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在西雅图“弗雷德·赫钦逊癌病研究中心”的翼楼——白血病病房里,一位勇敢的西班牙理想主义者正静静地躺在床上,为自己的生存与病魔作殊死搏斗。虽然他神思恍惚,但拒不接受任何止痛药以保证自己的声带不受损伤,这在白血病患者中是绝无仅有的。他经常恶心、头晕目眩,忍受着极大的痛苦。然而这位蜗身病榻、有口皆碑的名歌手从世界各地诸朋好友以及歌迷

  • 标签: 卡雷拉斯 名歌手 弗雷 研究中心 多明戈 科文特花园
  • 简介:说来也巧,当美国的TELARC公司为郎推出的第一张光盘到了我手里时,恰好第二版的《爸爸的心就这么高一一钢琴天才郎和他的父亲》一书也到了我的手里。据有关媒体说,这部书在全国新华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对于写作者而言,能够写出让人们爱看的书,自

  • 标签: 钢琴家 郎朗 唱片 演奏技巧 音乐生涯
  • 简介:近年来,我国钢琴界喜讯不断,李云迪、沈文裕,宋思衡等一批优秀的青年钢琴家纷纷在众多国际著名音乐比赛中获奖,为国争光。我们由衷地为他们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感到高兴。但还有一位并未夺得太多奖项的青年,如今却在世界乐坛上奏出了更为辉煌的乐章,他,就是郎

  • 标签: 郎朗 中国 钢琴家 演出活动 《第二钢琴协奏曲》 演艺生涯
  • 简介:1810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及老师大卫,13岁便跟随德国小提琴家Spohr学习小提琴,17岁那年便和他的妹妹Louise一起巡回演出。后来他认识了门德尔松(FelixMendelssohn),也进一步成为门德尔松的密友,常常一起演奏室乐。

  • 标签: 费迪南德·大卫 德国 小提琴 作曲家 演奏技艺 炫技
  • 简介:比赛开幕式后的宴会上,我正好坐在钢琴大师魏森伯格(AlexisWeissnberg)旁边。席间有几位显然不是选手的年轻人绕过了所有的中外评委,径直走到魏森伯格身边。他们手持比赛纪念册及魏大师录制的CD请他签名。魏森伯格是外国评委中最早一个到达北京的,一下飞机就宣布要连睡54个小时来倒时差。果然他一连数日足不出户,但直至比赛开始后的若干天里,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似乎还是不太好。我和周广仁先生暗暗发愁,这种状态怎么访谈?周先生为难地说:“他讲话的声音这么小,讲话又快,我简直听不清他说话。连他的‘大师班’我都怕翻不出来呢。”12月9日,评委集体游览长城,魏大师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那天天气晴朗,阳

  • 标签: 保加利亚 钢琴家 魏森伯格 访谈录 1999年
  • 简介:<正>艾·萨姆曾经这样写道:“汉立克是德国音乐评论家、美学家、音乐学家、文官。他是第一位伟大的职业音乐评论者、音乐美学的重要贡献者、音乐鉴赏学的先驱。他写的音乐评论和音乐家传记,传播有半个世纪。他的尖锐的批评,流畅的笔触,深博的评。介,至今仍具有相当的价值。”

  • 标签: 汉斯立克 音乐美学 音乐评论家 音乐鉴赏 音乐学家 评传
  • 简介:立克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以来有代表性和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唯新主义音乐美学家,对近代西方音乐美学来说是个建设者。当十九世纪中叶随着《罗恩格林》的成功和兴起的继而风靡全欧洲乐坛的瓦格纳的艺术理论,使他非常激愤。他竖起了所主张的:“音乐不是描写感情和事物的”异旗,针锋相对的与瓦格纳抗衡;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辩论。汉立克被“未来音乐”的倡导者们严厉遣责的同时,他则大声疾呼要从根本上修改认为“表现感情才是音乐的本质”过了时的美学观点。汉立克凭着《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新说》这本小册子,成为康德(1724—1804)以后唯心主义美学家行列中的一员。

  • 标签: 汉斯立克 音乐美学 瓦格纳 音乐理论 十九世纪 作曲家
  • 简介:从歌剧《黛里奥》的整个剧情发展来看,很难逃脱那个时代的崇尚,一切美好与理想的实现都寄希望于某种强大力量的出现,尽管,这不同于以往对救世主的企盼,但正义的面颊、善良的愿望还是要被拼贴在某一大人物的身上。但当我们仔细地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以及他在创作中所赋予不同角色的热情与关注时,却发现其戏剧性的重点与高潮都已不同于原剧本的昭示,实际上是在用音乐不断地颠覆着这一因循守旧的素材,将重点集中在小人物身上,使之爱成为全剧的主导;爱是实施拯救的前提:爱是剧情构筑的核心。歌剧主角莱奥诺拉不仅拯救了爱人,同时也拯救了她自己,这是爱的一次伟大升华。

