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在第九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上,宜兴陶瓷艺人以其非遗"拿手绝活",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充分展示了紫砂、均陶、青瓷、彩陶以及阳羡茶的制作技艺,使海内外客人零距离地深切感受中国古老陶都的文化魅力。——编者

  • 标签: 宜兴陶瓷 国际 陶艺 文化艺术节 制作技艺 文化魅力
  • 简介:一.米兰世博会公共艺术的整体策划在世博会期间,米兰市政府为了更好的营造世博会气氛,吸引游客,提升城市竞争力,政府和相关机构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策划了一系列的公共艺术活动。

  • 标签: 艺术策划 世博会 重大活动 米兰 国际 城市公共空间
  • 简介:2017年10月26日,以"陶醉中国、筑梦宜兴;以陶为媒、同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于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

  • 标签: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文化艺术节 陶瓷行业 国际 宜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 简介:今年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可谓是盛况空前!著名策展人吕澎和意大利博尔扎诺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莱蒂奇娅·拉加利亚联手,同时加盟的还有来自美国、比利时、韩国与中国的9位策展人组成的策展学术研究团队,从3191位艺术家的1万多件作品中甄选参展作品,最终汇集了来自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五百余位艺术家的670件作品,分布在百家湖美术馆15000平方米的四层展览空间。

  • 标签: 国际艺术展 艺术作品 世界图景 南京 场所 解析
  • 简介:《方法论》是油画系第二工作室2013级学生在四年级上半年进行的一次关于创作课程的汇报性展览。在群展的过程中,同时推出了两名学生的个展,而其他同学在临近毕业的后续学习中,也陆续实现了各自的个展计划,最后共计九个个展。

  • 标签: 工作室 方法论 课程 创作 油画 四年级
  • 简介:崔宏杰老师于2003年3月创办博棱画室,2009年12月经洛阳市新安县文联批准更名为“崔宏杰连环画工作室”。多年来“崔宏杰连环画工作室”以“引出潜藏在孩子们内心的智能,培养有持续性的学习热情”为办学宗旨、搭建起的一个以绘画为载体的教育平台。

  • 标签: 工作室 连环画 作品展示 学生 2009年 办学宗旨
  • 简介:9月26日,第二次《中国画院志》编撰工作会议在杭州浙江展览馆召开。来自全国主要省、市、自治区的近50家画院代表、志史专家和全国多家媒体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继2016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首次会议后的再一次相聚。会议围绕着《中国画院志》编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和对这项工作的理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由浙江画院副院长池沙鸿主持,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报》执行主编王平任点评专家。

  • 标签: 专家座谈会 中国美术 编撰工作 画院 编撰过程 信息中心
  • 简介:北京画院2017届油画研修班的同学们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季,伴随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是我与同学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树立有价值的审美态度和独立的创作方式贯穿着我们教学的始终。油画语言本身具备揭示艺术家内心活动的本质,因此,油画语言形成了同学们建立自己创作方向的根基。同学们来自祖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而相同的是同学们对于艺术有着极高的学习热情,在北京画院学习过程中,

  • 标签: 北京画院 油画语言 马琳 创作方式 学习过程 教学工作
  • 简介:又逢硕果累累的季节,北京画院2017届油画研修班毕业作品也随之展出,一年的学习很短,他们刚刚进入绘画状态,有的茅塞顿开,有的还在探索,不管怎样他们坚定信念,将绘画进行到底,这就是收获。绘画与科学不同,没有定律,没有标准,更没有方法,只有不断地实践磨炼,才能找到语言,创造出好的作品,今天再次刊登的作品也展示了他们一年来在绘画探索中的足迹,我想这条路很长,很远。

  • 标签: 白羽 北京画院 华显 溪山 丁建 融雪
  • 简介: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第一工作室在2002年建立。最初工作室没立,就确定了明确的追求方向,学术思想和教学特色。这足一个强调油画传统中的叙事性技巧,并以密切地关注现实生活为姿态,以培养学生创作主题性绘画尤其是复杂的叙事性绘画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油画工作室。

  • 标签: 油画工作室 中国美术学院 教学认识 主题性绘画 教学特色 学术思想
  • 简介:从事绘画本就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是如果在这条荆棘之路行进中求得法门、悟得其中之道,便是一生幸事。单单将绘画理解为技或者艺,就偏颇了。在中国从事油画创作事业并非易事,在掌握了技、艺之道后,便是语言表达的呈现了。在我自己多年从事油画创作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断探索,希冀着自己的创作可以有新的突破与领悟。

  • 标签: 油画创作 北京画院 我自己 油画语言 道后 陈淑敏
  • 简介:艺术家李伟、于兴泽、敖国兴、权弘毅、王海东、张月、王略均是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的七位70后艺术家。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他们,却在学业结束之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上海作为人生的扎根立身之地。他们全部供职于上海的各大高校,于兴泽就职于同济大学;李伟、张月、王略工作于上海理工大学;敖国兴在上海美术学院;王海东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职;权弘毅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带给每个人两种截然不同却互为补充的生命体验——教书育人时的低调、谦和与真诚以及个人创作时的自我、独立和激情。他们在其中自由的转换,尽情地享受,不断的超越;他们将属于北方的性情带到了南方;他们将属于鲁艺的传统带到了沪上.在交融、碰撞与转化中,始终傈有在场的积极,完成了自我的确立,形成了独立的风貌。

  • 标签: 艺术家 上海理工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创作 海上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