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如美人婷婷来相对,谁人一笔续了千秋梦。明月照了修竹,千千个字千千醉。管他落笔对不对,是不是今生不能悔?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一部中国戏曲史,各有各的写法,但是基本上都认为中国戏曲发展到了元代,在体制上已显得相当完整,作为综合艺术,其形式也较以前更为丰富多彩。王国维是奠定戏曲的学术地位的大师,具体的论述详见他的《宋元戏曲史》。

  • 标签: 明清传奇 《宋元戏曲史》 辞典 鉴赏 中国戏曲史 戏曲发展
  • 简介:团先生的"日记"(代序)--贺团伊玖磨中译本问世团伊玖磨先生于2001年春天率领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访华期间,不幸因猝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苏州去世,迄今已有三年多了.团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我们音乐界来说,因为是同行,更加情谊深厚.尤其是和他生前有过较多交往的朋友们,对他的怀念常在心头.

  • 标签: 中国民歌 钢琴曲 中译本 书序 前言 随笔
  • 简介:<正>傀儡戏,现代多称木偶戏,是中国戏剧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汉唐间傀儡列于百戏之首,它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一个源头,过去我们研究戏曲史,虽注意到傀儡的存在以及它与戏曲发展有相互联系,但对傀儡戏却没有专门去研究它,主要是有关傀儡戏的文献及实证资料并不多,所以一直未能有计划地纳入戏曲研究的整体之中,

  • 标签: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戏曲形成 中国戏剧 实证资料 目连戏
  • 简介:<正>2010年6月上海世博会期间由上海昆剧团主办的"古戏薪传——首届中国四大古老剧种同台展演座谈会"上,笔者在发言中曾说道:"不能欣赏折子戏的观众,不是真正懂戏的观众。"这话说得也许不够严谨周密,但窃以为可以窥探洞悉戏曲的堂奥。这也是折子戏存在和发展的特点所在,戏曲的魅力所在。对折子戏研究的关注,是戏曲研究对舞台表演研究关注走向深人的表现。戏曲发展史上,折子戏出现是一个重要的现象。陆萼庭先生

  • 标签: 上海昆剧团 古老剧种 舞台艺术 舞台化 舞台表演 舞台演出
  • 简介:<正>赵元任先生(1892—1982)江苏武进人,曾在中、美许多大学教授物理、哲学、数学、中文,又在北平原中央研究院研究中国语言。象这样一位从事理科、文科研究博学多能的学者,对音乐来说,顶多是个业余的了,但是他的贡献却远远超过许多时尚的作曲家和理论家。他对音乐爱好虽然是业余的,但下了功夫。一切基础音乐知识都掌握了,还经常在钢琴上分析一切他能弹的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甚至近代作品。他的这些活动是研究、分析、学习,也是他的娱乐鉴赏。他的创作是兴之所致写出来的。他是语言学家,他的创作在词曲结合上有独特的见解与成就,值得后代人认真学习。他是踏踏实实学过传统和声的。三十年代黄自教我们和声时,他总是以赵元任的作品为

  • 标签: 三十年代 音乐作品 民族特色 赵元任 娱乐 二十年代
  • 简介:《查阜西琴学文萃》编者按:今年是查阜西先生(1895-1976)诞辰100周年。查先生曾任中国民航.总局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古琴艺术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今年11月,中...

  • 标签: 古琴音乐 民族音乐文化 琴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 古琴艺术
  • 简介:<正>一宫、二商、三角、四变为宫、五徵、六羽、七闰为角。五声之号与雅乐同,惟变徵以于十二律中阴阳易位,故谓之变;变宫以七声所不及,取闰余之义,故谓之闰。四变居宫声之对,故为宫。俗乐以阁为正声,以闰加变,故闰为角而实非正角。此其七声高下之略也。——蔡元《燕乐》第二段南宋蔡元(1135—1198)《燕乐》一书中的“变”、“闰”之言,文意难以捉摸。虽自清代燕乐学兴起之日始,众多学者先后为之倾注心血,

