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魏晋时期是一个处于重大变革的时期,这时是文学、艺术自觉的形成期与成熟期,在意识形态上呈现出崭新的特异的面貌。表现在书法艺术,在汉末成就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从而成为卓越的典范。至东晋,王羲之等对行草书的拓展与创造,甚至可以说是绝响。笔者在撰写《魏晋书法论》时,注意了下面二点:首先,笔者想通过对这时期的书法史的阐述,展示出魏晋书学的大概。当然,当时所处的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在本文的阐述之中。诸如魏晋士人的政治气候、社会环境、经济生活、地域因素、风俗习惯、行为心理等方面。因为这些都是这一时期文艺领域中的重要方面。如果被忽视的话,便会损伤它的真实面貌,也会使这个时期的文艺内容变得贫乏与苍白。其次,笔者如实地阐扬魏晋士人在书法上独具的艺术成就。作为这一特殊时期的人们,其家庭出身、社会阅历、学问修养和艺术情趣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各自在书法创作的面目上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这一时期艺术姿性之丰美、丰富,使我们感到其艺术内容之殷实,艺术激情之充盈,艺术生机之盎然,艺术成就之伟大。这也是魏晋书法能开启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无数法门的原因所在。另还需要说明,本文自始至终对魏晋士人的精神、思想与行为、心理进行了礼赞。笔者在撰写时,觉得他们的生活情态如在眼前,亲切可感。本文另还提出了魏晋书学上有异于时人的一些问题。

  • 标签: 魏晋士人 艺术成就 魏晋时期 艺术自觉 意识形态 书法艺术
  • 简介:取舍苏、米之迹,世争临摹,予独哂为效颦者,岂妄言无谓哉。苏之点画雄劲,米之气势超动,是其长也。苏之浓耸棱侧,米之猛放骄淫,是其短也。皆缘天资虽胜,学力乃疏,手不从·心,藉此掩丑。譬夫优伶在场,歌喉不接,假彼锣鼓乱兹音声耳。

  • 标签: 雅言 书法 临摹 点画 锣鼓
  • 简介:本文分析了魏晋隐士服饰美感形成的思想基础和表现形式,阐述了隐士服饰重风姿气质和崇尚朴素的道家美学思想,从而揭示出魏晋隐士服饰独特的审美心理。

  • 标签: 魏晋 隐士 服饰 个性美
  • 简介:魏晋到今天1600年间,中国仕女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魏晋初期发展到盛唐时期的第一个高峰,仕女画在这500年里逐渐形成并延续中国绘画的线描传统;第二个时期是从宋代到明清的继承发展到没落;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直到今天,出现的是百花齐放的改革创新。

  • 标签: 仕女画 审美取向 魏晋 “新文化运动” 中国绘画 盛唐时期
  • 简介:胡适的印胡适持鸡血石之京华印店求刻,店主王元尝中举,深恶白话文。问“胡博士想刻何字?”胡曰:“胡适之印。”

  • 标签: 笔记 胡适之 白话文 王元 博士
  • 简介:西域楼兰残纸之发现,诚乃中外交通、历史、语言、地理、宗教、种族等研究之重要史料。此外,楼兰残纸之书体书风至有关于吾国中古书法史之研究,尤其是汉末至柬晋三百年间,书法史之发展集中于书体、书风之衍变,考其衍变途径,实与漠魏统治阶级之升降及两晋政治文化中心之转移有关,如河西与江左,俱为汉文化保存之区域,亦为书法发展之胜地。楼兰毗邻河西,而与江左悬隔。楼兰残纸与江左书风之所以能近似,盖东西文化之传播使然也。本文综合楼兰古国之残篇,参阅旧史,抽绎漠魏书学之谱系,兼论魏晋书体之渊源耳。

  • 标签: 楼兰 魏晋 地域 草书 残纸 新书体
  • 简介:本文通过魏晋玄学与书学的参证,集中探讨了魏晋南北朝书学中的创作理论。论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书学文献的爬梳,提出魏晋书法创作思想的关键在于重视性灵的砺炼与投入,其根本的精神在于一种自然的精神。论文由此详细探讨了“天然”与“工夫”、“从容研玩”等书法创作思想。

  • 标签: 自然 性灵 工夫
  • 简介: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发达除了因为它是一门自觉的艺术之外,还在于书法在当时社会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一,在人物品评盛行时期,书法体现了上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风貌。其二:在讲究门阀等级观念的时代,书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族的文化地位。因此,当时产生了许多书法世家,士人之间经常有争书名高下的情况。书法的这一社会价值促进了此时期书法的发展。

