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1967年生于新西兰.1985年移居澳大利亚。1999年获得悉尼海边雕塑展”主任奖”。2000年获得悉尼”威弗利艺术奖“雕塑奖。2010年获得墨尔本迪肯大学小型雕塑奖。2011年获得2011罗恩雕塑室内雕塑奖。

  • 标签: 意大利 雕塑展 2010年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墨尔本
  • 简介:意大利《艺术快讯》《荷兰(松斯比克)展》〈松斯比克’93〉的中心主题是标识语的视觉化:一个有三个圆环的靶,由美国博物馆馆长瓦内里厄·史密斯所策划,象征行为的三个范围。在阿纳姆的松斯比克公园、城市、以及乡下被开垦的低洼地是进行艰难旅行的艺术过程的“场所...

  • 标签: 比克 艺术过程 阿纳姆 标识语 博物馆馆长 视觉化
  • 简介:同一个穹顶,在十个十岁上下的孩子笔下幻化成时间之门、织、凝固的旋律、绿梦,光芒、五彩殿堂……这是我们从他们画板上读到的意大利,庞贝,拿波里、罗马.锡耶纳不再只是地图上一个个普通的地名。足往神留,遥远的古老异国被以朴拙而不失老练的笔致黑白速写.或者以斑斓色彩涂抹出似是而非的形象,而外在地显现着美的事物。

  • 标签: 意大利 游记 似是而非
  • 简介:1976年生于克雷马,就读于当地的艺术中学.毕业于米兰的弟贝勒艺术学院.师从雕塑系的GiancarloMarchese教授。后从教于克雷马的一所艺术学校。他的很多作品由私人或公共机构收藏,遍布全球.包括比萨、克雷马、克雷莫纳、阿斯科利、基耶蒂、乌尔比诺、乌迪内、米兰、罗马、德国、荷兰、比利时、阿尔巴尼亚、中国、日本、波兰、叙利亚、印度、斯洛文尼亚等。

  • 标签: 意大利 艺术学院 阿尔巴尼亚 斯洛文尼亚 艺术学校 公共机构
  • 简介:费谢尔的意大利时光[美]弗雷德里克·塔顿王小胜译艺术家与作品在这次话题广泛的访谈中,费谢尔讲述了他的艺术发展道路并讨论了他对近期在罗马所遇到的宗教艺术的反应塔顿:你的新作中有种我在你早期作品中从未看到过的阴郁和暗淡,在罗马的停留是否是这些神秘绘画的一...

  • 标签: 艺术家 具象绘画 意大利 极少主义 作品 谢尔
  • 简介:2007年10月7日-29日以区础坚教授领队的广州美术学院两位教师三位研究生和以戴士和院长领队的中央美院三位教师一位研究生,一行共九人组成的意大利艺术家代表团,完成了三周考察创作活动。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先行回国。下面刊载的是他们访意回国后所写在意活动文章,心得,写生作品以及活动有关照片。

  • 标签: 研究生 意大利 广州美术学院 笔记 创作活动 代表团
  • 简介:继2006、2008年两度在上海举办意大利当代艺术展之后,意大利贾鲁佐视觉艺术协会(IGAV)携手意大利特尔纳奖(TernaPrize)组委会,由4位策展人姜卢卡·马尔基亚尼、克里斯蒂娜·科卢、玛丽萨·维斯科沃和阿莱桑德罗·卡莱尔联手组织28位意大利当代艺术家,

  • 标签: 意大利 艺术再现 当代 上海 制造 2008年
  • 简介:罗马——北京虽然遥远.但我们还是“在路上”与笔笔相遇了。今年57岁的笔笔,曾先后就读于意大利罗马Zileri学院GCSE艺术专业、罗马艺术学院和罗马服装学院,之后在意大利主流媒体供职。她自1999年开始艺术创作。“在路上”是笔笔这次来北京举办个展的展名。她将众人熟知的阿拉伯文字和中国书法用留白的方法进行分解和重组,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抽象地表达了文字造型的绘画。就此话题.笔者与笔笔进行了对话——

  • 标签: 意大利 对话 阿拉伯文字 画家 艺术学院 艺术专业
  • 简介:罗马的石头及其他──意大利访古散记(四)钟涵(六)威尼斯一到威尼斯,我立即明白:它迷人的景色成全了威尼斯画派的产生。这个接近东方的水之城,濒临大海,180条运河纵横交错,几百架桥如飞虹卧波,两岸密集的、像从水里升起来的建筑,包括200处宫殿、10个教...

