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徐晓钟善用象征:超自然力的女巫,表情丰富、蕴含深厚的红桌布,圣化了的索尔薇格,头脚倒置的培尔·金特的舞台形象,作为桑树坪村民的生存圈、又作为时间行程的空间图式的转台……从局部象征到整体象征,从简单的隐喻到复合的意象,徐晓钟不断地强化、更新自己作品中的象征因素与功能。象征,这人类精神发展史和艺术发展史上奇异的神器,

  • 标签: 整体象征 人的形象 艺术发展史 舞台形象 人类精神 徐晓钟
  • 简介:记者(以下简称记):可否请编剧先谈谈这出戏的创作初衷?王保卫(《儒生外传》编剧,以下简称王):这出戏是古装戏。闽西汉剧太久没排古装戏了,写这个戏就是要重拾传统。

  • 标签: 儒生 古装戏 编剧 简称 创作 传统
  • 简介:<正>一九八六年,我在《戏剧艺术》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当时在学术界争论已久的戏剧起源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确定戏剧性质的问题。既然戏剧是作为一种舞台艺术而区别于小说、散文和诗歌的,是作为一种有具体故事情节的表演而区别于舞蹈、歌唱和杂技的,是作为一种以角色身份(不是以演员身份)进行的故事表演而区别于曲艺的,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一系列体裁比较中抽象出属于戏剧一面的共同因素,由此把戏剧定义为:以角色身份表演故事的舞台艺术。显然,这种舞台艺术同舞蹈、歌唱一样,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 标签: 戏剧形式 中国戏剧史 戏剧艺术 黄帝族 戏剧性 文化人
  • 简介:<正>过去,一谈到繁荣影视剧创作,我们往往较多地从外部环境上找原因,如领导关心支持不够啦,体制不顺、财力匮乏啦等等。自然,目前文艺创作的环境距离理想的状态尚有相当的距离,但去冬今春以来,伴随着文艺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电影发行体制的改革为先声,整个文艺体制都出现了或正在酝酿着实质性的大动作。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外部环境逐渐趋于完善,当体制问题逐渐理顺之后,是否就一定能顺理成章地出现文艺繁荣的局面?举例说,我们常羡慕国外搞影视剧的制作投资高,而我们则无法与之比拟,如果真给了你那么多钱,是否你就能拍出观众要看的片子来呢?前一段时间,关于文化“下海”的议论

  • 标签: 文化人 外部环境 文艺体制 文艺创作 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
  • 简介: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党的阳光雨露抚育我茁壮成长。我已过“天命”之年,回顾过去,我所获得的各种殊荣,离不开党的培养和爱护。我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后几十年来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使川剧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文艺又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使戏剧百花园内硕果累累,香飘海内外。继省川剧院和新都川剧团在西欧各国,日本,香港等地演出后,我们成都市川剧院三团,于今年4月初赴香港演出,获得很大成功。我们带去的大戏有《白蛇传》、《燕燕》、《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和两台异彩纷呈的折子戏:《杨广逼宫》、《逼侄赴科》、

  • 标签: 川剧艺术 成都市川剧院 《白蛇传》 西欧各国 文艺方针 我生
  • 简介:郭京飞:别把我当偶像对郭京飞来说,主演《牛虻》对于他最大的牺牲,大概就是为此推掉了一部10万元酬金的电视剧了。毕业一年多来,他一直不停地在演话剧,从《肮脏的手》、《终局》、《人模狗样》、《爱战胜一切》、《午夜的哈瓦那》到《偷心》,好像没有他不能演的戏似的。

  • 标签: 《牛虻》 《终局》 电视剧 哈瓦那 话剧艺术
  • 简介:现代话剧《天堂有多远》是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排演的一出教学剧目。选择自己创作的剧本用于教学是难度很大的.因为这需要不断的修改剧本,不断的设计人物,不断的探讨和试验舞台表现手法。好在艺术院校的教学排练没有市场压力.可以比较从容不迫的磨合,这是该剧之所以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话剧 教学剧目 山东艺术学院 表现手法 市场压力 《天堂有多远》
  • 简介:中国戏剧目前的最大危机,恐怕不是单单培养一代艺术新人,就能撑起中国舞台的天际线的。影视是一门产业的观念,早已被业界认可,然而缘于历史情结的根深蒂固,戏剧产业化之路走得相当艰难。我以为,在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下,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数量的戏剧经理,乃是进入WTO后开启中国戏剧生死命门的钥匙。但业内重文轻商、甚至抑商的传统旧识不改,吃螃蟹的人就很可能反被螃蟹吃掉。

