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我生长在上海,十岁上随父母来美国,学习西方文化,教起英美文学来,但对故国文化艺术,一直心响往之。我自幼爱好京剧,小时候每次大人带我去看戏,锣鼓一响,我幼小的心便噗咚噗咚地跳起来,兴奋得不得了。1981年我奉富市顿特计划委员会派遣,到北京大学讲美国文学一年,上课之余,常和朋友一起去看京戏,尤其爱看叶派小生传人叶兰先生的戏。他和许嘉宝女士的《吕布与貂蝉》,我连看过三次,有百看

  • 标签: 叶少兰 许嘉宝 中国京剧艺术 叶先生 英美文学 貂蝉
  • 简介:近四十年的演奏实践与教学实验,集于一点;就教师本身而言,最深刻者乃是“掌握教育科学,遵循教学规律,不断探索新法。”实践证明: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我们的教学活动(过程),应建立在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上,遵循规律,教书育人,保证质量,只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能收到“促其成材”之效。结轮就是:教学有法,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幼儿大提琴教学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意义幼儿大提琴教学,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今、人们更把音乐教育视为开发智力资源的伟大事业。教学实践验证:孩子们在学习大提琴的

  • 标签: 教学效果 演奏技能 音乐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 科学心理学 最佳年龄
  • 简介:堂先生是现代一位著名的评话艺术家,他的扬州评话艺术成就以《水浒》中的四个十回为代表.四个十回包括:《武十回》、《宋十回》、《卢十回》、《石十回》,其中,又以讲说水浒英雄武松故事的《武十回》最为著名、最富艺术感染力.王堂先生的扬州评话在文革前就受到各界的重视,由他口述的长篇评话《武松》等评话书籍相继整理出版.可惜的是,王堂先生在“文革”时期饱受摧残,含冤去世,跟他相关的许多评话资料也因此而散失.笔者最近接触到一组有关王堂评话艺术的藏品:其中有1955年王堂赴上海说评话时,供观摩研究的几份资料和1958年一段珍贵的视频,使我们能间接地再睹王堂当年评话艺术的风采.

  • 标签: 评话艺术 藏品 “文革”时期 《水浒》 扬州评话 《武松》
  • 简介:<正>二胡古曲《熏风曲》全称《虞舜熏风曲》.它是由民间流传久远的一首老六板(也称老八板)的曲调变化发展而来的.该谱最早存见于清代荣斋所编(手抄本)的器乐合奏集《弦索备考》中的十六板,八板是与其成对位的另一曲谱.一八九五年李芳园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的初学入门中,将其更名为《虞舜熏风操》,还填上相传为有虞氏舜所作之《南风歌》歌词,以示赞颂太平盛世之意.《孔子家语·辨乐解》中曾写道:"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词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在《韩诗外传》中也有"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的记载.由此可见,《老六板》也同《思春》、《悲秋》、《凤求凰》、《阳关三叠》等其他琴歌一样,在流传中经历代文人雅士或民间乐手移植于自己所擅长的乐器上,成为在该乐器上演奏的乐曲;抑或由于曲调通俗优美易为人们接受,又填上新的唱词,如《思春》、《悲

  • 标签: 熏风 老六板 刘天华 虞舜 二胡曲 变化发展
  • 简介:江苏扬州位于长江、运河交流之处,交通发达,经济文化都很繁荣,清代一些名画家在这里聚集,有“扬州八怪”之称。这里的琴家人才辈出,称为“广陵派”。广陵琴派的首创者为清初顺治时的徐常迂,字二勋,号五山老人,他对于广陵琴曲的加工、发展作出了显著的成就。他编有《琴谱指法》公元1702年初刻于响山堂,以后经他三个儿子校

  • 标签: 广陵琴 广陵派 琴家 扬州八怪 古琴艺术 王方谷
  • 简介: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呀,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长与英雄共魂魄!——田汉:《关汉卿》马波同志曾说,他是个“业余作家”。确实,波同志担负着领导工作,组织领导和帮助别人创作,占去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

  • 标签: 关汉卿 田汉 业余作家 谢道清 李庭芝 领导工作
  • 简介:公元2001年,为纪念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刘椿诞辰100年,逝世30周年,龙音公司隆重出版了这套《刘椿古琴艺术》。此前,江苏省音像公司、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曾先后以盒带及“广陵琴韵系列”(五,1996)形式出版过专辑,但在完整性、丰富性、人文蕴含方面,这套制品均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反复听、读,更值得收藏。

  • 标签: 香港龙音制作公司 “国乐大师”系列制品 广陵琴派 刘少椿 古琴艺术 琴学思想
  • 简介:<正>刘天华(1895、2·4—1932、6·8)是誉满中外的作曲家、民乐器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其曲集、传记已多次出版。他熟习多种中外乐器,更以二胡、琵琶造诣最深。这乃是“其‘恒’与‘毅’非常人所能及”的内因所致,亦毋庸忽视他“犹虚心师事他人,以求其艺”。(刘半农语)并常纳民间乐手所长的外因之故。

  • 标签: 刘天华 乐器演奏 作曲家 民间音乐家 二胡 琵琶
  • 简介:昆曲向来以“载歌载舞”著称,舞台表演手段异常丰富,身段优美、表演细腻。这自然是优势,然而优势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演员们只掂记于身段技艺的展示,发掘人物情感的深度,但一个人精力有限,侧重身段表演多了,放在唱念琢磨、锻炼的时间可能就少了,因而常有人诟病昆曲演员的唱念。而且昆曲曲唱是戏曲传统相当重要的一环,历来便有众多曲唱理论著述,舞台之外也还有清唱传承,其唱念理论、实践积累深厚,有识者众。这就使得昆曲舞台的唱念一旦出现问题,便难以“糊弄”了事。

  • 标签: 昆曲演员 表演艺术 舞台 蔡正仁 现状 张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