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欣氏调性观念的基础、对传统调性的评论、欣氏调性观念的特点和欣氏调性观念中的传统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欣德调性观念的特性以及与传统调性理论的关系,认为欣氏是新调性理论的创建者,寓传统于创新之中。

  • 标签: 调性观念 调性关系 根源音 调性中心 音序I 调性功能
  • 简介:兴德是本世纪有代表性的作曲大师,也是一位有重大贡献的音乐理论家。经他精心研究而创立的作曲技术理论体系,在现代音乐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虽然早在40年代末就由谭小麟先生将其引入教学,尔后几十年,由于历史的原因,该理论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是基本上被埋没了。直到80年代初,罗忠鎔将兴氏的《作曲技法》译成中文出版,才使它重新被人们注意。多年来,我院作曲系副教授于苏贤对兴氏体系进行了潜心研究,自1989年起,为学生两次开设选修课,受到大家的欢迎。本文由选修课讲稿改写而成。作者在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一理论体系的同时,也溶进了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将有助于读者对兴氏体系的理解与掌握。全文由六部分组成,本刊分上、下篇连载。

  • 标签: 兴德米特 作曲理论 《作曲技法》 现代音乐 和弦连接 调性
  • 简介:令人遗憾的是,兴德本应在音乐结构的问题方面再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而这一问题却未曾在《作曲技法》一书中讨论。尽管如此,我们在《调性游戏》这部作品中,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某些重要的结构布局现象。

  • 标签: 兴德米特 镜像结构 理论基础 黄金分割点 赋格曲 调性关系
  • 简介:“除了根音的反复而外,决定调性中心的便是周围的音,根据它们对调性中心的关系。关系最密切的便是它最好的支持者。如果调性中心具有特殊的稳定性,我们最好能注意到在围绕着调性中心的音级进行中应具有一种音程的精细的平衡。”

  • 标签: 兴德米特 调性关系 调性设计 《前奏曲》 后奏曲 理论基础
  • 简介:哈伊·普涅夫,生于1957年,钢琴家、指挥家。父亲从事手风琴演奏与教学,母亲是一位钢琴家。普涅夫1978年在“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金奖,1990年组建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1998年入选菲利普(Philips)发行的《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录音》(GreatPianistsofthe20thCentury)。

  • 标签: 钢琴独奏音乐会 上海 国际钢琴比赛 手风琴演奏 柴科夫斯基 1998年
  • 简介:振邦(1916—1997),北京人。满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自幼喜爱京戏和民间小调,会托二胡。曾在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科学习,回国后当过中学教员。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作曲,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

  • 标签: 长春电影制片厂 中国民主同盟 民间小调 音乐学校 北京人 作曲
  • 简介:起源于牙买加,70年代中期传入美国。它把非洲、拉丁美洲节奏和类似非洲流行的那种呼应式的歌唱法,与强劲的、有推动力的摇滚乐音响相结合。

  • 标签: 拉丁美洲 非洲 牙买加 呼应式 相结合 歌唱法
  • 简介:1.1985年12月12日上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南扬为青年教授授课,并演唱《牡丹亭》【皂罗袍】,吴新教授吹笛伴奏2.1992年10月2日,向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右二)、校长曲钦岳(右三)、党委书记韩星臣(右一)汇报教研工作

  • 标签: 吴新雷 南京大学中文系 名家 青年教授 名誉校长 《牡丹亭》
  • 简介:郭嘉先生是香港演艺学院的键盘系主任,不单是香港名师.还在欧洲、美国、澳洲、中国担任客座教授或开设国际大师班课程。他在罗马、维达·莫塔、吉娜·巴考厄等重大国际钢琴比赛担任评委,并与世界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共同合作登台演出。作为一位极负盛名的钢琴教授,郭嘉先生却非常谦虚、温和.总是带着友善的微笑面对所有的人。这次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厦门)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当我和朱贤杰表示想访谈他时.他很委婉地表示自己也没有什么。

