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正>我们从未忘记意识到近百年来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进而也不曾忘记意识到这竟是历史的事实。为此,自豪(五千年历史文化具有的强大兼容性);欣喜(为古老文化能注入如此新奇的血液);悲哀(举目四望,西方音乐的影响似海潮般湮没、吞侵着我们引以自豪的民族音乐传统的每个角落);沮丧(如此

  • 标签: 西方音乐 对话 近百年 民族音乐传统 中国音乐 历史文化
  • 简介:拙稿"与晚明戏曲文学观念"(博士学位论文)呈请徐朔方先生指正不久,徐先生曾两度来函予以热情鼓励,并多有溢美之辞,近又著专文予以答复.①令晚辈感动的是,先生以汤学泰斗之尊,能如此谦逊地面对懵懂黄口的反对意见,并诚恳地视之为"重在讲理"的"批评"而非"装腔作势"的"批判".徐先生文章风范,实为晚辈楷模!

  • 标签: 汤显祖研究 戏剧文学家 戏曲文学观念 对话式批评 学术范型
  • 简介:乔治·伯纳诺斯的戏剧《修女对话》给弗朗西斯·普朗克(1899——1963)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剧作于1952年在巴黎世界首演。他认为自己是主角布兰奇的同类人。伯纳诺斯原本想根据天主教作家格尔特鲁德·冯·勒·弗尔特的小说(《绞刑架上最后一人》(1876年——1971年)写一个电影剧本,但直到1959年电影《修女的牺牲》才在与吉恩·莫里奥的合作下完成。这个修女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遍,在1931年的故事中,勒·弗尔特增加了布兰奇一角。普朗克从1953年到1955年间创作了这部歌剧,是受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委托而写的。法文脚本是作曲家从乔治·伯纳诺斯的剧作改写而成,后来为了在米兰的世界首演而译成了意大利文。

  • 标签: 故事 剧作 电影剧本 戏剧 小说 主角
  • 简介:总标题为“世界音乐考古大会”的国际音乐考古学会第八届研讨会暨第四届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年会,在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管理办公室和中国音乐学院的资助下,于2012年10月21—25日隆重召开。会议前三天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行,后两天则移师北京,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主办,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管理办公室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中国音乐学院承办。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中国音乐史学会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高等教育区 音乐考古
  • 简介:<正>吟揉是琵琶演奏中常用的左手技巧之一。随着琵琶演奏方法的整体演进,现有的琵琶吟揉概念已不能确切地反映吟揉技巧一般和本质的特征。为此,笔者通过对吟揉概念的原本性、多解性的比较、综合分析,试提出吟揉概念诌议以求商榷。一、吟揉概念的原本性华秋萍先生编辑并正式刊行的,我国第一部《琵

  • 标签: 琵琶演奏 原本性 多解性 左手技巧 综合分析 技巧运用
  • 简介:<正>民歌概念是人民群众中的部份音乐艺术客观存在的本质、特征在我们观念中的概括、抽象。思想内容的人民性,创作过程的口头性、集体性,流传中的变异性,形式的传统性,是民歌概念内涵的全部内容。其中口头性与集体性,制约着民歌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传统艺术特色。但是当我们对其中的口头性、集体性深入考察时,我们将发现,口头性中包含“笔头”因素,集体性中包含个体因素。

  • 标签: 概念内涵 艺术特色 口头性 集体性 民歌传统 个体因素
  • 简介:歌唱艺术中,声乐概念的产生总是要受到诸如歌唱生理机能运动、歌唱操作技术方法、歌唱生理运动感觉体验、歌唱心理感受反映、歌唱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方法等多种主客观条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这类主客观因素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个体差异,又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声乐理论概念和歌唱观念的形成,导致某些概念、观念的相互混淆。本文就是要通过具体的分析、解剖、辨析来澄清造成这类混淆的根本原因。

  • 标签: 声乐概念/声音观念/术语/歌唱感觉体验/混淆/辨析
  • 简介:调、调式和调性作为基本乐理中三个重要的基础概念,在国内众多教科书中的表述和指代却不尽相同.造成学生的不解甚至一知半解。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基本乐理教材.以及相关工具书中这三个概念和异同.并提出三个概念各自的侧重意义,以期促进三个概念定义的规范化。

  • 标签: 调式 调性 概念 定义 基本乐理
  • 简介:吴斌:我先后看过李彦明老师很多次课,感觉这次不如前几次上得好,他自己也说要做一个反思,所以,先请李彦明老师反思一下这节课的教学。

  • 标签: 教学点评 《我的小绵羊》 对话 老师 吴斌
  • 简介:陈平原在《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序》中指出西学东进时,中国学者"既非顶礼膜拜,也不拒之门外,真正具有思想意义的,必定是‘对话’——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抗争’"~①。对话或抗争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中表现较为明显。在同一文化内部,事实上也存在着隐性的对话或抗争,如在中国文体学中,存在着尊体与卑体的等级区分。

  • 标签: 中国古代小说 文体形式 戏曲创作 尊体 思想意义 文体学
  • 简介:2013年的夏日,我应邀到一所大学举办关于相声欣赏的讲座,在临近结束时的提问环节中,一位大学生冲我“发难”——虽未离开所交流的相声范畴,但提出的却是一系列“脱口秀”之问.显然,在他乃至当下很多观众的认知里,脱口秀和相声并无多大差异,都是通过语言表述逗人愉悦、开心的“曲艺”形式.

  • 标签: “脱口秀” 相声 似与不似 曲艺 对话 语言表述
  • 简介:从复合词的次序入手,论述某些学科名称的核心词之所在,也即该学科的重心之所在。正确理解自己从事的学科是必须的。学科名称是一个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是人们在总结学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并为学科的发展明确任务和方法。作为从业者,在名目繁多的学科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弄清楚应该干什么,怎样干,才能干好。

  • 标签: 核心词 修饰词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
  • 简介:问:什么是工业化时代的民间音乐?答:这是针对农业文明时期的民间音乐的一个概念。我们目前一谈民间音乐,基本上都停留在农业文明时代,戏曲、山歌、小调等。但是,民间音乐不是死的东西,它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现在有了新的形态。所以,谈这个问题以前先要搞清楚民间音乐。问:那什么是民间音乐?答:主要指存活在民间、生长在民间的音乐,包括创作、表演、教习等一系列活动。因此,我们判断民间音乐,主要从整体来看,不能简单看音乐形式。比如,一个调子有地方色彩,或有某种民间文艺的外在形式,这不足以算做民间音乐。生活状态是根本。因为在民间,所以就反映老百姓疾苦、梦想、追求、日常生活细节

  • 标签: 民间音乐 工业化时代 资本主义 音乐形式 农业文明时代 文明时期
  • 简介: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19世纪出现的各种传播声音的工具实际上已经包括了电影声音设计的全部概念,21世纪,电影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为电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中的声音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人们重视,本文就电影声音设计技术探讨关于声音设计的概念与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新时代从事电影声音研究的人士有所帮助。

  • 标签: 电影声音设计 概念 方法
  • 简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吉他之友》上了解到朱伟先生在儿童吉他教学方面有着长期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培养出了很多好苗子。1999年,作为其努力的成果之一,朱伟先生的《幼儿吉他启蒙教程》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获得了业界好评。但坦率地说,那套课程的编排虽不乏亮点,比如着意选取了儿童耳熟能详的儿歌作为练习素材等,但就整体而言,教程的形式和内容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与朱先生教学实践所达到的高度不甚匹配。

  • 标签: 吉他演奏 教学指导 上海音乐出版社 诚意 对话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