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批评家如果没有专业优越感,就只能充当伪批评家.偶尔有人问我:"怎么还在搞批评?"这很像小孩的发问:"怎么公鸡老在打鸣?"批评如同鬼魂附体一样,总是依附在那些喜欢挑刺、好发议论的人物身上.这类人物不安分守已、天马行空的思考状态,比画画更加自由.

  • 标签: 美术批评 美术理论 学术价值 美术创作
  • 简介:包豪斯,你是一所设计学校.自1919年创建至1933年纳粹党勒令停办,你虽然只存在了14年,且于魏玛、德绍、柏林几经辗转,但你在设计方面的影响却是如此深远,以至于你几乎成了"设计"的代称,直至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

  • 标签: 学科建设 设计批评 包豪斯 设计精神 设计传统 设计艺术
  • 简介:  从事书法评论相对于书法的创作,是件艰难而又枯燥的事情.主要表现为:其一,要积极的参与,参与了就觉得有一种危机感与紧迫感.在书法创作理念与方法瞬息万变的今天,稍一疏忽,评论灵感就一晃而过了,所以就要不厌其烦地去看近期的报刊、查找资料、想问题,有时会把人的思维搞得很累,连睡梦里都是这些东西,让人的负担很"沉重".其二,作为书法爱好者,一见到好的书法作品,就难免"技痒",心里就有种"不平衡",后悔当初没向书法的创作上发展,如今落得一个"看书法"、"谈书法"的下场,给人"纸上谈兵"之嫌.其三,评论书法最终还是要和书法作者们打交道的,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一些人事关系中去了.书法评论的核心是批评,而在现实的评论实践中,真正的批评是难以展开的,要坚持批评,就会冒着得罪人的危险.其四,要从事书法评论,就要不断地补充知识.眼光上的缺失和不足,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而时间作为一个不是专职的文化人来说,是非常有限的.总之,评论者们在艰难的境况中从事着书法评论、关注着书法的创作;说实在的,他们并未从中得到过多的快乐,有的只是一份对书法由始至终的痴迷、对书坛现象及书法创作现状的关注.……

  • 标签: 书法评论 评论无奈
  • 简介:热点述评批评活动作为批评家的生丰手段、文化身份及精神价值体现,不仅是批评家关于作品文本和现象的言语行为,还往往隐含着批评主体凡俗性个人欲念(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力利益)与其作为社会生存个体的现实处境(生活环境、工作体制)。进一步说,批评家的世俗性生存处境和他的文化价值取向,精神关怀、批评策略、话

  • 标签: 美术批评 后现代主义 文学批评 批评家 艺术价值
  • 简介:在中国,要靠批评文字或展览策划养活自己,恐怕不会过得很好.幸好中国批评家大多是业余的,一份工资在手,也穷不到哪里去.本来,写文章拿稿酬,做展览取劳务费,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只是中国稿费标准太低,展览缺乏正常机制,于是君子爱财而取之无路,让一帮批评家颇感不平.

  • 标签: 艺术批评 艺术家 学术体制 知识分子 批评话语
  • 简介:从事当代诗歌批评近二十年,只是埋着头去做.一旦要离开具体的批评写作,去客观地审视一下所做为何,倒不免有些困惑起来.有关当代文艺批评的价值、功能等问题的思考,尤其是批评转型的话题,已见到不少,但就个人而言,首先是对身在其中的话语方式的真实感受如何,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文艺批评 文艺创作 社会风气 美术批评 产业化 市场化
  • 简介:美术批评走向自觉的宣言──解读《美术批评学》黄丹麾长期以来,中国的美术批评处于非学科性的状态。这种非学科性表现在美术批评没有明确的批评对象、性质、功能和方式,缺少系统的美术批评理论体系;没有专业化、职业化的批评家。许多美术批评文章或缺乏理论支点,或没...

  • 标签: 美术批评 黄丹 运动感 批评对象 美术作品 理论体系
  • 简介:赵孟頫是元代书坛盟主,其楷书被列为四体之一,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其行书上追魏晋,承帖学正脉而有独特建树;其将篆刻艺术引入书画体系,形成“诗书画印四绝”的传统书画审美标准,对元明清及近当代整个书画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近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评道:“元之有赵吴兴亦犹晋之右军,唐之鲁公,皆所谓主盟坛坫者。”但是,由于受到传统“人品书品论”批评观念的影响,赵孟頫的艺术成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争议。从历来对赵孟颊书法艺术的批评中可以看出,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几乎不相上下,难分高低。本文从这些批评的主旨出发,寻根求源,以书法本体内容为依托,以书法实际书写能力和书写理念为支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通过对其书法艺术的书学渊源、技法高度、创新变法、诗书画印结合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在一个横向和纵向交织的立体空间和时间上指出赵孟頫书法艺术于书法发展的重要贡献及其书法史地位。

  • 标签: 赵孟頫 书法艺术 艺术批评 元代
  • 简介:本文认为,齐白石绘画是最典型的文人画,他的绘画创作与他早期的农民和民间艺人身份没有直接关系.齐白石是靠毫不懈怠地读书作诗来提升他的传统文化品位的.齐白石的画风又非传统文人画的简单延续,他的审美变异使得传统文人画弱化了"逸"的成分,而强化了个性意识与笔墨张力.齐白石作为现代绘画史上将传统文人画推到极致的人物,同时也标示着传统延续的难度.

