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我们今天能够对傩舞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应该感谢前辈的努力。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刚刚成立,吴晓邦、盛婕等老一辈舞蹈家率领中国舞蹈研究会开创了中国傩文化研究的先河,先后深入江西、广西等地发掘研究中国傩舞,从此,鲜为人知的民间跳傩走出深山僻壤,被世人称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 标签: 文化解析 民间 新中国 傩文化研究 50年代 20世纪
  • 简介: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开设舞蹈专业的九所高等院校的教师进行的职业情感调查,总结出舞蹈教师追求完美、感性单纯、细腻敏感、表现欲强、忠诚度高的职业情感特点。从其形成的原因来看,艺术追求的纯粹性、成长环境的单一性、生活压力的现实性、教学创作的专业性、职业心理的复杂性是形成这种独特情感特色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构筑公平竞争的平台、形成尊重信任的良好氛围,科学应用情感特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提升社会形象来加强教师的情感管理,才能使舞蹈教师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忠诚感和幸福感。

  • 标签: 舞蹈 教师 情感管理
  • 简介:科尔沁"博"仪式是科尔沁传统文化中保存得较完好的民间信仰仪式,以丰富的歌舞表达其宗教内涵,体现了科尔沁蒙古族的文化特质。本文通过对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北腰林毛都嘎查呼日勒"博"、天亮沃德干和科尔沁左翼后旗伊胡塔镇衙门营子嘎查白毛敖海"博"三个调查点多年的田野调查,并结合史料记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析科尔沁"博"仪式的过程、结构、歌舞行为、符号等,试图阐释其文化结构和艺术形态中蕴含的意义。

  • 标签: 科尔沁“博” 仪式 结构 歌舞
  • 简介:文章主要围绕以矿泉水瓶为辅助工具、在编导课堂教学实践中创生出的操作方法进行论述、举证和分析。此教学法对实现编导课堂教学中的"力"的认知、感受、承接、线路变化之教学目的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矿泉水瓶"教学法可以细分为"顺应性原地抛接"、"顺应性移动抛接"、"变化性原地抛接"、"变化性移动抛接"、"律动性组合抛接"和"编创性组合抛接",集中体现出因材施教、同源异法的基本教学思路,尤其是对各种因素变化下的肢体训练价值进行探讨,具有十分明确的实践功能和现实意义。

  • 标签: 线 教学法
  • 简介:当2016年的元旦带来一片温馨、热闹的节日气氛时,2015便悄然和我们说再见了。相信一年的完结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快乐抑或是忧伤,最后都幻化为人生旅程中的一场收获。2015年于史晶歆而言,是满载收获的一年。“歆舞界”自2009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揭开了中国当代舞蹈与多媒体融合尝试的序幕。

  • 标签: 身体叙事 建筑师 解析 语言 2009年 节日气氛
  • 简介: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传承与发展一直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下进行的,没有绝对的唯一成了其常教常新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将不同建树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创编模式及时的挖掘整理并适时的宣传推广也成为学科自身完善的根本。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旦周教师蒙古族舞蹈风格课为切入点,对其授课过程进行跟踪调研,尽可能将其课中所体悟到的特有的教学规律及方法用文字转移出来,为本已丰硕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增色。

  • 标签: 旦周 蒙古族舞课 教材 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