该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任何一个学科的创立和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选择它准备回答的问题。戏剧学要想成为一门学科,首先是确立自己试图回答的问题。我们所知的戏剧学研究设立的基本问题通常是:戏剧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内容必然会归结到本质范畴。而本质一旦被严格定义,就很容易党同伐异。

  • 标签: 戏剧学 世界戏剧 出版规划 讨论内容 总序 一出戏
  • 简介:大凡看过黄晓萍演出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即她的表演,尤其是唱腔,充溢着一种质朴、深挚的感人力量。她在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无论传统戏、新编古代戏还是现代戏,曾塑造了不下数十个颇具光采的人物形象,其中更以擅演悲剧人物为著。以她所饰演的悲剧人物来说,其中有代表性的如秦香莲、孙尚香、张翠鸾以及现代戏《琵琶泪》中的赵玉华等,虽然思想性格各异,却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她演《秦香莲》每至《闯宫》一折,总要惹下不少观众的同情之泪。在沈阳的一次演出后,一位老

  • 标签: 舞台生涯 黄晓萍 赵玉华 孙尚香 悲剧人物 琵琶泪
  • 简介:董永遇仙的故事从汉代滥觞,经历代演绎而渐趋丰满,成为一个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故事。在清朝中后期,随着花部兴盛,这一故事又被广为搬演,有《百日缘》《槐荫记》《七仙女下凡》等不同名目。黄梅戏《天仙》源自青阳腔剧目《槐荫记》,讲述秀才董永卖身傅家为奴,以所得银钱葬父,孝行感动天帝。恰逢七仙女有思凡之心,玉帝乃命七仙女下凡,与董永配成百日夫妻。董永于上工之日,在槐荫树下与七仙女结为夫妻。后七仙女一夜

  • 标签: 传统力量 创新谈 力量批判
  • 简介:这“三腔”指的是彩腔、仙腔、阴司腔。“三腔合一”是用这三腔的音乐素材编创的一首黄梅戏声腔唱段,出现在黄梅戏传统精品剧目《天仙》“鹊桥”一场戏中,由众仙女齐唱.“人间天上不一样”唱段。曲调如下:

  • 标签: 《天仙配》 黄梅戏 音乐改革 序幕 音乐素材 精品剧目
  • 简介:传统戏曲四大剧种声腔中,东柳、西梆、南昆、北弋,唯梆子腔由曲牌连套发展成为板腔体演出形式,并且至今仍为中国演出地域和专业演出团体最多的超级剧种。“西梆”由山、陕传入中原,至今活跃在中国近20个省区。尤其在中国北部,情韵激扬的梆子腔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微、山东等地域漫延生根。唱梆子戏成为当地令人倾情的大事。

  • 标签: 山东梆子 传统戏曲 艺术特色 声腔 情感 原型
  • 简介:经过近一年的蕴酿、筹备,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下午,在古城黄州召开了湖北省黄梅戏剧团成立庆祝大会,宣布省团正式成立。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重农,省文化厅厅长徐春林,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向省团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鼓励他们出人出戏,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精神文明作出贡献。省文化厅厅长徐春林和黄冈地委书记杨祖炎亲自将“湖北省黄梅戏剧团”的衔牌受予该团的主要演员杨俊、张辉。专程前来参加庆祝大会的还有湖北省广播电视厅、省文联、省电台、电视台、湖北日报及省直各文化艺术团体的主要负责人。

  • 标签: 黄梅戏剧团 《天仙配》 省文化厅厅长 艺术团体 衔牌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