  • 标签: 齐白石 文人画 传统 困惑
  • 简介:书法批评是书法社会的固有属性,是书家个体在书法社会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批评者的身体、心理、道德、文化诸方面的素质对书法批评均有影响。其中,文化素质是书法美学素养和史学素养的统一,是书法学素养和文化哲学素养的统一;书法批评必须坚持真、善、美相统一的批评标准,这个标准虽然是“应然”标准,但它同样可以带来真理性认识。

  • 标签: 书法批评 真理性认识 固有属性 史学素养 美学素养 文化素质
  • 简介:我们所提倡的书法批评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批评,一种善意的批评,一种真诚的批评,一种客观的批评,一种务实的批评,同时还要大力倡导自我批评。——题记

  • 标签: 书法批评 自我批评 主体精神 书法艺术
  • 简介:<正>文杜里在本书英文版的前言中说过,他的研究工作的开始只是由于想要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众说纷纭的评论意见中如何分辨出比较正确的艺术批评,他不满足单纯理论上的阐释因而希图从历史的经验中求得解决。可是这样一条研究道路竟使他整整走了25年。里奥奈罗·文杜里1885年出生于意大利莫德纳。他父亲阿道尔夫·文杜里是著名的美术史家,出版过二十一卷的巨著《意大利美术史》(本书第九章中有所介绍),所以他首先是一位家学渊源继承父业的美术史家。他的《西欧近代画家》一书,前几年曾由我国几位美术史家翻译出版(人民美术出版

  • 标签: 艺术批评史 美术史 意大利 翻译出版 述评 英文版
  • 简介:本文认为中国的雕塑批评处于刚起步的初始阶段.作者试图从传播、艺术效果、艺术表现、受众心理、物理材料、文化伦理等方面来寻求雕塑批评的标准.

  • 标签: 雕塑 批评 标准
  • 简介:所谓“批评家”即善于批评者。“善于批评”不是好为人师,而是出于义务与责任的批评,十分到位的批评。艺术批评不仅仅局限于“判断”什么和“确定”什么,也不仅仅是通常人所理解的指责,当然也更不是打着“批评”的旗号去吹捧。艺术批评是爱艺术的人出于一种义务与责任对艺术家、艺术品及艺术现象的检讨与发言,它是任何爱艺术者的一种权利,是爱艺术者关心艺术的一种方式,是因爱艺术而愿意尽的一份义务。

  • 标签: 艺术 批评 义务 批评家 不仅仅
  • 简介:艺术之敌作为艺术最内部的敌人的批评家让艺术家去当破坏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一些人不能忍受异已的意识和思想,却不留声迹地、巧妙地完成了自己的意识和思想。艺术最后还是回归为一部无声的影片,与它最终的结果毫不相干,也不在乎怎样评价作为它存在基础的犯罪感。没有时间来欣赏自己思想以外的任何东西。这一冷酷的真理是对批评家身分的

  • 标签: 犯罪感 异已 声迹 超前卫 我自己 肯定性
  • 简介:批评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与省察.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动向。《美术观察》1999年第6期上,有几篇文章涉及此一主题。黄丹麾《关于建构美术批评学的几点思考》一文,从美术批评学存在的理由,它的特殊个性、实现标准,及其价值与意义等方面提出了他的见解。认为,美术批评学应关注中外美术批评的自身走向,美术创作的最新流变,进行跨学科研究,坚守批评的自为底线,对作品进行立论有理、分析有据的学术批评。题为"思考",因此难免粗糙和不成熟。至于他提出的西方美术批评四阶段和中国当代美术批评四阶段,也属一家之见,可以争议。我更感兴趣的是文章开头对美术学外延的一个界定:"美术学是关于美术史学、美术理论学(包括技法理论)、美术批评学、美术鉴定学、美术市场学、美术收藏学、美术法律学等诸种学科的总称。"

  • 标签: 美术批评学 美术学 美术史学 四阶段 价值与意义 几点思考
  • 简介:朱复戡档案朱复戡(1900-1989),名义方,字伯行,号静龛,前后用名多达几十个,40岁后,更名朱起,号复戡,以号行,上海上。近代著名艺术家。先后定居山东泰安、上海,故自谓“海岳双栖”。

  • 标签: 墨法 草法