  • 标签: 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自由活动时间 客座教授 系主任 大师班 音乐家
  • 简介: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桑桐的教材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丰富了许多中国音乐家和声学习的经历。然而,只有揭示这些教材中勋伯格、欣德特与库赫的隐现,我们才能认识他们的理念是如何以微妙的方式渗透入中国艺术音乐的发展中。

  • 标签: 桑桐 勋伯格 欣德米特 库赫特 和声理论
  • 简介:加沃舞是17世纪流行于法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舞蹈的基本队形为打开或闭合的圆圈,每个圆圈都由一对舞蹈高手领舞。这对舞伴中的男子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变换动作,其他人则模仿他。当舞蹈结束时,另一对舞伴出来跳舞,最后由男伴向女伴献上一束鲜花。

  • 标签: 舞曲 舞蹈形式 17世纪 舞伴
  • 简介:今天,“音乐与我”荣幸地发表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先生的来稿——《我的朋友舒柏》。孙道临先生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从他饱含激情与诗情的洋洋几千言中,我们感到他依然年轻的心跳,我们看到他对音乐有那么多的话要说,他热爱音乐,热爱舒柏。他一生都在与舒柏特对话。这顿使我们心生共鸣和深深的感动,因为,我们也热爱音乐,热爱舒柏。顺便说一声,“音乐与我”至今自我感觉良好,她宗旨不变,欢迎各方朋友继续惠稿,不过字数要求仍是——原则上两千字。对于孙道临先生的“破例”,我们认为是应该的;对于我们的做法,读者朋友也会理解的。谢谢读者朋友,谢谢孙道临先生。

  • 标签: 舒柏特 孙道临 电影艺术家 冬之旅 流浪者之歌 自我感觉良好
  • 简介:摘要:2011年,时逢李斯200周年诞辰之际,纪念性文章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但管中窥豹、以偏概全却依然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本文拟从生平传记研究、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研究以及音乐批评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音乐学界近年来对李斯的纪念与纪念性研究进行评述,以期引起同仁的重视。

  • 标签: 李斯特 诞辰纪念 生平传记 音乐史学 音乐美学 音乐批评
  • 简介:由匈牙利人久拉(Fekete3yula)创作的独幕歌剧((精益求精!》于3月18日由克塞莱克(GergelyKesselyfik)指挥匈牙刊国家歌剧院乐团在Th/dia剧凭首演,形式为音乐会版。歌剧讲述的是李斯晚年弃暗投明均经历,剧咿人物有李斯(演唱和独白各一人饰演)、卡罗琳公主/李斯未婚妻及他身边女人若干、匈牙利圣伊丽莎白、教皇皮乌斯九世、李斯之女柯西吗·冯·彪罗、理查瓦格纳等。

  • 标签: 国家歌剧院 李斯特 纪念 伊丽莎白 匈牙利 音乐会
  • 简介:……亲爱的聪,我们很高兴得知你对这一次的录音感到满意,并且将于七月份在维也纳灌录一张唱片。你在马耳他用一架走调的钢琴演奏必定很滑稽,可是我相信听众的掌声是发自内心的。你的信写得不长,也许是因为患了重伤风的缘故,信中对马耳他废墟只字未提,可见你对古代史一无所知;可是关于婚礼也略而不述却使我十分挂念,这一点证明你对现实毫不在意,你变得这么像哲学家,这么脱离世俗了吗?或者更坦白的说,你难道干脆就把这些事

  • 标签: 钢琴演奏 马耳他 傅雷 古代史 哲学家 生活中
  • 简介:<正>李斯特为许多作曲家(包括他自己)的交响音乐、歌剧、歌曲等作品写过大量的钢琴改编曲。这些改编曲既不是赏心悦耳的沙龙音乐,也不是追求表面效果的炫技曲,而是艺术价值很高的、真正的钢琴音乐。他为自

  • 标签: 李斯特 钢琴改编曲 钢琴音乐 艺术价值 交响音乐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