  • 标签: 样式主义 文艺复兴 意大利 威尼斯画派 折衷主义 罗马
  • 简介:罗马的石头及其他──意大利访古散记(二)钟涵(二)基督教艺术罗马的石头历经浩劫。北方蛮族入侵焚掠,基督教一上来把异教偶像打翻在地,还有罗马人自己糟蹋。兴建君士坦丁凯旋门,不惜拆旧拼用(这使我想到圆明园劫后残物之被搬用)。而马尔库斯·奥列留斯帝的骑马像...

  • 标签: 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 基督教艺术 罗马 文艺复兴 宗教艺术
  • 简介:9月4日,“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以代表意大利艺术设计最高成就的约600件宝格丽珠宝为个案,解析意大利艺术设计的风格特点及发展脉络,同时也展示了意大利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据悉,该展将持续到11月3日。

  • 标签: 意大利人 经典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设计 风格特点 生活方式
  • 简介:在富有生气的展览经纪人诺曼·罗森塞尔(NormanRosenthal)的安排下,伦敦的皇家美术院打破了一贯的陈腐作风,举办了一系列各国艺术展览。1985年是德国艺术展,1987年是英国,现在轮到意大利。由罗森塞尔和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史专家乔马诺·塞伦特(GermanoCelant)在美术院的伯灵顿展出厅共同主持了“20世纪意大利艺术展”。230多件绘画和雕塑作品,生动记述了20世纪以来意大利的艺术发展。

  • 标签: 艺术评论家 伯灵顿 Norman 罗森 雕塑作品 Rosenthal
  • 简介:现代建筑中的民族主义是基于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而兴起的。对于1900—1940年意大利现代建筑中的民族主义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认识。首先,它呈现出了在早期的浪漫民族主义文化与晚期政治上的法西斯民族主义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其次,它表现了建筑和装饰艺术中现代主义风格发展的多元化观念。

  • 标签: 1900-1940年 意大利 建筑艺术 民族主义 现代主义 艺术风格
  • 简介:彼得·勃鲁盖尔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不但体现了尼德兰艺术的特点,更突出表现了当时整个欧洲北部的艺术风格,其风格鲜明的作品使他获得了"农民画家"的称号,美术史家巴斯泰莱尔和弗里德兰德两人都将其推崇为全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之一。目前,学术界研究勃鲁盖尔较多的将视角放在其艺术风格受到博斯的影响之上,

  • 标签: 勃鲁盖尔 彼得 尼德兰艺术 弗里德兰 艺术风格 欧洲北部
  • 简介:"文艺复兴"是个过于复杂的时空概念: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从何时开始?哪里是文艺复兴的摇篮?在下面的篇章中,作者不想讨论这些难缠的问题,而只想讲述一段发自内心由衷热爱的艺术史:1260年至1610年间350年的意大利艺术史,即从尼古拉·皮萨诺和奇马布埃等人崭露头角到卡拉瓦乔去世。意大利文艺复兴无疑是欧洲艺术史中最灿烂、最丰富也最受人钟爱的部分,它被介绍到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深入的研究寥寥无几,即便是概述性的通论也甚为潦草。国人对这段艺术史既熟悉又含糊不清,存在着很多问号。作者在文中试图传递下列信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派别林立,不同大师在同一时间各自发展,争奇斗艳;艺术家们之间关系甚密,通过分析师承关系可以看出艺术的发展脉络;艺术史绝非单线发展,不同种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一直并存、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应破除单一艺术进化论的偏见;艺术无所谓高下,只有趣味的不同,等等。希望通过这六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的简要介绍,让读者对这片瑰丽多姿的艺术圣地有新的认识。

  • 标签: 文艺复兴艺术 意大利 哥特 晚期 艺术史 艺术进化论
  • 简介:绘画中的透视法则是由早期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们发明创造的,它使得在平面上再现三维空间和立体的人物等成为了可能。也就是说基于这种法则表现出来的物象看上去更象“真”的,而这种对三维空间的征服以及逼真效果的营造是在中世纪绘画乃至古希腊、罗马的绘画中从未有过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物体近大

  • 标签: 绘画 透视法则 画家 物象 三维空间 文艺复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