  • 标签: 书法 艺术 文化地位 时期 体现 魏晋南北朝
  • 简介:方力钧作品作者简介:方力钧(1963-)是出生于河北的“60后”,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自1988年以来创作了一系列的“光头”(07—09《系列1号》)。一看本人就知道,方力钧就是个光头,他整个是在画“F1画像”。

  • 标签: 三十六计 美术 “破” 方力钧 作者简介 学院版画
  • 简介:您发现没有,不论是“近”,还是“远”,其实就是抓住适当的“轮廓”并把它“适当”地表现出来。在具体的表现时,对外是抓“比例”和“动态”特征,对内是利用深浅和色彩的变化进行“丰富”。这两头抓住了,不论“远”和“近”都一样能表现。再进一步,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进行表现。

  • 标签: 三十六计 “破” 美术 “适当” “动态” “丰富”
  • 简介:“空白”是个办法,但同样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搞不好真的就“四大皆空”了。有的时候.特别是需要适当“面面俱刘”的时候,真的不能随便“空白”。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琢磨新的计谋了。古人此时给我们的是“调虎离山”。

  • 标签: 三十六计 “破” 美术 “空白”
  • 简介:一阵“混水摸鱼”,您感觉到在“混”的过程中自己越来越清楚了吗?虽然“混”的时候似乎还是在做“减法”,在“釜底抽薪”,但这是主动的“减”,而剩下的可是“鱼”啊!这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不能总是躲躲闪闪的了,我们也需要进攻,下面的“攻战计”会告诉我们如何适当地进攻。

  • 标签: 三十六计 “破” 美术 进攻 资本
  • 简介:一看名字就知道田黎明(1955-)是中国画家.他虽然生在属于中国北方的北京.但是祖籍却是属于南方的安徽合肥。在很多介绍中都说:“将生活作为一种气象而不只是一种形象,是田黎明中国画艺术中整体性的来源。专注于形象,就会像西方绘画一样.关注造型与视觉分析.但这极容易进入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形式语言与现实主义的生活再现。

  • 标签: 三十六计 “破” 美术 中国画艺术 中国北方 中国画家
  • 简介:上期小人儿画得如何?是不是画着画着觉得太简单了?这可不简单,这是进步的标志哦!不过,从表现技巧上可不能沾沾自喜,因为眼高并不意味着手跟着就高了。所以,还需要计谋。也许您说了:“都‘眼高手低’了还咋用计呢?”咱们策反啊!如何“策”?“策”谁?请看——

  • 标签: 三十六计 “破” 美术 表现技巧 计谋
  • 简介:《学古书五十六体》书法长卷是现今十分罕见的明代典型的装饰化书体墨迹。本文首先参考吴国豪先生的释读对其作一梳理考订;接着将其置于书体历史发展的阶段中,与此前的“杂体书”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历代各体书有传承,更有“随意增之,皆妄穿凿”的现象;最后论述其装饰化手法更具抽象的书写意义,具有十足的书法意味。

  • 标签: 五十六体 书法 装饰化
  • 简介:在中国古代的评书中常有一句话“一想之美”,就是说甭管啥,一般是指美人,要闭上眼睛想自己心中最美的样子,只靠看恐怕常常会失望。其实美术创作也一样,画得太“像”了,断了人们的“念想”,真的费力不讨好。所以,也常常需要制造点“一想之美”。咋“制造”呢?请看——

  • 标签: 美术创作 三十六计 “破” “像” 制造
  • 简介:古希腊瓶画瓶画(vasepainting).当然就是在瓶子上的画。古希腊瓶画就是在古代希腊陶器上的装饰画。那个年代的绘画作品因为灾害和战乱基本上见不到了,可是这些依附于陶器上的画却流传了下来,这些作品以其鲜明的特点,绝对能代表古代希腊的绘画风貌(15—15战死的利西亚王子被抬下战场)。

  • 标签: 三十六计 “破” 美术 绘画作品 希腊瓶画 古代希腊
  • 简介:经过一些小小的“开头”,您的自信心是不是更充分了呢?细想想,只要有了好的想法,所利用的技能技巧不外乎是“造型”和“色彩”,所有的技能技巧都是围绕这二位进行的,而且可以一直继续“活到老,学到老”。所以不必看急.咱们就在后面的“敌战计”中边战边学吧!

  • 标签: 三十六计 “破” 美术 技能技巧 自信心 开头
  • 简介:只要说到著名的印象派就不可能绕开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1841-1919)。雷诺阿一生中创作了众多的作品(如果不是他经常毁掉自己不满意的画,作品数量更多).但是画得特别规整细腻的作品几乎没有.几乎都是用“哆哆嗦嗦”闪烁的色彩“混”出来的(17—08雷诺阿《壁炉旁》1875)。

  • 标签: 三十六计 “破” 美术 雷诺阿 印象派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