  • 标签: 唐代燕乐 蔡元定 七声 阴阳易 清角 十二律
  • 简介:<正>1995年2月上旬,农历正月初六,访美数年的邓长风先生第一次回国探亲。他邀请上海的一批师友到陆萼庭先生家一聚,给我们赠送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明清戏曲家考略》。其时在座的有蒋星煜、陈多、夏写时、唐葆祥诸先生。此书由上海古籍

  • 标签: 明清戏曲 唐葆祥 戏曲家 回国探亲 传奇汇考 卓人月
  • 简介:《嘤鸣集》是刘再生先生第三本文集。"嘤鸣"之语出自《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文集以此而名,意在表达"与人以文相交,你来我往"之声,比喻朋友同气相求。因此,以文说人,以文论乐,以文会友,实为该文集核心所在。

  • 标签: 中国音乐史 音乐批评 重写音乐史
  • 简介:山西师范大学戏曲学院的冯俊杰老师主编的《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即将出版,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这部书是冯先生率领20多位研究生用多年时间对山西和其他省份的小剧种进行调查研究的成果。该书的出版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小剧种的历史和现状,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及其价值,对于我们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及帮助政府对戏曲艺术的发展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剧种 中国 抢救 山西师范大学 戏曲学院 民间文化
  • 简介:余少小喜乐,赋性所然,追逐乡音,魂飞魄散;"黄口"从乐,击乐肇端,丝竹并弄,学曲民间;"弱冠"习乐,直奔"上音",恩师教诲,尊导是从,活剥生吞,人云亦云;年届"不惑"则萌生疑乐而懵懵懂懂,华乐西乐,何谓吾宗;"知命"痴乐,情系中华,诚重劳轻,求深愿达,①虽时久情笃,并未敢志萎,

  • 标签: 音乐文化 中华
  • 简介:南宋蔡元(1135~1198)非但为博学硕儒、"朱学干城",在音乐理论上也自有成绩.本文以蔡氏为研究对象,并以书中主要见解之一的"十八律"为研究重心.文分三节,第一节为朱子书信及语录探讨.与朱子,确定此书与朱子关系甚深,甚至可代表程朱一派的思想.第二节分析十八律的生成背景、理论内涵,及意义功能.第三节则探溯十八律的理论渊源,上、陈仲儒奏议,至杜佑,十八律体系逐渐成形,脉络俱在.最后陈明季通在乐学上的功过瑕瑜及其影响,以为全文的结论.

  • 标签: 蔡元定(季通) 朱熹(朱子) 《律吕新书》 十八律 变律
  • 简介:晋北庙会中,分布着不同的音乐组织,这些按照传统规矩分派在不同位置上的乐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观察它们在文化空间所处的位置,可以体会到传统上内外有别、高低有序的社会秩序。

  • 标签: 庙会 乐班 空间
  • 简介:今年是江仙先生诞辰95周年,为满足国外朋友得到江仙作品集的英文目录以便了解老一辈中国作家作品的希望,我们整理了这份江仙作品集的英文目录,供参考,也以此表示纪念。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 标签: 英文目录 江定仙 作品集 作家作品
  • 简介:1938年武汉、广州失守后,中华民国政府迁至"陪都"重庆,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为了加强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音乐宣传阵地,推进"新音乐运动",经延安、重庆两地共产党有关部门联系决定,在重庆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音乐组织"新音乐社",编辑出版《新音乐》月刊.

  • 标签: 江定仙 《乐风》月刊 音乐类期刊 新音乐运动 新音乐社 音乐史
  • 简介:每提起故乡湖南,便想到赞颂湖南地灵人杰的名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此言非虚,远的不说,近现代以来,湖南的众多人物,对于中国命运所发挥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而三湘大地所哺育的文学艺术精英,同样足以引为自豪!在当代的歌词领域里,湖南也是人才济济,形成了一支可观的歌词创作群

  • 标签: 湖南 文学艺术 近现代 贫困家庭 作品 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