  • 标签: 贝多芬 《费黛里奥》 拯救
  • 简介:这首可爱的钢琴小品(),也译作"华丽曲"或"装饰性小品".这是舒曼首先应用于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曲名,乐曲所采用的音型甚富于装饰性效果,而抒情性的幻想乐风更是这一作品的明显特征.此曲作于1839年,这正是舒曼与克拉拉结婚前一年,可以说是事业与爱情顺利进展的时期,他那愉快幸福的精神状态很自然地注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中所流露出的柔情蜜意和诗一般的美好境界是他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 标签: 舒曼 《阿拉贝斯克》 钢琴小品 写作手法 阿图尔·鲁宾斯坦 威廉·肯普夫
  • 简介:能乐是日本传统剧种之一,与歌舞伎及文乐(傀儡戏)并列为三大传统剧种。从十四世纪中叶,相当于中国南对北曲的元代,能乐开始在日本流行。能乐最初只是为宗教赞助捐款而组织的义演,为郊庙祭祀,敬神献乐。后来发展为贵族剧,声乐歌舞,俳优伎戏一应俱全。剧中动作与情节简约,对话不多,有些部分是哑剧。面具、艳装、合唱、舞蹈是其主要特征。剧中穿插着乐曲。后台乐器仅有一支竹笛三面鼓,谓小鼓、大鼓与太鼓(即肩鼓、腰鼓与擂鼓也)。舞蹈贯穿剧中,时起时伏,由其

  • 标签: 日本能乐 叶芝 庞德 荒诞派戏剧 艾略特 舞蹈
  • 简介:<正>《彼得·格兰姆》这部歌剧是库赛维茨基基金委员会委托布里顿写的。1942年,布里顿请求莱特为他编写台本;那时,题材内容已初步明确:故事情节将发生在阿德布,主题是克雷布在长诗《自治渔村》中所描述的

  • 标签: 布里顿 歌剧 酒店 暴风雨 自治 霍布森
  • 简介:<正>“我也许会怀着多么满意的心情马上砸碎自己的小提琴。”这是听了年方十三的海菲兹的演奏后,世界著名的奥地利小提琴大师克莱勒的感叹。的确,海菲兹以高超的技艺,把小提琴演奏艺术提高到一个完美的境地。然而,实际上这位谦虚的提琴前辈不仅没有相形见拙,而且完全能与之相提并论。诚如美国小提琴评论家亨利·罗斯所说的:本世纪上半叶,海菲兹的出现,击倒了所有的小提琴家,但是有一例外,那就是弗

  • 标签: 小提琴演奏艺术 克莱斯勒 演奏风格 世界著名 音乐 评论家
  • 简介:以英国议会所在地命名的唱片品牌“威斯敏特”(WESTMINSTER),是上世纪中叶世界唱片界一个异风突起的传奇。其黄金时期出版的品种和数量极其有限的LP(密纹胶木唱片),现已成了资深唱片爱好者们竞相搜猎和收藏的对象。

  • 标签: 唱片 黄金时期 传奇 推荐 收藏 命名
  • 简介:《查阜西琴学文萃》序编者按:今年是查阜西先生(1895-1976)诞辰100周年。查先生曾任中国民航.总局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古琴艺术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今年11月,中...

  • 标签: 古琴音乐 民族音乐文化 琴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 古琴艺术
  • 简介:1963年在从事专业七年之后,年仅36岁的克劳——和他同时代的尼科莱·盖达(NicoleiGeddal925年生,瑞典男高音,60-70年代他被誉为演唱法国歌剧的最佳男高音——译注)切萨雷·瓦莱蒂(CesareValletti1922年生,意大利男高音,师从斯基帕,擅长演唱罗西尼、唐尼采蒂和莫扎特的作品一译注)卢伊奇·阿尔瓦(LuigiAlva1927年生,秘鲁男高音,擅长演唱莫扎特和罗西尼的作品一译注)和莱奥波尔‘西莫诺(LeopoldSimoneaul915年生,加拿大男高音,

  • 标签: 男高音 罗西尼 演唱法 莫扎特 歌剧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