  • 标签: 中国 职业戏剧经理人 李渔 戏剧产业化 清朝
  • 简介:杂技是一门没有国界的艺术,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杂技团体和杂技演员,经常出国演出,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对外演出当中,一些杂技演员由于缺乏礼仪知识,无意中会遇到一些尴尬,甚至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为此,本刊特开辟了《礼仪与修养》栏目,向大家介绍一些国际交往中的礼仪知识。同时也欢迎大家根据自己的经历,撰文谈谈相关体会。

  • 标签:
  • 简介: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早在1941年5月,邓小平发表了他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宣传会议上的报告《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及其努力方向》,随后1942年1月又倡导召开了太行文化座谈会.同年的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年的邓小平身处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太行山区,毛泽东则在敌我对峙线的边缘、相对和平的后方基地--延安.对比两个座谈会和两篇讲话,我们能够发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位伟人,在文化方向、文艺创作问题上的看法惊人的一致,并且两个座谈会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着内存的联系.揭示这种联系,我们可以深刻地领会毛泽东、邓小平的讲话对当时的新文艺运动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深刻地体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革命家与文艺家对话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太行文化人座谈会 延安文艺座谈会 邓小平 文艺团体 毛泽东
  • 简介:对我来说,做戏如日游,读书如夜祷。那些如戏般生里梦里的不可尽的事,不可解的结,不可了的愿,不可言的苦,不可说的欢,在夜半至拂晓的光阴里,都会从漫漫文字的海底,渐渐亮起点点的星,点点的灯,和点点的晨曦,化作平和,慰藉和希望。读书不再是填鸭式的他人灌输,也不是急功近利的自我驱动。非但读文艺书如此,读学术书也能让我独坐欣宜,通悟机趣。近日拜读了熊源伟的观剧日记《等到天黑》,陈世雄的学术专著《三角对话》和到永来的戏剧文集《与戏剧共舞》,受益匪浅,满心喜悦,更觉书中亦有“大剧场“。

  • 标签: 书评 《等到天黑》 戏剧评论 《三角对话》 《与戏剧共舞》
  • 简介:《西厢定本》是明人对元人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的改编。本文试图对改编者的具体改编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其得失,对学界曾出现的有关此文献的不当评价作一些纠偏。

  • 标签: 硕人 《西厢定本》 《西厢记》改编
  • 简介:今年是佐临大师百年冥诞。回溯十七岁那年,便慕佐临之大名来沪投奔他悉心创办的上海人艺首届学馆,一瞬之间半个多世纪匆匆而过,在中国话剧半壁江山的上海,耳濡目染从人艺、上戏、青话直至话剧艺术中心,要记载的人与事可谓多矣!而佐临师一生的艺术轨迹,始终是我心中抹不去的幻影。

  • 标签: 中国 话剧艺术 奠基 艺术中心 上海人
  • 简介:《太阳·雪·》和观众见面了,而且就我观看的几场,观众没有中途退席的,演出过程中有笑声、有掌声,就我听到的十几位观众自述,鼻子还酸酸的,竟也有泪水盈盈——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近几年来,我虽在北京和外省排了一些戏,但面对上海观众、上海人艺,面对第一次合作的作者及其新剧本,对我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 标签: 太阳 札记 导演 创作 熟悉 上海人
  • 简介:初冬的北京,阳光明媚,晴空万里。11月13日上午,内蒙古杂技团的《五高车踢碗》节目组14,刚参加完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捧着金杯风尘仆仆地赶往人民大会堂,为全国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联欢晚会彩排。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早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在临时搭建的舞台大屏幕上,打着晚会的主题词“和谐阳光,百花芬芳”。此台晚会精英荟萃、名家大腕云集。主持之多,参演人员之多,艺术品种之多,规格之高都是踢碗姑娘们第一次遇到的。她们顾不上20多天的连续旅途劳顿,参赛、展演、彩排、训练的疲惫,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等待着。

  • 标签:
  • 简介:郑海亭,1889年生。1915年随吴桥的一个杂技团到俄国演出。当时,他表演的节目主要是魔术和柔术,他的柔术特点是"缩骨法"。1921年12月21日,郑海亭的儿子在俄国出生,按俄国习俗取俄国名字为弗拉基米尔·让诺维奇·亭。为了使他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还取了

  • 标签: 俄罗斯 驯兽 俄国 马戏 节目 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